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广东中北部发生了流行性感冒,源氏家族倾全力赠饮送药。不少人在饮用甘和茶后,轻者获得痊愈,重者减轻了病症,这使甘和茶名声大振,确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很快,甘和茶在广州佛山开出了门店,定名为源吉林甘和茶。
在《本草中国》电视节目中,源吉林甘和茶的老药工曾坤给观众露了一手绝活,即把药材摊在手心,看一看、闻一闻,就能找出哪几味药材是源吉林甘和茶的配方。
用中药煎茶,其实是一种十分传统的做法。在江浙一带,有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药茶。
比如松阳就有一款端午茶,它主要由藿香、野菊花、陈皮、桑叶、石菖蒲、鱼腥草、六月雪等20余味中草药组成。这种流行于民间的传统保健茶饮,可上溯于春秋战国时期,每逢端午佳节,百姓上山采选百草,常年备饮,以防病健身、美容养颜。
更常见的是单味药茶,品种大多和产地相关。比如杭嘉湖盛产杭白菊,当地人的茶饮自然也是以菊花茶为主,这就是一款最简单的药茶了。这菊花茶看似简单,却很讲究,当地人只冲泡三次,喝完便丢弃,绝不多饮。
再来说说药茶泡制的方法。
最常见的是将各种原料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盖紧盖子,放置5~10分钟再饮用。这适合有效成分容易析出的原料,如人参、菊花、五味子等。
考究一点的做法是用小火慢煮,边煮边喝,能使有效成分不断析出,药效充分发挥。
另外也可以像煎中药一样,把药材全部放入锅内煎煮,然后倒出饮用,此时水可以多放一些,不需要像日常煎药那样拘泥于两碗的分量。
茶饮中如含有人参、桂圆肉、荔枝、红枣等,可以在茶喝至味淡时取出嚼食。
五味枸杞饮
原料:五味子、枸杞子各20克。
方法:将五味子和枸杞子放入杯中直接冲泡饮用。
功效:本配方出自《摄生众妙方》。五味子安神益智,枸杞子补肾益精,两药相配,可作为健脑养心的日常茶饮。对脑力劳动者改善头晕目眩、健忘耳鸣、津少口干、虚喘短气等症状多有帮助。
清热化湿饮
原料:鲜芦根2枝,竹茹4.5克,焦山楂、炒谷芽各9克,化橘红2.4克,霜桑叶6克。
方法:将上述原料放入锅内,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功效:据《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载,此饮为御医张仲元、姚宝生为慈禧拟订的清热化湿代茶配方。陈可冀院士等评议:本方清利头目,调和脾胃。方中鲜芦根,现在一般按克计算,每服药用30~50克。
桑菊银楂茶
原料:菊花、金银花、山楂各15克,桑叶10克。
方法:将上述原料放入锅内,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功效:本方出自《食疗本草学》。方中桑叶、菊花、金银花有清热平肝的作用,山楂长于活血行滞。高血压、高脂血症,有头痛头昏、烦热目赤、胸闷心悸、耳鸣健忘、大便干燥者,可以冲泡饮用。
安神防衰茶
原料:灵芝10克,刺五加8克,仙灵脾6克,红枣2个。
方法:将上述原料放入锅内,加水煮30分钟,连渣带水置茶壶中,边用小火煨煮,边取水饮用,至药味尽,将红枣吃下。
功效:灵芝滋养补虚、安神养心、和胃健脾,失眠多梦、头晕健忘、气短神疲者多用之。刺五加益气健脾、补肾强志,有抗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仙灵脾温阳补肾,对肾虚阳痿、疲乏健忘、肢软麻木有治疗效果。本茶饮三药同用,补益之功强,配用红枣,既健脾养胃,又美味好喝,可作为中老年人保健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