天壤之别

2016-04-29 00:00:00杰弗里•阿彻张健
译林 2016年1期

又是一个下午茶时间,萨默斯夫人,也就是罗宾的母亲,为她的姐姐米利安沏了一杯茶,感叹道:“真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啊! 在演讲那天,校长先生甚至称赞他为建校以来最出类拔萃的人才!”

在抿茶之前,米利安说:“你一定很为他自豪吧!”

萨默斯夫人轻快地说:“当然,他是我的骄傲。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他会赢得奖学金,但连他的艺术指导老师都感到很惊讶,他竟能在入学考试前便得到斯莱德(此处可能指伦敦大学学院的斯莱德美术学院。——译注)的录取通知。可惜的是,他的父亲没能等到这一天,分享他的成就。”

“那你的大儿子约翰怎么样呢?”米利安拿了一个果酱馅饼,关切地问道。

想到她的大儿子时,萨默斯夫人叹了口气,道:“今年夏天,约翰就能完成他在曼切斯特大学的商业管理课程,但是可悲的是,他竟然对他毕业后的工作没有丝毫头绪。”她停下来又往茶中加了一块糖,“天知道他将来会怎么样。他说他可能会下海经商。”

米利安叹道:“约翰在学校总是那么用功。”

“是啊,但是他任何学科成绩都不拔尖,所以他只能和常人一样毕业,拿不到任何奖学金。不说他了。罗宾获得了一次10月的个人画展的机会,这个消息我告诉过你吗?虽然仅仅是在一个当地的艺术长廊,但正如他所言,每位艺术家都是从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开始的。”

* * *

约翰·萨默斯放下繁忙的学业,返回彼得伯勒来参加他弟弟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如果他不露面的话,他的母亲永远都不会原谅他的。约翰刚刚得知他商业管理考试的成绩。他获得了二等学位中的甲等,不过,考虑到他是学生会副主席,且主席在他当选之后几乎不管事,这一结果已经不算差了。他不会在今天告诉母亲他的毕业成绩,因为今天对于罗宾是意义重大的一天,是一个可喜的日子。

多年来,母亲反复跟他强调罗宾是一个具有杰出天赋的艺术家,因此,约翰已经逐渐认为,全世界的人承认他母亲认定的这个事实,为时不会太远了。他常想他和罗宾的差别可真大啊。但是,话又说回来,有多少人知道毕加索有几个兄弟呢?毫无疑问,其中一个同样走上了经商的道路。在一个家族里,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艺术天赋。

约翰花了好些时间,才找到那条画廊所在的僻静街道。他很高兴地发现,这里全是朋友和前来表达美好祝愿的人。罗宾站在他母亲的旁边,而他母亲正不断地用“高贵”“杰出”“有才华”甚至“有天赋”向《彼得伯勒回声报》的记者赞美着罗宾。

“快看!约翰到了!”她母亲暂时离开了祝福的人群,去招呼她的另一个儿子。

约翰亲吻了母亲的脸颊,高兴地说:“罗宾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起点了。”

他母亲点头道:“是啊,我同意。我相信不久之后你就能沾他的光了。你可以很自豪地说你是罗宾·萨默斯的哥哥。”

萨默斯夫人离开约翰,去和罗宾再拍一张合影,于是约翰有机会在画廊中漫步,欣赏一下他弟弟的油画。这些作品大都是罗宾在校的最后一年中创作的。但是,他并不认为这些油画是他希望挂在家里作为装饰的艺术品。约翰觉得很有罪恶感,因为他不能很好地欣赏他弟弟的艺术天赋。他很乐意承认这是自己在艺术方面的不足。他在一张他母亲的肖像画面前驻足。这画旁边有个红点,表明这幅画已经售出。他笑了,因为他很肯定地知道是谁买走了这幅画。

“你难道不认为这幅画捕捉到了她灵魂的精髓吗?”一个声音从他背后传来。

“确实如此,你画得很好,我为你自豪!”约翰转过身,面对着他的弟弟罗宾说。

“有一件事我很羡慕你,那就是你从来没有嫉妒过我的天赋。”罗宾笑着说。

“当然没有,我为你所拥有的天赋而感到快乐。”约翰回答道。

“那么我希望我的一些成功因子会转移到你身上,为你带来好运,不管你选择了什么职业。”

“如此最好。”约翰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一个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的弟弟,只得这么回答。

