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峣
什么是碑?什么是帖?
碑,原来是指竖在地上的石头。起初碑是没有文字的,后来刻了文字,才是书法艺术中所称的“碑”。将歌功颂德、立传、纪事的文字,钩摹在石上,成“空心字”,或是直接用红色颜料写在石上,然后再经镌刻而立于某纪念处的称“碑”。古代碑石上的字为书法名家、高手所书,字迹可供后人取法。将碑石上的字用薄纸、焦墨捶拓下来再经装裱的称为“拓本”,通常也称为“碑”。
“帖”原是指书法家的墨迹真笔。为传播、学习需要,宋代以后出现将汇集的名家真迹,经勾勒上石或上枣木板,经镌刻捶拓,这样的汇帖刻本,也称“帖”。宋代有《淳化阁帖》《大观帖》,清代有《三希堂法帖》,都是著名传世法帖。
如今,“碑帖”已渐渐合为一词,用来泛指供学习书法取法的范本。
什么是拓片?
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
拓印的基本方法是:先把器物表面清洗干净,要拓的花纹或文字尽可能剔刷清楚,再用大小合适的宣纸盖上,把纸轻轻润湿,然后在湿纸上蒙一层软性吸水的纸保护纸面,用毛刷轻轻敲捶,使湿纸贴附在该物表面,随着花纹文字而起伏凹凸。再除去蒙上的那层纸,等湿纸稍干后,用扑子蘸适量的墨,敷匀在扑子面上,轻轻扑打,就会形成黑白分明的拓片。
中国传统拓片的主要拓印对象是石碑、甲骨、青铜器皿上的书法文字,另有少量的花纹图案。其实,拓片的内容非常丰富,你可以上网搜一搜,看看还有哪些平时不常见的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