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地域文化

2016-04-29 00:44覃勇霞
牡丹 2016年14期
关键词:孙少平平凡的世界路遥

覃勇霞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长篇巨著,路遥由于长期生活在陕北农村,因此,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浓郁陕北地方文化特色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以当代中国60、70、80年代为故事发生的时代大背景,以陕北城乡交界的特定地域为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展开了描写,从而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展示了陕北城乡交界的特定地域中人们的苦难,具有浓郁的地域地理、人文文化特征。

一、特殊区域环境——城市与乡镇交接的“交叉地带”地理特征

用地理概念解释,“城乡交叉地带”指的是农村与城市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农村和城市间往来频繁、人口流动逐渐加速,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区域。《平凡的世界》的故事发生地主要在县城和乡村两地,作者用全知全能的小说叙事角度,展现了主人公的生活与情感经历。

小说开篇就注重对陕北地域“城乡交叉地带”特有的地理风貌的描写。先描述了县城雪天自然景致:“1975年二、三月间……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人们宁愿一整天足不出户”“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随着情节的发展,孙少平放假回村,村庄景象展示在读者眼前:“从县城到他们的村有七十华里路……坡度还是很长很陡。”作品第一部第四十六章写道:“在漫长的二三百年间,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剥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

由此可见,陕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尤其是乡村,沟壑纵横,重峦叠嶂,几无平地,少平读书的县城与其老家农村地域交通条件差异极大,“陡”“窄”两字写出农村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路遥敏锐捕捉到这一环境,从黄土地的自然景致下笔,深入到黄土地上人们的深层生存状态。

二、陕北地域环境影响下的人文精神

原始粗糙的陕北地域环境影响着人文性格。学者张彩玲言:“陕北高原山大沟深、黄土深厚,就赋予了陕北人一种凝重感。”气候寒冷,沟壑纵横,居住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这些地理环境磨砺了人的精神意志力,得以生存下来的人的生命力是坚韧的,但她又指出“这种坚韧的极端就是重本、安土,就是随遇而安”“陕北人有的就是守的耐性与走的冲力的不谐调”。

路遥描写处于城乡交叉地带的热血奋斗者形象,生活在社会转型时代的青年命运抉择极具典型性,“他们身上有着不安分的坚决,他们身上交织着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双重特质,因为农村和城市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所以他们的人生与选择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了传统与现代相互冲突的特点”。

(一)“走”的冲力——离开乡土到城市发展的打工者形象

第一部写道:“孙少平上这学实在太艰难了,像他这样十七八岁的后生,正是能吃能喝的年龄,可是他每顿饭只能啃两个高粱面馍。”因此,他常“感到两眼冒花,天旋地转”。主人公孙少平上学艰辛,连饭都吃不饱,他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少平身体里埋藏着“不安分”的因子,而这种因子,其实就是一个热血青年奋斗的因子。在城市里的他依然过着困苦日子:“他继续咬着牙,经受着牛马般的考验……晚上,他脊背疼得不能再搁到褥子上了,只好趴着睡。在别人睡着的时候,他就用手把后面的衣服撩起来,让凉风抚慰他溃烂的皮肉。就这样,这种痛苦伴随着他,从揽工到矿工。”对孙少平而言,生活虽艰辛,但城市是实现梦想的冒险之地。

孙少平的生活分成农村系列和城镇系列,在城乡二元文化的影响下,他形成了双重性格特征,这样的青年是很不甘心在农村度过他的一生的,他必然会想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即使是外面城市的环境令他处处碰壁,甚至头破血流,他也心甘情愿。作者对他身上的坚韧的意志力表示了肯定与赞美。无论是在农村中还是在城市中的他都是积极向上的,也许孙少平们根本不是为了金钱和荣誉,而纯粹出于青春的激情,这是作者对美好理想主义的心理寄托。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物质贫瘠,生活在黄土高坡上的农民的困苦可想而知,作者把人物置于苦难的炼狱中,让其笔下的人物一次次地经受生活的击打,但始终坚忍地挺过来,体现了中国北方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慷慨悲歌之士的人文性格。