罗宾将身子向前稍微倾斜并小声说:“你能借我1英镑吗,当然,我会还的。”

“当然可以。”

约翰面带微笑。至少有些事仍然没有改变。这种情况从好多年前就开始了,从小时候在运动场上的6便士,到演讲日的10先令的纸币,现在他需要1英镑。有一件事他很肯定,罗宾从来不会还1便士给他。约翰不是舍不得给他弟弟钱,毕竟,他们两人的角色完全互换,这样的日子已经不远了,罗宾即将成为大艺术家,而他还只是一个奋斗在基层的人。约翰掏出钱包,里面有两张1英镑的纸币和一张返回曼切斯特的车票。他抽出其中一张1英镑的纸币,交给了罗宾。

约翰本来还想就罗宾的另一幅名叫《地狱中的巴拉巴》的油画再问一个问题,但是,他的弟弟已经转身离开,走到他母亲和景仰的人群那边去了。

* * *

约翰离开曼切斯特大学后,立即在雷诺兹公司(1866年成立于美国,起初是一家印刷表格的公司,后来发展成为汽车零售、汽车制造行业专用软件、商用表格等专业服务的提供商,业务遍布全球。——译注)找了一份实习生工作。那时罗宾已经在切尔西(伦敦西部的一个区,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是伦敦较繁华区域之一,著名的富人区。——译注)长期居住了。他搬进了一套被她母亲描述为小却位于城市时尚中心的房子,可是,她母亲在向米利安说起这事的时候,没有提到他需要与其他五个学生共同居住。

“那约翰呢?”米利安问道。

“雷诺兹公司把他派到了一家位于伯明翰的轮胎制造公司,或者,至少我认为那家公司是制造轮胎的。”

约翰的住所在索利赫尔(西米德兰郡的一座城市,位于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东南,是伯明翰的卫星城之一。——译注)的城郊,这是小镇中最不发达的地区。他住的地方非常便捷,靠近他现在实习的工厂。这家工厂要求他从星期一到星期六,必须早上8点前到岗。

约翰不想跟母亲说他在雷诺兹公司工作的细节,因为给附近的长桥汽车厂制造轮胎和住在切尔西的前卫艺术家,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共通之处。

尽管罗宾在斯莱德美术学院学习的时候约翰很少去看他,他总会去伦敦参加他弟弟的学期末画展。

在大一年级,学生们会受邀展出自己的两幅作品,约翰承认——当然只是私下里——他并不怎么喜欢他弟弟的作品,但他也很清楚自己并没有欣赏艺术的本领。当评论家和约翰一样,并不看好罗宾的作品时,他们的母亲总是解释说,他的作品只是比较超前而已。她还给他打气说,不久之后,世人也会得出和她相同的结论。她还指出,那两幅画在展出的第一天就被人买走,说明它们是被某一位慧眼识英才的知名收藏家抢购的。

约翰没有机会和他弟弟好好来一次长谈,因为罗宾现在显得心事重重。最后,他怀揣着比来的时候少了2英镑的钱包,返回了伯明翰。

在罗宾第二年学业结束的那天,他在期末画展上展出了另外两幅画《宇宙里的刀叉》和《死亡痛苦》。约翰站在距离油画几步远的地方,仔细观察那些欣赏弟弟作品的人,发现他们对这两幅画也很迷惑,于是,他松了一口气;当他看到那两幅画的旁边在本次画展的第一天就被点了两个红点的时候,更是松了一口气。

他发现母亲坐在一个小房间的一角,向米利安解释着罗宾第二年没有获得奖学金的缘由。尽管她对罗宾作品的热情未减,但约翰还是觉得她比上一次见面时憔悴了许多。

“你最近过得怎么样,约翰?”米利安抬起头,发现自己的侄子正站在面前。

“我升职做实习生管理员了,米利安阿姨。”约翰回答道,而罗宾刚好来到了这里。

“你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共进晚餐呢?”罗宾邀请道。“这是结识朋友千载难逢的机会呢。”约翰受到邀请,很是感动——直到七个人的巨额账单摆在他的面前。

此前,罗宾喝完了六瓶酒之后说:“离我能带你去利兹饭店吃饭的时候不远了,哥哥。”

