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古代思乡诗歌创作起源

2016-04-27 02:54吕运梅
青年文学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思乡情结创作

吕运梅

摘 要:思乡诗词是中国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思、乡情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常见主题。本文将从中国古代思乡诗词中思乡情怀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论述。

关键词:思乡;情结;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1

“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每读起经典之诗,难免让人生出几多的哀婉与乡思。这寥寥数语却勾画出一幅久戍之卒对家乡眠思梦想的感人画面,咏之令人思乡至热泪盈眶。这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思乡心理,从古至今未曾消退,并将长久地摇荡着我们心灵深处那棵家乡的老树。对于许许多多中国历代学者文人来说,故乡应该有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含义。

“故乡”别称“桑梓”、“故园”、“榆”、“梓里”、“故里”、“乡关”等。“故乡”从来就和学者文人结下难舍难离的不解之缘。天涯羁旅的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无数的诗歌道出了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深沉而殷切之情。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傍晚时候凭江而望,望故乡而不见,乡愁与辽阔的江水同样迷茫,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加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整首诗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放在深秋傍晚,万物回归的背景下,深刻揭示了游子对故乡的无限思念,思家而不得归的苦楚心扉。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白天与黑夜交替,新年与旧年交通,时间一天天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去,怎能不产生乡愁呢?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多少游子和文人对故乡这一主题的反复吟唱和感怀,构成了中国特有的故乡情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先生的乡思更加的浓烈,它跳出了个人怀乡的“小思”,而升华到对祖国无限的“大思”,并把它揉碎了撒在人们隐隐思痛的心坎上,让你欲哭无泪,欲忘愈想。乡思,这坛愈久愈醇的老酒在这代代龙人中珍藏,传递。

中国古代由于交通闭塞,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再逢难期,使那些外出求学、赶考、赴任、行游、出征的游子不免产生强烈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的思归和怀乡的悲伤情绪。另外,中国的宗法制度使一直安于乡土的中国人产生了重血缘、重乡土的社会心理,从而使那些离乡的游子无论走多远,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根在故土的深刻的乡土观念。这种渗透于中国民众骨子里的深厚的血缘亲情意识和地缘乡土观念,极其深刻地影响并左右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对亲人、故土的怀念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作者的心头,也不无广泛地上体现在历代的诗词作品中。

缘何中国人心中有如此深刻的思乡之情呢?这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古代的中国是一个纯粹以农为主的国度中国的宗法制度使一直安于乡土的中国人产生了重血缘、重乡土的社会心理,从而使那些离乡的游子无论走多远,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根在故土的深刻的乡土观念。这种渗透于中国民众骨子里的深厚的血缘亲情意识和地缘乡土观念,极其深刻地影响并左右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人们对土地总有着特别依恋的情结,成语“安土重迁”便是这一情结在言语上的具体化。自《诗》始,便有大量歌颂故土的诗歌产生,这种歌颂之情再发展,也就成了一种思乡之情。思乡,还与中国古代的通讯技术落后有关。古代通讯方式落后,每一次亲人的远行都可能成为经年累月的离别,而又有谁不眷恋自己的亲人呢?在久别难逢又无法联络的情况下,漂泊异乡的游子对亲人的思念总又转及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在现实的生活中,诗人、词人为了维护正常的家庭生活,自愿或不自愿地去出使、宦游、从军、考试、经商等,其中他们并不能坦然地在精神和心理上接受和认同这种羁旅行役。当他们宦游不顺、科考落第、或是建功立业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或是官场遭到排挤、打击时,就会对自己已有的人生追求、价值意义产生不同程度的质疑和否定,转而寻求对故乡的怀念,遂产生回归家园的念头,希望以此得到精神上的抚慰。这时故乡就成了游子们的避风港。,是摆脱不如意现实,寻求精神回归的理想的归宿。

思乡之情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背井离乡”。在现实的生活中,诗人、词人为了维护正常的家庭生活,自愿或不自愿地去出使、宦游、从军、考试、经商等,其中他们并不能坦然地在精神和心理上接受和认同这种羁旅行役。当他们宦游不顺、科考落第、或是建功立业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或是官场遭到排挤、打击时,就会对自己已有的人生追求、价值意义产生不同程度的质疑和否定,转而寻求对故乡的怀念,遂产生回归家园的念头,希望以此得到精神上的抚慰。这些离人身居异乡,在寂寞、孤独、感伤或战乱中,往往变得异常敏感。一团柳絮、一队雁阵就可能引发他们思乡之情;登高远眺,群山绵绵,更可能勾起他们内心深处萦绕于梦的乡情……

总之,古代思乡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它不仅是中国人内心思乡情结的具体展现,更多的是文学作品对生活的真实而又艺术化的反映。品味这类作品,可以透视中国人传统的思乡心理,也可以感受先民们对家乡的拳拳真情,还可感动在先民们或缠绵或悲苦的生活之中。从而让我们现代人也更充分地激发出内心深处的乡情。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思乡诗词三论》

[2]《试析中国古代游子之思乡情怀》

猜你喜欢
思乡情结创作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告别“GDP情结”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难舍难分的情结
思乡与蛋白酶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