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的零售商业思维,服装品牌零售终端的业绩提升和人员管控、货品陈列、形象设计等多个环节都有直接关联,这是传统商业渠道变革最倚重的“人货场”管理模式。
然而,当互联网来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的“人货场”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的消费需求。于是,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场景”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在2016中国服装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全新的“场景”概念进行了探讨。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说:“移动互联时代,服装企业面对的是全新的消费形态和消费需求,场景概念背后体现的恰恰是当前迅速变化的生活态度和消费文化,场景可以让服装企业和消费者建立一种联系,其中也包含一种新的商业连接关系。”
两种商业思维并不冲突
“‘场景如果要成为驱动服装企业实现价值创新和产品服务提升的有效手段,必须更加重视‘场景里面的服务。”
在传统的服装人眼里,“场景”概念似乎在有意扩大“人货场”理论的“场”这一部分,事实上,真正关系到业绩指标的因素还是“人”,再好的“场景”也离不开“人”的作用。北京白领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苗鸿冰就是“人货场”理论的“铁粉”。
在总结白领的销售模式时,苗鸿冰表示,过去这些年来,渠道转型一直都是白领转型的重点,服装企业做出了好的产品,一定要拿到有人的地方去卖,所以人气旺盛的渠道对品牌提升业绩非常重要。
事实上,“场景”概念和传统的服装零售商业思维并不冲突,在苗鸿冰看来,“场景”如果要成为驱动服装企业实现价值创新和产品服务提升的有效手段,必须更加重视“场景”里面的服务。“很多人把服务理解成为顾客端杯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真正的服务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作为国内女装品牌的一颗常青树,ICICLE(之禾)品牌创始人叶寿增表示,服装品牌和消费者面临的新场景并不能简单地描述清楚,但如果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去理解就更加清晰,服装业就是为老百姓过日子提供支持的行业,所以,每个人都代表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介。
从这个角度出发,叶寿增理解的“场景”其实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并不局限于品牌的顾客购买衣服、消费衣服的某个空间和环境。
从实体向虚拟空间延伸
“当互联网思维来袭,传统的产业格局将被加速打破,产业会因此面临一个很大的平台式机会。”
在传统企业起家的实业家眼里,“场景”概念更多地是着眼于现实的商业生态环境中,他们的目光多集中在线下,而在深谙互联网思维的人看来,“场景”还可以延伸到虚拟空间里。
易观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于扬表示,如果今天的服装企业对虚拟的数字化产业有深度认知,比如游戏产业,那么,数字服装的产品也许会成为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而在拥有8000万注册用户的大姨吗创始人兼CEO柴可看来,围绕“场景”概念打造的女性健康管理平台也可以成为服装企业营销的一个场景。“在和服装企业洽谈合作的过程中,我认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连接功能,它可以解决用户的焦虑,解决的量化越高,与之对应的产品越有可能成为爆品。”
对此,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认为,服装产业的效能低下,所以整个行业需要重新组合,进而产生更高的效能;当互联网思维来袭,传统的产业格局将被加速打破,产业会因此面临一个很大的平台式机会。
一种基于商业的表达
“场景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让企业融入新时代所需要的体验文化,融入更多新的创新思维和要素。”
关于“场景”概念的准确内涵其实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结论。目前,较为官方的版本来自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委员会秘书长吴声,在对“场景”进行深度研究后,吴声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场景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商业的表达,从企业产品层面看,它可以分为原生产品、晚生产品和融合的产品。”
实际上,互联网精英们总结出的“场景”概念,或者传统零售商业看重的“人货场”理论,两者本身就有必然的交集。从本质上讲,“人货场”与“场景”其实并无冲突之处,两者都是在探讨现实世界商业利益的最大化问题,差别在于双方的视角,以及采取的手段、实现方式有所不同。
正如陈大鹏所说,对“场景”概念的探讨与认知,能为中国服装企业的产品研发、服务赋予更多的空间、意义和内涵。“在商业变革的时代,在行业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场景方法论可以提升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服务模式,场景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让企业融入新时代所需要的体验文化,融入更多新的创新思维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