在返回伯明翰新街的列车的三等舱中,约翰很庆幸自己提前购买了返程车票,因为在借给他弟弟5英镑后,自己已是身无分文。

罗宾毕业那一天,约翰才不得不再一次回到伦敦。他妈妈写信给他,坚持要他去参加罗宾的毕业典礼,因为在毕业典礼上会宣布奖学金获得者的名单,她通过小道消息,听说罗宾也在那个名单上。

当约翰到达毕业作品展地点的时候,里面已是人满为患,他缓缓地行走于大厅的人群之间,有时候会停下来欣赏几幅油画作品。他花了很长时间来研究罗宾的最新作品,但是,这两幅作品上面没有任何标注,说明这是出自明星学生之手,实际上,甚至都没有说明这是一位值得“特别推荐”的学生!然而,更重要的是,这次没有出现红点,表明作品已售出。这让约翰清醒地认识到,他妈妈每个月的津贴已经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了。

“那些评委有自己喜欢的风格或者学生。”他妈妈解释道。她独自一人坐在房间的角落,看上去更加憔悴不安。约翰点点头,他认识到,现在并不是告诉妈妈自己又受到提拔的好时机。

“伟大的画家透纳(指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1775年4月生,1851年12月卒,是英国最著名、技艺最精湛的艺术家之一,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西方艺术史上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一。——译注)在学生时代从来没有获得过什么奖项。”他母亲还说了这么一句。

“罗宾接下来准备做什么?”约翰问道。

“他即将搬到皮米里科(伦敦的一个区,位于维多利亚车站和泰晤士河之间,泰特当代艺术博物馆位于该区。——译注)的一个一室的公寓房,这样他就能和圈中人士待在一起了。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在还没有成名的时候。”谁来为没有成名的罗宾支付房租,约翰不用问也知道。

罗宾邀请约翰和他们一起吃饭,约翰以要赶回伯明翰为借口推脱了。这两位食客看上去非常失望,直到约翰从钱包里抽出10英镑给了罗宾,他们才重新高兴起来。

自从罗宾毕业后,两兄弟几乎没有见面。

* * *

转眼五年过去了,约翰受邀去伦敦参加英国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会议,并在会上发表关于汽车工业面临问题的演说。他决定去拜访弟弟,给他一个惊喜,然后邀请他出来吃晚饭。

会议结束后,约翰拦下了一辆的士前往皮米里科,路上,他忽然因为自己的贸然造访觉得不安起来。

爬楼梯到达顶楼之后,他更加感到焦虑。他按下了门铃,当门终于被打开的时候,约翰花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弟弟。约翰简直不敢相信五年间的变化。

罗宾的头发全都变成了暗淡的灰色,沉重的眼袋挂在双眼之下,皮肤显得浮肿而又呈现不健康的色斑,整个人至少胖了二十几磅。

“天哪,约翰!竟然是你!我想不到你会来这里!快进来吧!”罗宾说。

约翰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味道。起初他以为是颜料,但当他环顾四周的时候,却发现房子里空酒瓶的数量比未完成的油画多得多。

“你在准备画展吗?”约翰看着一幅未完成的作品,问道。

“不,现在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展出了!好多人都表示感兴趣,但都没有敲定。你知道伦敦的画商都是什么样子的!”罗宾抱怨道。

“老实说,我不知道。”约翰说。

“如果你想那些商人为你提供展位,那么你的作品要么很时尚,要么具有新闻价值,否则,你什么都没有。你知道,梵高生前一幅画都没有卖出去!”

在附近的一家小餐厅吃饭的时候,约翰对现代艺术的奇异多变有了更多的了解,还知道了更多评论家对罗宾作品的看法。他高兴地发现,弟弟并没有失去自信,哪怕是一丝一毫,弟弟仍然坚信自己作品能卖出去,目前只是时间问题,总有人会承认他的天赋与作品!

整顿晚饭期间,完全是罗宾一个人在说话,直到回到公寓的时候,约翰才有机会提起他与一个叫苏珊的女孩相爱了,而且就要举办婚礼了。当然,罗宾没有询问约翰在雷诺兹公司的发展状况。他不知道,约翰已被提升为副总经理。

在离开罗宾的住处赶往车站前,约翰为罗宾付清了之前欠下的几顿饭钱,并且塞给他一张100英镑的支票。两个人十分默契,谁都没有提这钱要不要还。约翰上了出租车之后,罗宾的临别话语是:“我已经向英国皇家美术学院举办的夏季展览提交了两幅油画。我对那两幅画很有信心,它们一定会被作品评审委员会接受的!所以,换句话说,你一定要来看展览!”

