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交流作为中外文化与文明沟通对话的重要载体,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影响深远。如何把握与总结时空大跨度的文学交流历程及其基本规律,成为比较文学研究者孜孜以求的学术目标。一套中外文学交流史丛书的策划撰著,既让研究者们的学术理想得以圆梦,也让期盼已久的读者们得以解惑。
为确保这套大型丛书的学术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2005年7月初,山东教育出版社与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在南京新纪元大酒店,举行了《中外文学交流史》(丛书)首届编委会暨学术研讨会。丛书主编钱林森教授、出版项目总策划祝丽编审及各卷主笔相聚南京,共同谋划,启动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的一项有深远意义的重要学术工程。与会者以“文化转型时期的中外文学交流史研究”为中心主题,结合各自国别文学交流史研究实践,畅所欲言,在不少问题上达成共识。2005年丛书正式启动,至2015年17卷丛书由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并隆重推出,十年光阴匆匆如逝,十年收获亦沉沉如甸。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这个剑磨得如何,能不能让接受者拓宽眼界、启迪知识、沟通文化、传承文明,要请学界同仁与广大读者明鉴。这是一个内容博大精深的学术领域,值得研究者们终生投入精力研究探讨。而对丛书的作者而言,绝不仅是十年磨一剑,而是在其学术生涯中磨了大半辈子的剑,国别文学交流史的写作,是他们研究生涯的学术总结。
这套皇皇巨著立足于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化的宽广视野,以宏大的气势分国别系统展现了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通过文学关系史上的个案考察,透析了中外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精神实质。无疑,这是近年来我国比较文学界一项有重要建树的学术成果,是充满激情和创新特质的跨世纪的学术工程,它以独特的视角、灵动的风格、扎实的学术努力在我国比较文学、比较文化领域开拓出一片灿烂的风景。或者说,这套丛书是我们了解中外文学交流乃至文化、文明交往绕不过去的一个标杆。
十七卷本的《中外文学交流史》(丛书)正是以这样的文化气度与文化胸怀,承担着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使命。作者们在前线开辟的道路上前进,在这方文化深厚、空间广阔的基地上做着新的拓展,拥有新的收获。作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述,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观之,本套丛书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丛书撰著队伍拥有学界领军阵容。
这是比较文学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团队的大规模集结,丛书是该学术领域优秀学者研究成果的一次总检阅。2005年南京会议之后,丛书的编撰工作开始启动,国内著名学者吕同六、李明滨、赵振江、李岩、郁龙余、王晓平、周宁、丁超、卫茂平等先生慷慨加盟,连同其他15位中青年学者,共同分担17卷“中外文学交流史”丛书的写作。吕同六先生曾主持中意文学交流卷,却在丛书启动不久仙逝,为本丛书留下巨大的遗憾。在丛书编写过程中,张西平、马西尼、韩振乾、朱徽、叶隽、刘顺利、梁丽芳、宋炳辉、葛桂录、贺昌盛、郭慧芬、马佳、姚风……及齐宏伟、杜心源、周云龙等海内外时贤和新秀,先后加入本套丛书,并贡献出他们出色的成果。
各卷作者均有丰富的学术积累,多数是相关研究领域的老中青知名学者,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可谓“五湖四海、三代同堂”。不少作者在相关研究领域已经耕耘几十年,出版了数种专题性论著与史料整理论著,且都有独立的文献准备,为此撰著数年之久。在目前追求短平快的学术生态堪忧的背景下,这样的写作姿态本身就是学术界的一道风景线。每一卷著作既是整套中外文学交流史丛书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每一卷作者学术生涯的重要论著或者是总结性论著。其中,比较成熟的学者完成了他的阶段性学术总结;中青年学者继往开来,推进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并引发出新的学术增长点。
第二,这套交流史丛书规模宏大,皇皇17卷,涉及内容最广,称得上是迄今为止中外文学交流史研究的航空母舰,涉及语种最多、国别最齐,包括英国卷、美国卷、法国卷、德国卷、意大利卷、希腊希伯莱卷、西班牙语卷、葡萄牙卷、俄罗斯卷、东欧卷(现中东欧卷)、北欧卷、阿拉伯卷、日本卷、印度卷、韩朝卷、东南亚卷、加拿大卷等十七卷,成为中外文学关系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总结性成果,也代表了中国比较文学界的高端学术水平。不仅在史料的丰富、问题研究的深入上有所进步,也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有自觉而系统的反思,构建出了中外文学交流史的基本框架。
近些年来,我国中外文化交流、文学关系的研究中,无论是通观性的论述还是个案性的探索,主要还是集中在那些与我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的周边国家,以及西方主要文化、经济大国。由于语言的障碍和专门研究力量的不足,学术界对我国与一些非通用语言国家的文化交流情况了解得非常有限,介绍也很不够,个别专书甚至主观臆断,有误读者。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外文学交流史》(丛书)为我国与中东欧、北欧、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希伯来、东南亚文学交流单独设卷,在国内外应属创辟,显示了宽阔高远的学术视野,注重贯通和整体性的治史理念,尤其是平等对话和兼容并包的大家风范。
第三,丛书研究理念致力于中外文学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及人文关怀,是跨文化的比较文学视野在具体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
作为比较文学重要领域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文学和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以加强人类之间的友好合作。它的根本宗旨,说到底在于人文精神,即关注人类本身如何合理做人,如何才能幸福生活,以及人类之间(国家、民族、团体)的和平共处、平等对话、友好合作等等。中外文学关系作为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跨越和交流的学科,直接面对着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这个课题。回顾历史,我们看到西方文学、文化发展的动力有许多是来自中国思想、文学、文明方面因素的。通过文学与文化交流,吸取异国文学精华,丰富和发展本土民族文学,使本国文学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重要目标。
源远流长的中西文化关系就是由中西方不同民族文化“对话”所推动和实现的。对话的目的是认识自我、了解别人,而了解别人并非要着意去寻求自我与他人的相似,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彼此间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是始终存在的,交流是必要的,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就是这个意思。“对话”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取对方富有魅力的“相异”质素,建立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构体”,人类文明正是在这样共生互补的过程里不断向前发展的。丛书正是立足于上述这些研究理念,展现了中外文学交互影响的行行足迹。
比较文学界著名学者乐黛云先生说,《中外文学交流史丛书》的编撰无疑是前无古人的千秋大业,它预示着世界跨文化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不单是以中国文学为核心,研究其在国外的影响,也不只是以外国作家为核心讨论其对中国文化的接受,而是着眼于双向阐发,这既要求新的视角,也要求新的方法。这样的期盼、祝愿无疑令人鼓舞,对丛书参撰者来说更是一种激励与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