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光 张记高
近五年来,我省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增长和明显突破,旅游消费总额迈上7000亿元台阶,“十二五”规划所确立的旅游发展总体目标得到了提前实现,不仅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带动社会消费扩大、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十二五”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全省旅游工作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培育打造旅游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创新引领社会消费模式,拓展壮大投资消费领域,全省旅游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双核驱动成效显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旅游消费与投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乡村旅游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消费突破1800亿元,61个村荣获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数量居全国第一。已新建改建厕所4012座,“厕所革命”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排名全国第一。
在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的同时,旅游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并促成了旅游市场主体的培育。泰山、三孔、蓬莱阁首批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岛崂山、烟台南山、济南天下第一泉,枣庄台儿庄古城、跨潍坊和临沂的沂蒙山旅游区等进入国家5A级景区行列;曲阜尼山圣境、泰山方特欢乐世界、青岛万达影都、海泉湾以及德州泉城极地海洋世界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开业。山东银座旅游集团、烟台南山旅游集团、青岛旅游集团等一批旅游大企业挂牌。
目前,全省拥有A级景区800多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199家居全国首位;国家级度假区3家;省级度假区39家。旅游度假区已经成为全省休闲度假产品的集聚区和旅游融合创新的先行区。全省旅行社超过2000家,其中13家入选全国百强,居全国前列。从旅游项目的投资建设情况来看,“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实际投资超过5000亿元,其中2015年达1400亿元,居全国首位。已建成旅游项目中,度假、生态、文化、乡村项目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迅速。2015年,山东滨海旅游基金、山东省旅游发展基金率先成立,总规模30亿元,预计带动全省旅游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旅游基金引导产业发展模式。
“十二五”期间,引导全省旅游业发展,通过全面培育旅游业这一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全省旅游发展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坚持品牌引领,把打造品牌体系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挖掘文化,提升内涵,策划创意了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等一系列品牌;突出政府引导,走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路子。与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开展“好客山东 德润齐鲁”系列活动,首批5000名旅游志愿者组成“文明旅游”先导方阵。与公安、交通、工商、铁路、民航、移动通信和线上运营商等单位合作,建立旅游大数据平台,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部署,省委、省政府将旅游指标纳入全省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加快推进旅游综合改革、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先后出台了多个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省政府成立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建立起“资源整合、政策扶持、环境保障、联合执法、联合营销、综合考核”等六大机制,全省“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旅游对服务业的综合贡献超过20%,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占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10%,在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等方面作用愈加凸显。(图片由山东省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