在尤斯顿车站等火车的时候,约翰走进一家超市,打算买一张晚报,结果,在一堆过期的报纸上看到了一本名为《世界艺术简介:从安杰利科到毕加索》的书,于是买了下来。就在列车驶出车站的时候,他翻开了书的第一页;列车到达伯明翰新街站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卡拉瓦乔(即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意大利著名画家,比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晚生一个世纪。卡拉瓦乔成长于米兰以东的卡拉瓦乔镇,成名后,世人以故乡名称呼其卡拉瓦乔。——译注)的那一部分。

他听见有人在敲窗户,抬头一看,发现苏珊正微笑地看着他。

“那一定是一本对你非常有意义的书!” 苏珊说。他们手挽着手,走在站台上。

“当然!另外,我希望我在不久的将来,能买到这本书的续集。”

* * *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兄弟俩见过两次。第一次是在一个悲伤的场合,他们去参加母亲的葬礼。仪式结束后,他们到米利安的屋子里喝茶,就在那时,罗宾告诉约翰,他的两幅作品全被皇家美术学院举办的夏季展览采纳了。

3个月后,约翰去伦敦参加开幕仪式。这是他第一次进入如此神圣的皇家美术学院的大门,在此之前,他已经阅读了很多艺术方面的书籍,从早期文艺复兴时代到现代的波普艺术,他都有所了解。此前他还参观了伯明翰的所有画廊或美术馆,现在,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那些位于梅费尔区(伦敦西区高级住宅区。——译注)后街的画廊。

约翰逛完皇家美术学院的画展后,觉得投资第一幅艺术作品的时机到了。戈弗雷·贝克(1945年4月生,英国记者,为多家报纸杂志撰写艺术类文章。——译注)在《每日电讯》上写道,听听专家怎么说,但是,在最后抉择的时候,还是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上了伯纳德·邓斯坦(英国艺术家,1920年生,作品藏于伦敦博物馆等。——译注)的作品,但是专家建议收藏威廉·罗素·弗林特(苏格兰水彩画家,1880年4月4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193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水彩画学会会长,1947年被封为爵士,1969年12月去世。——译注)的作品,最后,约翰还是相信了自己的眼睛,因为罗素·弗林特的画最便宜的都要600镑,而邓斯坦的作品只需要75镑。

约翰穿梭于各个房间,试图找到他弟弟的两幅油画作品。幸亏英国皇家美术学院为本次画展的所有作品摆放位置制作了指引手册,不然,他永远也不会找到。那两幅作品被挂在中央画廊的最高处,几乎就要碰到天花板了。他注意到,那两幅画都没有被人买走。

又逛了两圈展览之后,他最终决定购买邓斯坦的作品。他来到销售处,写下了他看中的作品并交了定金。他看了看表,还有几分钟就要到12点了,那是他和弟弟约好见面的时间。

罗宾姗姗来迟,让他等了40分钟。罗宾毫无歉意地领着约翰又逛了一圈展览。他对邓斯坦和罗素·弗林特这样的画家不屑一顾,也没有说他眼里哪些画家才是天才。

兄弟俩来到中央画廊,罗宾看到自己那被高高挂起的画,无法掩饰自己的失望之情。他厌恶地说:“我的这些画藏在那么高的地方,哪有机会卖出去呢?”约翰尽量让自己看上去充满了同情。

在吃那顿迟来的午餐时,约翰讲了他们母亲遗嘱上主要内容,因为当初他们的家庭律师给罗宾·萨默斯先生寄了几封信,都没能收到回信。

“原则上来说,我从不打开棕色的信封寄来的东西!”罗宾解释道。

好吧,至少那不是罗宾不参加我婚礼的理由,约翰想道。

约翰将话题转回到母亲的遗嘱上,说:“遗产分配显然是十分公平的,她把所有东西都留给了你,除了一幅画。”

“哪一幅画?”罗宾立即问道。

“那幅你为她画的肖像。那时你还上学呢。”

“那是我最好的作品之一!至少值50镑吧!我一直认为她会将那幅画留给我呢。”

约翰听完,立即写了一张50镑的支票给他,意思是他买下了那幅画。那天晚上,约翰回到伯明翰,他没有告诉妻子苏珊为那两幅画他付了多少钱。他把邓斯坦的《威尼斯》挂在客厅的壁炉上方,母亲的肖像则挂在他的书房里。