(二)“守”的耐性——安土重情的陕北汉子形象

孙少安则是另外一种陕北男儿形象。同样是不屈于传统命运的掌控,富有敢闯敢拼的精神。懂事的孙少安在少年时代就放弃了学习机会,忍受着艰苦的劳作,正是他的付出,使全家度过了最艰苦的日子。一切苦难都没有摧毁他内心那份向上的坚定信念。作为生产队队长的他,敢于带领乡亲们改革,“猪食料事件”让前辈都对他刮目相看,最后顺应农村时代改革的浪潮开砖窑,抢先发家致富。

然而这并不是少安的圆满结局,路遥故意让笔下的人物多灾多难,砖厂倒闭了,这对于少安来说是致命的。文中写道:“砖场倒闭至现在……虽然多方拜求还是无法挽救残的局面,少安也因此郁郁寡欢,消沉了一年多,但是那颗不服输的心始终为再次起航准备着。”终于“一九八三年底,孙少安就还完了银行两次大笔贷款的全部本息……当一九八四年开始的时候,盈利就滚滚地进入了孙少安的腰包。”与弟弟孙少平那种农村外出奋斗者相比,孙少安始终是立足于农村,在乡土中始终以农民的身份、情感和立场去面对生活的困难,去寻求生存道路。

综上所述,少平、少安兄弟俩拥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这个城乡交叉地带上,他们紧跟潮流,确定目标,义无反顾,这些优良品质帮助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只不过,两兄弟相比,孙少平选择的是“走”,哥哥少安选择的是“守”,“走”的还在困惑中,“守”的获得成功,其中深意,耐人寻味。

三、陕北城乡青年的爱情纠葛——城乡交叉地带文化的冲突

作品中,城乡交叉地带文化的冲突还体现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男女爱情的冲突:孙少平与田晓霞、孙少安与田润叶的情感故事。

(一)爱情冲突:对比悬殊的城乡文化显现

作品中的田晓霞代表了现代文化的积极因素,比如摆脱农本思想束缚。田晓霞与孙少平互相吸引,在学生时代,人格是平等的,他们之间感情深厚。然而晓霞不甘心于此,所以她想要帮助他。她通过书报有意引导少平,在少平眼里她本身就是爱、文明以及理想的象征,她给了他前进的动力,作为大学生的晓霞,早已习惯了城市里的生活,也厌倦了城市里的浮夸。她爱上少平不仅仅是青春激情,更是少平积极沉稳的人生态度。但是,爱情在现实面前总是脆弱的,对少平来说,晓霞是遥不可及的,虽然田晓霞对孙少平的爱超越了世俗,她不介意他的出身,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们最终没有结合。

政治学中提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城乡交叉地带文化背景基础决定爱情的结果。作品描写了时代转变中特定地域——城乡交叉地带年轻人的爱情,隐含了深刻的意蕴。孙少平和田晓霞,他们身上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特有的人文文化思想。虽然少平曾受过一定的知识文化教育,但是在物质贫乏的现实生活的背景下,他只能为温饱奔波劳苦,所以少平的精神世界还是停留在小农思想阶段。而田晓霞所属的是城镇新兴的市民阶层,物质相比少平来说是富裕的,他们追求更高一层的理想,即追求精神文化。由此可看出,少平与晓霞,不是爱与不爱,导致其爱情不圆满的是城乡文化与经济的巨大差距。路遥借爱情悲剧的描写,引发了读者对城乡差距的思考。

(二)庄稼人的结合——陕北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在爱情与婚姻方面,孙少安认识得非常清晰,他主动回避润叶的热情追求,赶紧找了个门当户对的农村姑娘,娶妻生子,趁早断了润叶的希望。“是的,不可能。一个满身汗臭的泥腿把子,怎么可能和一个公家的女教师一块生活呢?”孙少安和田润叶的悲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封建意识的阻挠,但是实质上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的巨大差距。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是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分离。小说中描写了少安对润叶的忍痛割爱,以及后来满足于与秀莲的婚姻生活,暗示了路遥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真实记录了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特定的地域地带——城乡交叉地带中的青年人的奋斗史与爱情故事,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城乡文化的差异,体现了作者对城乡差距的深层反思。

(贺州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桂教高教【2015】93号)。

猜你喜欢
孙少平平凡的世界路遥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情感历程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写给远去的路遥
《骆驼祥子》中祥子与《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比较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平凡的世界》之魅力评析
成长
《平凡的世界》(双语加油站●跟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