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2016-04-26 13:28向玲
关键词:课前预习习惯课文

向玲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小学语文预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但是,预习并不是指简简单单地看看课文,还有对文章内容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这需要老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如今,很多小学生已经有了课前预习的习惯,但是缺乏的是较强的预习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小学生预习能力培养的实践

小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不能急功近利,只能循序渐进,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和训练。

(一)小学低段预习能力培养。低年级预习能力的培养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以积累词语为主,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信任、带领、指导”。一要信任学生。课前预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有很大的难度,但是不要怀疑学生的承受能力,人的潜力是可以挖掘的,只要充分信任学生,多一些耐心和爱心,时间一长,学生必能逐步提高预习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二要带领学生。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无法独立完成课前预习。老师不仅要制定预习要求,写在黑板上,还要将每一条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这一课的预习内容有哪些。三要指导学生。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课前预习很陌生,很困难,所以应在课中老师的指导下按要求逐条完成预习内容。这样,通过“信、带、指”,将预习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让学生从小就有预习的意识和习惯,明白“什么是预习”,“为什么要预习”等,同时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这就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小学中段预习能力培养。到了中段,除了对字词的识记和积累以外,对课文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初读课文后能提出问题。虽然学生有了一些基础,但是还不成熟,加上学习内容和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所以还不能让他们直接去预习,这样会使他们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产生学习的畏难情绪,这仍然需要老师的指导。一是明确预习任务。在上新课前,可以根据教案设计的要求,也可以根据老师自己的要求,制订预习内容,还可以两者结合,并把预习内容写在黑板上,为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指明方向,让学生明确预习的任务。二是抓住重要环节。读课文是任何阶段都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有的学生读课文时很马虎,读几遍还没熟悉就不读了,这会给后面的预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三是解决预习难题。学生在预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老师不仅要为学生梳理问题,还要引导和帮助他们采用查阅工具书等方式,解决预习难题。四是进行课前预习检查。尽管学生预习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上课前老师必须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做出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预习积极性。

(三)小学高段预习能力的培养。课标明确指出:高年级学生要在中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能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的习惯”。一是强调自我预习。当学生进入高年级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制定课前预习任务,并按照预习任务进行预习。二是完善预习任务。在学生熟悉课文后,选出几名同学到黑板上制定这一课的预习任务,再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提出比较完善的预习任务,老师当堂做出评价。当然,课前预习情况的检查和评价还必须加强,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

二、力求课堂内外预习相结合,关注学生预习的个体差异性

1.注重课内外预习的结合。在中、高年级语文预习过程中,所设计的预习内容和知识应做到比较广泛,要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人、事、景、物、地点等内容,如果课内教材中没有相关内容,我就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或相关资料。同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课外知识摘抄本,把查到的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激发课内阅读的兴趣。

2.重视预习的个体差异性。差异性是一个客观事实,在预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我的做法是:首先在合作学习分组时按学习优差搭配,在预习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要求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和督促基础差的同学,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先让学习差的学生回答预习中的问题,从中发现他们的知识缺陷,并给予弥补,使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最后是鼓励,学生只要能写一个字、一个词,能开口讲话,就要给予表扬鼓励,不训斥学生。

三、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成效显著

(一)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直采用以上方法对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训练。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老师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老师讲得很轻松,同学们学得也很轻松。不仅如此,同学们对课外阅读也非常有兴趣。无论是校内校外,捧着自己喜欢的书籍就“啃”起来。他们阅读课外书时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必随身带上三个“一”: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本字典。当然,他们的写作水平也超出了同龄人,随便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好几百字,有的甚至更多,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是常事。

(二)可以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培养训练,其实就是在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当他们能自己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时,阅读的能力也随之提高,阅读的兴趣也慢慢增强,再加上老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阅读范围就会越来越广,阅读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三)可以领略无比的阅读快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乐;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便有进步的快乐;预习的时候遇到困惑,到讨论的时候就集注意力,得到解决困惑的快乐。这种阅读的快乐可以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叶老说过:“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像幼孩一样,渐渐地能够自己走路,不需要人搀扶”,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最终的目标。注重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他们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我在小学语文预习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取的成效主,希望能给同仁一些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