* * *

当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约翰提议让罗宾做孩子的教父。

“为什么?我不同意,他甚至连我们的婚礼都没有参加!”苏珊反对道。

约翰无法反驳他妻子的理由。罗宾没有出席孩子的受洗仪式,也没有作出任何回应,尽管他们给罗宾发出了邀请,而且,寄请柬时用的是白色的信封。

* * *

差不多是两年后,约翰收到了一张寄自科克大街克鲁伊画廊的请柬,请他参加罗宾的画展。这是罗宾期盼已久的个人画展。但是,这实际上是一场两人画展。如果不是担心触怒他的弟弟,约翰一定会将另一名画家的一幅画收入囊中。

实际上,他的确下定决心,要买下那位画家的一幅画,并记住了它的号码。第二天早上,他让他的秘书打电话给画廊,并以她的名义预订了下来。

“我很抱歉,先生,您看中的彼得·布莱克的作品已经在开幕的那天晚上售出了。”他的秘书告诉他。

约翰皱了皱眉,问:“那你能帮我问问吗?罗宾·萨默斯的作品售出了几件?”

秘书向电话那头重复了这个问题,之后用手捂住话筒,告诉约翰:“两幅。”

约翰得知这个消息后,又一次皱起了眉头。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约翰又一次去了伦敦,因为他要代表公司参加在伯爵宫(展览中心名,位于伦敦西区。——译注)举办的汽车展会。他决定到克鲁伊画廊去看一下他弟弟作品的销售情况。情况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墙上只有两个红点——只有两幅画被卖掉了。然而,彼得·布莱克的画已经几乎售罄。

约翰看着两个可怜的红点,失望地离开了画廊,朝皮卡迪里方向走。约翰几乎和那幅画擦肩而过,可是,当他注意到画中人物脸颊的色彩是那么精致,身材是那么优雅,他第一眼就爱上了她。他止住脚步,仔细地看着这幅画,心里很害怕这幅画的价格太过昂贵。

他走回画廊里,想在近处好好看一下。她集娇小、优美与高雅于一身。

“这幅画多少钱?”约翰盯着那幅画旁边的销售人员,轻轻地问。

“维亚尔(指爱德华·维亚尔,1868年生于法国古依索,内景主义画派领袖之一。——译注)的那一张?”她问约翰。

约翰点了点头。

“1200镑。”

就像在做梦一样,约翰掏出支票本,写下了一个数字。他知道,这个数字会让他账户上所有财产归零。

维亚尔的那幅肖像画挂在邓斯坦作品的对面,约翰从此爱上了来自世界各地名画上的美女。他一直没有告诉妻子,这些名画上的美女花了他多少钱。

* * *

罗宾在随后的几年之内都没有机会举办个人作品展示会。对于那些未曾售出作品的画师,如果有人说“这些画可能在作者死后被世人欣赏”,画商是丝毫也不会动心的,因为到了那个时候,画商本人也已经死了。

当罗宾终于又得到一次个人画展的机会时,约翰知道,他几乎别无选择,必须去参加开幕式。

约翰最近一直忙于对雷诺兹公司进行管理层收购的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汽车销量逐年增加,这意味着要有足够的汽车轮子供应,因此他的收入很好。于是,他有足够的资金来实现他作为业余艺术收藏家的新爱好。他已经将伯纳德、杜飞、卡莫恩和卢斯的作品加入到他的私人收藏里,和以往一样,他都是先听取专家的意见,最后凭自己的眼光决定购买与否。

约翰在尤斯顿站下了火车,坐上了出租车停靠站处的第一辆出租车,把自己要去的地址给了司机。司机往伦敦东区的方向出发前,疑惑地抓了抓头。

约翰步入画廊的时候,罗宾冲了过来,高兴地说:“那个从来没有怀疑过我才华的人来了。”约翰对他的弟弟笑了笑,接过他递来的一杯白葡萄酒。

约翰环顾着这座小画廊,看到的一帮人只想着把画廊提供的中档葡萄酒一饮而尽,对那些不入流的画却提不起兴趣。他的弟弟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开幕式最不需要的就是一些没有名气的艺术家和他们的追捧者呢?

