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让房子“活”起来

2016-04-29 00:00:00管晶晶
科学导报 2016年59期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把原本用图纸才能表达设计的建筑物,用三维模型动态展示。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甚至是改造、拆除,每一个数据都通过BIM保存下来,就仿佛人体中的DNA,精确组合、准确表达,并能通过数据挖掘、精细分析。

“在BIM时代,你拥有一个实体建筑的同时,你还拥有了一个虚拟建筑数据库。”云建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巍认为,有了BIM,建筑物的所有信息通过数字技术被永久保留后,使用者可以通过“一键查询”,全方位了解建筑物的“前世今生”和“外表内心”。而运维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智能感知”立即定位问题、追溯缘由,所有的结构构件、设备、管线以及之间的关系都一目了然。

BIM技术还能有效避免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错漏碰缺”,BIM技术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电脑上提前预演,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能耗等一览无余,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都能提前预知、提前解决,从而大幅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提升施工安全、减低成本和能耗。同时,区域的降雨情况,降雨后的流向、积累情况等都可以通过BIM进行模拟分析和预警,可有效帮助预防和应对城市内涝。

《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要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

从国家体育场“鸟巢”到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从上海中心到广州地铁,BIM技术在我国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