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艳
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培根说过:史籍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作用。现在图书市场各类书籍泛滥,孩子年龄小,还没有辨别能力,这就要家长来帮助他们。选哪些书呢?首先要为孩子配齐工具书,如《新华字典》、《新华大词典》、《成语词典》等。其次要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可选择《少儿百科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想了解少年儿童七彩的生活,就读读曹文轩的《草房子》;想让孩子感受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就读四大名著;要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可以多看相似的书籍或与教材配置的课外读物等。最后,还要指导孩子去关心时事,阅读报刊杂志等。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多动动脑筋,想出一些能够吸引孩子学习兴趣的读书法则,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1.快乐法则
“头悬梁”、“锥刺骨”、“三年不窥园”、“学海无涯苦做舟”,这些,我想已经不是很适应现在孩子的学习实际了,我们应该让孩子把读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怎样能让读书变得快乐呢?
快乐绝招一: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读书的快乐。
别再把孩子关在笼子里了,让他们适当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感受,从而培养起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激情和动力。现在最有意思的情况是什么呢?学校为了孩子能写好作文,给家长提出要求,请您于本周末带孩子到公园找一下春天,进行下周有关春天作文的准备。于是家长就利用周末带孩子到公园去了。会指导的家长领着孩子从树枝找到小草,从花开看到鸟飞,让孩子说,带孩子讲,还有家长和孩子一起写一写有关春天的小文,您说,这样的快乐要不要?
快乐绝招二:多一份友好和鼓励——积极暗示的力量。
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无论出自什么原因,父母都应该鼓励孩子战胜。“你真不简单,能看这么厚的书!” “爸爸像你这么大时,可没看过这么多书!” “ 经常阅读这么难的内容,了不起!”“这么读下去,绝对很有出息!”这些暗示会被孩子记在心里,行动上表现得正如父母所表扬的那样。而且,这些积极的暗示、表扬的话语不能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才能够做、才能够说,而是随时随地每天都进行,就是当着孩子的面还要向亲朋好友进行宣讲,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正面暗示法只有反复说才最有效。表扬人的时候要大声、公开;批评人的时候要小声、私下。
快乐绝招三:少发或不发命令——注意同孩子的语言交流方式。
“读书去!”“今天不读完这几本,有你好果子吃。”这样的命令语气,只是父母单方面恶劣情绪的传递,缺乏对孩子人格与自主性的尊重。毫无疑问,孩子会产生抵触情绪。 最好改为询问形式或选择式。
2.兴趣法则
兴趣是求知和学习的最大动力。要一个孩子花上20分钟背一首诗歌,父母连哄带骗也很可能一无所获;但是他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的督促下,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个下午。即使太阳把皮肤晒黑,大汗淋漓也毫不在意。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聪明的父母,常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找到诱导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这比一千遍一万遍的说教更加有效。
(1)讲故事——一种悠久而有效的方法。(詹天佑的家庭教育。)詹天佑能够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铁路专家,与他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讲鸦片战争的故事有很大的关系。一次,父亲绘声绘色地讲了战争中的一场恶仗,最后叹气说:“ 中国还是输了。”“为什么中国兵比外国兵多那么多还打输了?”詹天佑很是不理解。“因为中国没有好枪、好大炮。这些家伙可厉害了,能够把很大的石头炸得粉碎。”“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枪炮?” “因为中国没有制造枪炮的技术啊。” 詹天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当父母的故事不能解决他心中疑惑时,他就找来一些书阅读。正是在这样的启蒙教育下,詹天佑最终走上了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做贡献的道路。
(2)“忽悠”教育法——一位现代家长的教育智慧。(陈应俊老师博客)一位家长说,“我是这样“忽悠”教育的:我儿子成绩虽然不算优秀,但对读书兴趣还算高,因为我经常抓住各种机会忽悠他。孩子喜欢看漫画,自己也喜欢画,于是我就威逼道:“你要学好语文哦,不然你漫画里的人说的话都是错的句子,还念错别字,很丢脸哦!而且语文学得好的人才会编故事!要学好数学哦,数学让人有条理,你的故事才不会颠三倒四不清楚!要学好科学哦!不要编出不符合科学的故事哦,让人笑呢!要学好英语哦,因为最最好玩的迪斯尼在美国……”“忽悠”是一个长期的、不能间断的工作,要注意随时随地进行,而且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
3.简单法则
这一法则的核心思想就是从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地方开始施教。就读书而言,图画和影视就是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幼年阶段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科普、卡通类的动画片。在引导孩子看儿童节目的同时,要有意识与读书结合起来。您看一位家长这样引导孩子,家里买来了鱼养在盆里,这也引来了小家伙的疑问:为什么鱼不会沉下去?为什么游动时它要摇头摆尾?家长正在忙着做饭。您会怎么办?帮孩子一起来个实验,先动手试一试,不行就请孩子拿出百科全书去找答案,甚至让孩子网上“百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