罗宾拉着约翰的胳膊,把约翰介绍给一群又一群连画框都买不起(画就更不要提了)的人。

开幕式持续的时间越长,约翰越替他的弟弟感到悲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强作欢颜,又一次掉进了共进晚餐的陷阱。约翰最终为罗宾和他的12个朋友买单,其中包括画廊的主人。看到他狼吞虎咽的样子,约翰认为,他今晚最大的收获就是这顿饭了。

“不,”画廊的主人似乎想安慰约翰。“我们已经成功卖出去一些画了!而且,有很多人对这些作品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事实上,那些评论家从来没有真正懂罗宾的作品,我相信,对于这一点,任何人都没有你感受深刻!”

弟弟的朋友纷纷说罗宾“从来没有被好好的欣赏过”“是未被发掘的天才”“几年前就应该被选入皇家美术学院”,约翰伤心地看着他们。在这些赞扬声中,罗宾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大声地说:“不,我一定会像亨利·摩尔(英国著名雕塑家,20世纪最重要、最多产的雕塑家之一,他吸收世界各地的艺术传统,创作了众多国际知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1986去世,著名的作品有《斜倚的人形》《母与子》。——译注)和大卫·霍克尼(英国画家,1937年生于英国布拉德福德,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创作了大量腐蚀版画,其中《浪子的历程》《大浪花》最为杰出,20世纪60年代开始转向写实风格,代表作《克利斯多夫·伊修伍德和唐·巴查笛》和《克拉克夫妇俩》入选2005年BBC 20幅最伟大画作,是唯一获选的在世画家,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译注)一样,那些邀请函寄来的时候,我理都不理!”在更加热烈的欢呼声,他们喝了更多的酒,当然都是约翰买单。

时钟敲了11下,约翰找了个明天早上有会的借口,先行离开了,留下足够的钱还有提前离开的歉意,去了萨沃伊。在出租车的后排座位上,约翰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他多年来一直怀疑的事情:他弟弟根本没有任何绘画天赋。

* * *

约翰再次收到罗宾的信,那已经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了。伦敦似乎已经没有哪一家画廊愿意展出罗宾的作品了,所以,罗宾在信中说,他已经无路可去,准备到法国南部去,和一群像他一样才华横溢却又只能孤芳自赏的艺术家待在一起。

“这意味着我要开始新的生活了,”在这封罕见的、给哥哥的信中,罗宾说。“同时,这也是一次机会,我那长期被伦敦艺术圈的‘砖家’压制的才华,终于可以展现出来了。所以,我想你是否可以……”

约翰直接转了5,000镑到一个在法国旺斯的账户里,这样,罗宾可以到法国一个气候相对暖和的地方居住了。

* * *

尽管约翰早已接受公司将沦为日本汽车业在欧洲落脚点的事实,但是针对雷诺兹公司的吞并行为来得很突然。但更让他吃惊的是,雷诺兹公司在德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开始了竞价。

约翰看着自己持有的公司股份的价值一天一天上涨,直到有一天本田的出价超过了梅塞德斯,这就意味着他必须要做出选择了。约翰选择将公司中他持有的股份直接出售了,然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公司。他告诉苏珊他想环游世界,只游览那些以当地画廊而闻名的城市。第一站他想去卢浮宫,接着是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然后是乌菲兹美术馆,再是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最后去纽约,让那些日本人忙着去装车轮子吧!

当约翰收到印有法国邮戳的罗宾的来信时候,他并不惊讶。罗宾在信中祝他一生好运,希望他在退休后一切顺利。罗宾还告诉约翰,自己已经别无选择,只有努力画画,直到那些评论家最终能够清醒过来,认识自己的价值。

约翰又转了10,000镑到罗宾在旺斯的账户。

* * *

约翰在纽约的弗里克博物馆欣赏贝利尼(指乔凡尼·贝利尼,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译注)的作品时,心脏病第一次发作。

那天晚上,他告诉床边的苏珊,他很庆幸自己已经去过大都会博物馆和惠特尼博物馆(全名是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译注)。

他们回到沃克里郡不久,心脏病第二次发作。苏珊觉得,她该写信给在法国南部的罗宾,并告诉他,医生对约翰的病情判断并不乐观。

罗宾没有回信。三个星期后,他的哥哥去世了。

* * *

约翰的朋友和同事都参加了他的葬礼,几乎没有人认识那个要求坐在第一排、体格魁梧的人。苏珊和她的孩子很清楚他为什么会出现。他并不是为了送哥哥最后一程。

“他在遗嘱上会考虑我。他答应过我。”离开墓边不久,罗宾对伤心的苏珊说道。随后,罗宾又找到哥哥的两个孩子,传递了相同的信息,虽然,在此前的30年间,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接触。他说:“你们瞧,你们的父亲是这个世上少数几个认可我真正的价值的人!”

