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平台上,卖家靠什么吸引眼球?至少有一部分卖家靠的是刷单、刷信誉、刷流量。在这背后则是神秘的“第三方技术平台”以及专业的“刷手”。
288元就能删一条差评
河北石家庄的马海东经营自己的淘宝店已经3年了,主要出售环保袋和塑料袋等。3年里,他的店铺也收到过一些买家的中、差评,但去年9月一位买家给出的一条差评,让马海东坐立难安。
通过搜索,马海东找到了词条中排名第一的一家名为“淘代删”的网站。该网站称“专业删除中差评”,删除一条差评288元,在6天内完成,如果急着删除,那就再加100元,3天内即可删除一条差评。
虽然觉得价格有点贵,但是想到那条言辞激烈的差评可能给店铺带来的恶劣影响,马海东咬咬牙还是准备花这个钱。但让他下定决心的,还是网站客服的承诺:先删除,后付款,不保证百分之百成功,但失败了不收费。
“淘代删”客服告诉笔者,虽然在以上那些情况下不能通过登录买家后台来删除差评,但是网站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操作,在登录买家后台以后将会永久删除买家订单信息,买家差评被删除之后将无法继续投诉,也无法追加评价。客服还再三保证,不会对店铺的信用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网站对卖家的声明中还宣称,之所以删一条评论的价格较高,是因为网站完全使用所谓的“技术删除”,与内部人员配合,而不是像其他平台那样通过给买家打电话,威胁买家删除差评。
那么,不留痕迹的“技术删除”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破了其中的门道:这样的技术操作的确需要内部人员配合,当网站接到了卖家删差评的订单之后,就把订单中的买家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内部人员,在相关系统查出买家的身份信息之后,通过PS处理出该身份证的复印件。有了买家的身份证复印件,这些“职业差评删除师”就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冒充淘宝买家身份骗取账号并重置密码,最后非法登录淘宝评价系统删除或修改“中评”“差评”。
在“淘代删”客服的多重保证下,马海东接受了网站的要价。两天后,马海东发现之前让自己十分头疼的差评的确被删除了。于是,今年3月马海东再次找到这家网站“技术删除”了另一条差评。
想得到“白名单”保护,
却遭遇“黑名单”处罚
为了回馈老客户,客服还向马海东推荐了网站的另一项服务:淘宝白名单。客服解释,淘宝白名单的作用就是将处罚值保持不变,让店铺永远达不到淘宝稽查系统设置的处罚值,这样淘宝就不会因为刷单等行为对店铺进行排查而引发降权(笔者注:这里指商品的搜索排名下降)。
这对于马海东来说是一项充满诱惑力的服务。和其他许多卖家一样,马海东也想通过刷单来提高销量和收藏量,提升商品在搜索中的排名,但鉴于淘宝对于刷单严厉的处罚力度,迟迟没有尝试。
“淘代删”客服介绍,“白名单”通过淘宝内部人员设置,只需交800元就可以进入,目前名单内已经有6000位卖家,其中因刷单被淘宝处罚的卖家不到10个。
“那么多人都进入了这个名单,我肯定不会成为那10个被处罚的。”马海东抱着侥幸心理,又向这一网站交了800元。随后,他和其他20位卖家一起被拉入了一个QQ群。
在QQ群里,一个叫做“任天行”的客服人员教大家刷单的流程,并承诺“自己在淘宝内部有人,如果稽查系统检查出刷单行为被降权的话,可以和淘宝内部人员合作解除降权。”“任天行”让卖家“放心大胆地刷单”。
得到了“白名单”的保护,马海东和其他20名卖家一样,开始了集中刷单。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仅10多天后,店铺就收到了处罚通知:该“宝贝”涉嫌通过不正当方式提高销量和信用。
“说好的不会被降权,现在降权了,搜索关键词,我的商品完全找不到了,怎么办?”面对马海东这样的质问,“淘代删”客服并没有解释,而是开出了高价:1.8万元恢复降权,恢复之后不能保证和原来排名相同,会出现小幅度下降。
“这是不是一个连环套,先引诱我们刷单入套,然后等我们出现降权之后,再来讹我们一笔?”客服的态度,让马海东开始怀疑。
有同样想法的不止马海东一个。在QQ群里同时接受培训的卖家洪叶也表示,自己在花了800元加入“白名单”之后,同样开始集中刷单,但是还没刷满100单,店铺就收到了处罚通知。
“因为是刷单造成的,所以申诉不可能成功。降权之后1个月才能恢复,为了这个花1.8万元,不划算。”洪叶告诉笔者,在与客服的沟通中,自己多次问过对方这样恢复降权是不是真实的,是如何实现的,客服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也没有展示任何成功案例,只是说“由淘宝内部人员操作,保证安全”。
对于这样的案例,淘宝公关人员杨树明确回复:淘宝压根不存在什么“白名单”,已经被降权的店铺更不可能通过任何手段实现恢复排名。杨树表示,所谓的“白名单”不过是这些网站用来欺骗急于求成的卖家的手段,淘宝内部并没有设置“白名单”这一说,但是对于有欺诈行为的卖家设置有“黑名单”,一旦这些卖家出现在“黑名单”中,就可能受到淘宝后台的追踪关注,发现刷单等不诚信行为就有可能会被封店。
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
尽管“刷手”们小心翼翼,但也难逃淘宝的稽查。在2016年2月15日~3月15日的一个月内,因为刷单问题,有22万多个卖家和39万多商品被淘宝处以降权的处罚,6000多个卖家被封店,还有1万多个卖家被处以不同程度的扣分处罚。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淘宝早就意识到,刷单是对整个平台诚信经营氛围的威胁。但如果淘宝不治理,这对服务优质、诚信经营的卖家就是不公平。劣币驱逐良币,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杨树说。
“无论是对广大商家,还是对消费者,刷单和删差评等行为皆影响正常的交易。这样的行为会纵容商家的不法买卖行为与不正当的牟利,不利于营造良性竞争环境和电商平台的整个发展。此类问题,究其原因,治理难点在于这种‘灰色产业’已经在电商平台之外形成了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刷手’通过QQ群、QT语音群、微信群、空包网、YY语音聊天室等网络工具联系。物流也是其中重要一环。”湖南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蒋海松告诉笔者,目前法律监管仍存在着诸多难点。
蒋海松分析,主要问题在于各项法律规定针对刷单、删差评等不正当行为的表述不够系统,惩治力度也不够,缺乏约束力和执行力,同时,在技术上,也需要提高监管执法信息化技术水平。靠传统的眼看、盯人的方式很难从网络海量的交易中发现线索,必须依靠与网络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对交易记录、付款记录、物流记录等进行大数据统计和分析。
“其实平台能做的非常有限。电商平台没有执法权,关停一家店的成本很高。关停之后,刷单者可能另开一家新店又卷土重来。这也是为什么‘第三方技术网站’能够存在的原因。”杨树解释称,为淘宝卖家提供所谓“一站式”服务的“第三方技术网站”,以承诺提高店铺权重的同时躲避稽查来吸引卖家购买服务,其中很多项目涉嫌诈骗,另一些通过非法手段实现的“成绩”,也不受淘宝官方承认,一旦发现,马上淘宝会对卖家进行惩罚。
陈晶 周姊沫 谢宛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