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大数字在不断变得更大。最近,电商集团阿里巴巴宣布,该公司实现了3万亿元人民币/年电商交易额的目标。这个数字大于2015年美国电商市场的总体规模。根据上月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估算,去年美国电商交易规模为3410亿美元。接下来的一天,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打车平台滴滴快的宣布,日均完成订单首次突破1000万,该公司表示这使它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
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庞大。中国多家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在世界上属于最高之列,这是因为人们认为,中国的6.68亿互联网用户在这些公司的平台上频繁点击、购买、搜索、消费。尽管很少有人怀疑中国互联网有着令人晕眩的增长故事,但这种增长有多快是值得讨论的。分析师们对中国互联网巨头的种种说法持保留态度,有些分析师直截了当地表示出怀疑。
位于北京的咨询公司BDA的董事长邓肯·克拉克表示,互联网公司的增长速度应该很高,这是有合理原因的。“在中国,线下服务要么很差、要么低效,所以线上服务对商业产生了过大的影响,”他说,“这就带来了跳跃式发展和高增长。”克拉克写了一本关于阿里巴巴的书。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竞争,都争当第一——所以有追求更大数字的动力”,他说。
位于上海的中国市场研究集团的创始人雷小山说,中国互联网市场“无疑是巨大的”,但人们一直认为相关数字或许被夸大了。比如,阿里巴巴在线市场的许多商家通过刷单提高店铺星级。“商家都想要五星级,实现目标的手段就是刷单。”他估计,刷单数量占到阿里巴巴商品交易总额的20%至30%。位于北京的美奇金投资咨询公司的负责人杨思安甚至认为,阿里巴巴的GMV被高估了50%。
阿里巴巴称这些估算“毫无根据”,并表示:“我们在计算GMV过程中采取了审慎的方法,剔除了虚假交易和高于某一数额的交易。”
杨思安已多次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她眼中虚高的互联网统计数字上——虚报数据是迫于融资压力。“这些公司压力很大,必须展示出类拔萃的规模增长,这些统计数字说好听点是出处不明,”她指出,政府数据显示,中国86%的互联网用户的月收入不及5000元人民币。可是根据瑞信2月发布的研究报告,2015年他们用阿里巴巴的支付平台支付宝完成了12万亿元人民币的交易。
根据Juniper Research的数据,这1.9万亿美元与2015年PayPal 2820亿美元的总交易额形成鲜明对比,而且相当于全球总交易额的三分之二。在Juniper Research研究报告的撰写人温莎·霍尔登看来,支付宝的交易总额“看起来非常高”。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金服拒绝置评,但位于北京的咨询公司艾瑞咨询的一位分析师称,这个巨大的数字可以从支付宝处理的大量非电子商务支付得到一部分解释。艾瑞咨询的数据为瑞信所采用。
杨思安称,一个令人困惑之处是企业如何界定它们的统计指标。阿里巴巴和Facebook等企业报告的是使用其服务的“活跃用户”,而社交媒体和游戏巨头腾讯报告的是其社交媒体软件QQ和微信的月“活跃账户”。去年9月,腾讯报告称,QQ月活跃账户为8.5亿,相当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的127%。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长久以来一直面临着围绕其GMV的疑问。像其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京东和总部位于美国的eBay一样,这一总数中包含未完成支付的商品。不过京东自称更加严谨,如果单笔未支付交易超过2000元人民币则不会统计在GMV中。京东本月公布财报时表示,如果用阿里巴巴的方法来计算,其GMV将增加31%。
2014年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以后,阿里巴巴改变了其GMV的定义。以前它不统计所有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商品,然而在其最近一次年报中,阿里巴巴称其只排除了“超过特定数额的特定产品类别的交易,以及买家每日超过特定数额的特定产品类别的交易”。
阿里巴巴最近试图将重心从销售额转向营收等其他增长指标上。日前,阿里巴巴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在宣布GMV取得里程碑增长时称,该公司的重点已放在追求高质量增长和可持续增长方面,这意味着其不再单纯从GMV增长的角度来衡量成功与否。这一言论让克拉克有点困惑。“这是件奇怪的事。他们发布了一个数字,似乎又不愿我们以后关注这个数字。”
(查尔斯·克洛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