在房子后面喝茶的时候,人们忙着安慰苏珊,罗宾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仔细看着他哥哥这些年来收藏的画。他对当地的牧师感叹道:“这些画真是一项精明的投资!尽管它们都少了一点创造性或者激情。”牧师礼貌地点了点头。

当罗宾被介绍给律师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问道:“您会在什么时候宣布遗嘱?”

“我还没有和萨默斯夫人讨论过什么时候宣读遗嘱,不过,我觉得要到下周末吧。”律师礼貌地回答道。

罗宾登记住入当地的酒馆,每天早上给律师打电话,询问遗嘱的宣布时间。终于,律师说他在下星期四的下午3点宣读遗嘱。

那天下午,罗宾提前了几分钟出现在律师办公室里,等待律师宣读遗嘱。这是他数年来的第一次提前到场。苏珊不久也到了,一起来的还有两个孩子。他们在房间的另一边落座,没有人在意罗宾的存在。

尽管约翰·萨默斯的大部分遗产都留给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但是,他留了一份特殊的遗产给他的弟弟罗宾。

“在我的一生当中,我很幸运能够收藏这么多作品,有一些作品的现有价值已经无法估量。最后一次统计得知,我一共收藏了81幅油画,我的妻子可以选20幅,同样,我的两个儿子尼克和克里斯每人也可以选20幅,剩下的21幅就留给我的弟弟罗宾,这些画能让他拥有配得上他天赋的生活。”

罗宾听完之后面露喜色。他的哥哥直到去世都没有怀疑过他的才华。

律师宣读完遗嘱之后,苏珊起身走到罗宾面前,说:“我们会挑选那些我们希望保留在家里的画,然后,我们会将剩下的21幅派人送到‘铃铛和鸭子酒馆’。”

罗宾还没来得及说话,苏珊就转身离开了。愚蠢的女人,尽管我就站在你面前,你都不像我的哥哥一样承认我的才华,罗宾鄙夷地想着。

在酒馆吃晚饭的时候,罗宾开始计划如何使用他刚刚得到的财富。在品尝完酒馆里最好的红酒之后,他决定,每6个月只送一幅画去索斯比拍卖行,一幅去佳士得拍卖行,这样,他就能拥有配得上他天赋的生活——就像他哥哥遗嘱里写的一样。

他在11点左右回到了床上休息,想象着那21幅画里面一定有波纳尔(指皮埃尔·波纳尔,20世纪最伟大的色彩画家之一。——译注)、维亚尔、杜飞(指劳尔·杜飞,法国著名画家。——译注)、卡莫昂(指查尔斯·卡莫昂,法国著名画家。——译注)和卢斯(指马克西米连·卢斯,法国著名画家。——译注)的作品!那该值多少钱!想着想着,罗宾睡着了。

第二天上午10点的时候,他还是鼾声如雷,这时,有人在敲门。

“是谁啊?”罗宾头蒙在被子下面,恼火地问道。

“先生您好,我是乔治,搬运工,外面有一辆货车,司机说,只有您签字后他才能卸下这些货品。”门外的人回应道。

“千万别让他走了!”罗宾大声叫道,这是他几年来第一次跳下床,急急忙忙地穿上老旧的衬衫、裤子和鞋子,飞一般地冲下楼梯,来到院子里。

一个身着蓝色工作服的人手上拿着笔记板,斜靠在货车上,正等着他呢。

罗宾径直朝他走去。那个人问:“请问先生是来签收21幅油画的吗?”

“对,是我,就是我,我在哪里签字?”罗宾急匆匆地问道。

“就在这里签就好了。”那个货车司机指了指“签名处”。

罗宾潦草地签完了字,随后跟着司机来到货车的后面,看着司机打开了车门。

罗宾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了。

他看见了一堆画,最上面的一幅是他画的那幅母亲的肖像,下面的20幅画也全是罗宾·萨默斯的作品,创作时间:1951年至1999年左右。

(责任编辑:许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