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静:认真不足以体现我的要求

2016-04-29 23:29:35张媛媛
山东画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山东省委民革研究生

张媛媛

熟悉她的人这样评价:刘晓静是一位沉静、内敛的学者型女性,她的一言一笑或一举一动,都流露着浓浓的儒雅气质。作为学者,她以顽强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诸多困难,在民族音乐理论尤其是俗曲研究领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研究成果;作为参政党的党务工作者,她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建言献策;作为新时期复合型的高校领导者,她秉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惜才爱才,学术上视野开阔,管理上思路明确,为促进学院的和谐稳定与快速发展,贡献自己的才华。无论在哪个领域,她都用自己的豁达、果敢、执著、淡定,将完美演绎到极致……

求学

永不止步的奋斗者

用刘晓静自己的话说,如果说人生有什么追求的话,就是在学术的道路上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当家里人让她学外语的时候,她却背着家里人悄悄考了艺术学院,从此走上了学习艺术的道路。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山东大学做教师,一做就是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她从未停止对学术的追求。

1996年,当时在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任教的刘晓静,考取了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世界著名民族音乐学家江明惇教授“民族音乐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8年,她在江教授的鼓励下继续攻读“民族音乐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成功的道路注定充满了艰辛。那时,刘晓静的女儿还小,事业与亲情的选择是她面临的一大难题。“一方面是年幼的女儿和难以割舍的亲情,一方面是对学术和艺术执着的追求,两个我都无法放弃。”刘晓静回忆道。因为不忍心让女儿在母爱上有缺失,刘晓静便把女儿带到上海“陪读”。

2001年博士毕业后,刘晓静学术追求的脚步依旧没有停止,而且更加忘我地投入到音乐教学、管理和学术研究之中,先后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04年6月,刘晓静被中国首批音乐博士后流动站——中央音乐学院流动站录用,成为中国首位音乐博士后研究人员。

从博士毕业时《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的专著,到博士后流动站的《明清俗曲研究》,刘晓静一直坚持明清俗曲这一领域的研究。她说:“前人曾经说过,歌曲与人们的历史同步前进。要进一步深入透彻地研究明清俗曲,就必须深入透彻地理解把握明清历史。”因此,2007年,她开始在复旦大学攻读历史学明清史方向的博士学位。2014年底,她拿下了自己的第二个博士学位——历史学博士。这六年间,她曾经历了两次工作岗位的变动,她既要继续做好所负责领域的管理工作,又要为学业而在上海、济南之间往返奔波。但无论如何艰难,她都没有选择放弃。她说:“我几乎感觉坚持不下来了,甚至一度想过要放弃,然而却始终有一股追求学术的信念支撑着我咬牙坚持。”正是这股追求学术的信念,让刘晓静可以在学术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战无不胜。

工作

极致完美的追求者

2007年5月,刘晓静当选为民革山东省委会副主委,并到民革山东省委会机关驻会。2009年5月,正值刘晓静在民革山东省委会机关任驻会副主委两周年之际,她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变——调任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现在的刘晓静,身兼数职。她不仅是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还是民革山东省委副主委、全国人大代表。

无论有多少职责和工作,刘晓静都坚持把本职工作做好,工作上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她说:“对于周围的人,我看别人的长处,找优点;对于工作,我一直在总结发现问题,找不足。”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下属,她的要求都极为严格,她是这样说自己的:“认真已经不足以体现我的要求,一定要做到完美,至少是在你的能力上已经做到极限了。”

她用“苛刻”二字来形容自己对学生、对下属,尤其是对自己的要求。她经常会把下属写的材料,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批注修改,对自己带的研究生们更是如此。全省的艺术类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就不多,但每年都有她的学生获此殊荣。她的严谨“苛刻”是周围人有目共睹的,她对自己亦如此。她经常眼睛红红的,熬夜对她来说是常事,白天有一大堆工作事务等着她处理,她只能拿晚上的时间来做学术研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面对繁重的工作,她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投入更多的精力。”

艺术

精益求精的传道者

刘晓静认为教育有修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分,二者有很大的不同。

作为有着二十余年艺术教育授业经验的师者,面对持续高温的艺考,刘晓静表现出了担忧。刘晓静说:“艺术,没有天赋,可以做,但做好太难。”现在有很多家长仅为了让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能上大学,就为孩子选择了艺考这条路。刘晓静认为,这是对孩子不负责,对社会不负责。艺术领域的成功除了勤奋以外更多地取决于与生俱来的天资,没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即使费劲“挤”上了艺术院校,毕业后艺术前途也堪忧。

但她提倡重在培养修养的艺术教育,刘晓静说:“普修式的音乐教育是值得提倡的,在发达国家无论哪个行业的人都可能与艺术有过交集,这是他们修养的一部分,是健全人格的一部分。”从小学习些音乐艺术,能够启迪心智,开发智慧,但将来并不一定要从事这个行业。她以自己的女儿为例,由于家庭的熏陶,女儿从小系统学习了钢琴、舞蹈,艺术已经成为她个人修养的一部分。但女儿上大学的专业选择了法学,目前已被保送至北大读研究生,刘晓静觉得她的选择是对的,有艺术修养的人在其他领域也应有出色的表现。

现如今,艺术专业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了,不再是文学下的一个分支,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对于研究生教育。作为山东艺术学院的副院长,刘晓静对艺术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对山艺未来的发展也信心满满。

初见刘晓静,你会觉得她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霸气。也许是职位和工作的原因,也许是多年求学经历所铸就的,她身上的气场似乎无人能撼动。初见时,你会被她强大的气场所震慑,但交谈起来,你又会被她的亲切所感染。谈到兴起时,她也会哈哈大笑;谈到工作时,她依旧认真严谨。她处事大方得体,不急不迫,淡定从容。她是学者、师者、管理者,她有着让人艳羡的学历,有着诸多的光环和头衔,但她依旧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马不停蹄地耕耘在学术和工作的热土上。

猜你喜欢
山东省委民革研究生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团结(2019年6期)2019-04-07 04:35:24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团结(2019年6期)2019-04-07 04:35:22
颜世元:从副省降为副厅
党史天地(2016年10期)2016-05-30 10:48:04
李世华任山东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馆长
山东档案(2016年4期)2016-02-04 07:13:07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民革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剪影
团结(2014年3期)2014-02-28 17:03:37
万鄂湘参加民革基层支部活动
团结(2014年2期)2014-02-28 17:03:29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32
大批农机援藏区
山东农机化(2012年2期)2012-07-18 0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