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文
近几十年来,中国摄影走过几个时期,从宣传功能的概念化操作,到“视觉冲击”的社会功能诉求,当一轮轮的视觉刺激过后,当不读都不行的“读图时代”来到时,很多人会翻出几年前我们生活中一张很平常的照片,慢慢品味,去找寻过去时光里的那一份温情。
参加工作后,常年在铁路工作。岁月如梭,寒来暑往,奔波于铁路一线,并能结识来自五湖四海、脾气秉性各异、经历色彩缤纷的工友,实属今生有幸。恍然间已过去十多年,摆弄摄影器材也已十多年,手中的镜头却一直不曾游离偏移,始终聚焦于我那辛勤劳碌的工友。说来可真是:“我镜即我眼,我眼即我心”。也许是因为这样,才拍摄下《工友》这个专题。
铁路一线,门类繁多,专业各异,平凡普通,不可或缺。而坚守于一线的员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甘愿付出,忠于职守。不可否认,在我思想深处的确有着深深的偏爱,认为我们铁路员工是人世间最值得尊敬的忠诚敬业者。我的偏爱没有错,正是许许多多工友日日夜夜蛰伏于自己的岗位,才有了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铁路网,才有了钢铁运输线的安全无虞,才有了人流虽密集迁徙却仍能舒适如愿,才造就了当今“中国高铁”这个响当当的世界品牌。
我的铁路工友,无论男女长幼,都令人动容。《工友》这组专题照片,旷日持久,经历难忘,都是我在铁路一线的真实记录。我所结识或不曾结识的工友,工作平凡,生活平淡,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间,坚韧执着,硬是把“平凡”干成了“专业”,硬是把“平淡”演绎成“精彩”,是工友的品行情操,激励我必须以影像记录和还原他们鲜活生动的真实状态。
这些年走来,我一直坚持把镜头对向工友群体,一直用眼睛去追踪探寻,一直努力做到用心以待。可惜自己做得还不够多,也做得不够好,曾错失了很多真实记录工友的机会。我知道,现在明白也不算晚,还有更多机会在召唤,我也有志继续以影像凝固瞬间,让历史永恒记忆,待可亲可敬的工友年老回眸时,能看到自己当年的豪迈风采,能向晚辈讲述当年的难忘经历,能给人世间留下无愧无悔的光辉印迹。
感悟摄影心境,也曾曲折艰难,也曾反反复复,然而一朝通透,必是心态释然。而最大的变化,则是心境的升腾,心绪的坦然,心灵的自觉。上乘的摄影作品,是需要用心去拍摄的。《工友》中的人和事,无不是司空见惯的小人物、小事情,能够用心去拍摄,就能丢弃功利思维,就会只想着如何用相机去真实记录闪逝不再的历史,而不会为比赛、为获奖去给自己施加压力以致造成困惑和迷茫,也不会为迎合当下的口味而四下奔波猎奇猎艳,一旦放下了那些外在包袱,才能真正感悟到摄影的魅力无处不在。
平时,常和摄友相聚,不为其他,只为交流。有一位摄友深有感慨:“摄影是减法,似乎成定律,现在可倒好,都减得不知道该怎么拍了。”这句话居然也能引发我的共鸣,进而迸发出一种意识直闯心境:“摄影是减法固然不错,但当减到一定程度,也就不可能再减了。摄影艺术也有辩证法,当减即减,当加则加,不能片面性,不能绝对化。”在特定环境、特定场合、特定条件、特定意境下,也应该不妨尝试一下摄影的“加法”。如若在每一个画面中,都要减去自我感觉没用的东西,往往是再客观的内容,也会让位于自我主观的局限,这种作品让人看到的不是纪实,而是在图解人为个体意念,把自我感觉没用的内容减去了,剩下的只是主观化影像,所传达信息也就会失真,纪实也就无从谈起。如果你的摄影作品所蕴涵信息不够多,那是自身“加法”的本领还不高,所做功课还不够,所下功夫还不深。千万不可盲从跟风,而要感悟真知灼见,要学会在拍摄实践中去丰富、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