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大学生创业精准方能有效

2016-04-29 00:00:00
科学导报 2016年59期

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时曾指出:年轻创客充分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和创造,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大学生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集系统知识技术于一身,具有其他青年所不具备的完善知识结构体系,这也使得“大学生创业”成为了政策关注的焦点。

近20年,中国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创客创业政策模式已由高校自主探索转变为政府牵引为主,高校、企业、社会等领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由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二元分离”逐步向“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的有机整合教育范式转化。创新创业教育正式纳入高等教育改革视野,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改革、师资人才队伍建设、项目支持等内容逐渐被纳入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建设范畴。目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业政策内容较丰富,涉及创业教育、创业项目扶持、导师辅导、财政支持、税费减免、创业奖励、投融资等方面。但政策内容泛化、精确性不高,尤其在围绕大学生科技创新技能提升以及市场拓展等领域的供给类和需求类政策类目相对较少。由于不同大学生所处的专业背景不同且能力差异较大,创业所处行业领域、创业阶段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各有不同,“一策通用”的政策范式难以持续有力支撑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动态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相关部门需根据大学生创客主体创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适时作出政策内容的合理调整,带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和实践能力持续提升。政府应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强化大学生创业兴趣引导、知识传授、技能锻造等素质化培育系统建设,巩固和提高大学生创业技能的知识化、科技化内涵,为大学生创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能力条件。政府需要定力强化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引导,为大学生创客之间、大学生创客与创业导师、大学生创客与企业、大学生创客与创业服务中介机构之间搭建起多元化、多层次技术、管理、沟通等多类型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持续化、高质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