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丹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山东省湿地资源比较丰富,在保障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湿地总面积173.75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09%,居全国第7位。山东省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强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湿地被专家们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湿地还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在孕育和丰富地球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全省湿地维持着230亿吨淡水,保存了全省2/3以上的淡水资源,是淡水安全的生态保障。全省湿地中有高等植物111科389属684种 ;高等脊椎动物699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1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55种。湿地中生活着全省44%的野生物种,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湿地净化水质功能十分显著,每公顷湿地每年可吸收固定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为降解污染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功能。全省湿地储存了约10.8亿吨碳,占全省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研究表明,全省湿地每年创造直接价值1592.7亿元,间接价值215.9亿元,平均每公顷湿地每年创造价值10.4万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扩大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也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省委、省政府把湿地保护和修复作为绿色山东和生态山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颁布了《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关于加强全省水系生态建设的意见》,并将湿地资源动态变化考核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十二五”时期,省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湿地保护。全省投入110亿元,组织实施了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马踏湖、单县黄河故道、黄河口生态补水、微山湖湿地恢复等一批重点工程,治理退化湿地300万亩。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7处、湿地公园超过200处,其中国家级59处、省级113处,数量和面积均位于全国前列。初步建立起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和湿地多用途区为补充的保护管理体系。纳入保护体系的湿地面积63.10万公顷。黄河三角洲被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湿地”。
在黄河入海口的山东东营,有一片历经黄河千万年冲刷,经河水自上游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湿地——黄河三角洲。这里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鸟类众多,每逢秋日最佳观赏时节,漫天的芦苇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碧绿的湖面上一只只黑天鹅惬意地游着,呈现出一派自然和谐、生机勃勃的景象。
2016年年初,经省政府同意,山东省林业厅联合省发改委等八家单位联合发布了《山东省重点保护湿地名录》(第一批)的通知,首批列入名录的共有53处湿地,包括国家、省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山东省在湿地建设与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2015年2月,山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按照全省湿地分布特点和生态主导功能,重点构建“一环、两湖、三带、四区、五点”的保护管理格局,解决湿地面积缩减、功能退化、利用过度以及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计划在沿海、湖、河、湾等区域抢救性保护近千万亩湿地。同时要求,科学划定湿地保护红线,确保到2020年湿地保护率达到70%以上,全省湿地面积不减少。
这是山东在全国率先划定的湿地生态保护红线。湿地保护红线,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个红线既是限制开发利用的高压线,又是维护基本生态平衡的安全线;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线,也是实现有序发展的保障线。意见的制定、打响了留住大美山东“生态魂”、护卫生态屏障的保卫战。
在泉城济南,湿地总体面积约33万亩,而湿地保护率却仅为87%左右,这让济南的湿地保护“压力巨大”。今年,《济南市湿地保护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条例将划定湿地保护红线。这也是山东省第一部有关湿地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其实,20世纪50年代之前,济南湿地资源还十分丰富,北园大街两旁满目都是莲叶田田的景象,但如今却早已建成高楼大厦。章丘白云湖湿地的连续水面更是缩水到了原来的六分之一,许多湿地的生态功能丧失。近年来,为守住湿地红线,济南做了许多努力。目前,已建立各级湿地公园17处,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省级湿地公园10处,市级湿地公园4处,各级湿地公园总面积1.02万公顷。其中济南济西湿地总规划35平方公里,是济南最大的城市湿地,可与杭州西溪湿地媲美。未来五年,济南还将恢复和新建部分湿地,并将已经批建的国家、省级重要湿地的保护恢复项目纳入到湿地保护工程范围。
盛夏时节,微山湖的万顷荷花,千般姿色,渔村、小船星星点点,或掩映于荷花丛中,或坐落在芦苇荡里,构成一幅富有北方水乡风情的画卷。今年9月,国家林业局公布了2016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结果,共有66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包含山东省的7处,其中,美丽的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济宁市首个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微山,正在湿地上建起一座新城。
然而这绝非一日之功。最近十余年,微山县积极实施“治、用、保”治污体系,将以前的台田和湖滩地还原为湿地,种植芦竹、杞柳、蒲草等湿地作物,实现了“退耕还湿、退渔还湖、退池还湖”。如今,“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与城市共融发展的理念正引导微山积极改变产业发展方向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孝妇河是淄博市的母亲河,2015年,淄博市委市政府为加快生态淄博建设,构建“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的主城区生态水系,决定在张店建设孝妇河湿地公园,并将其列为市重大项目, 建设面积425公顷,河道治理长度6.65公里,计划总投资20.9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为人们提供一处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活动空间,对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生态淄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近期,山东重点湿地工程主要围绕济南黄河湿地生态保育区建设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和小清河沿岸湿地保护恢复工程、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滨海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采煤塌陷湿地治理工程、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六大工程展开。通过实施这六大工程,将抢救性保护重要湿地992万亩,恢复湿地536万亩,确保2020年全省湿地保护目标任务的实现。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同时,我们更应认识到,从自然的慷慨赋予,到城市建设的崛起对湿地的冲击,再到如今的守望湿地、抢救湿地,湿地保护是生活在大地之上的每一个人的责任,是建设美丽山东、生态山东的重要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