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燕,张可欣,张淑荣
(天津农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天津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十三五”指标预测
李慧燕,张可欣,张淑荣
(天津农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能力,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均GDP、金融因素、外向型经济因素、财政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等。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性,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和曲线预测模型,对天津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预测和估算,结果显示“十三五”时期天津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
天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三五”
从宏观层面来看,影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素较多,人均GDP、金融因素、外向型经济因素、财政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等决定了总供给与总需求水平的宏观经济数据,不仅自身影响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而且通过给微观因素提供增长空间与支持,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图1 1997—2013年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与增长率变化图
图2 1977—2013年天津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农村居民储蓄绝对值与增长率关系图
1、人均GDP
人均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创造的价值。从理论上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居民用于个人支配的金额会增加,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居民可支配收入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如图1所示,天津农村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为增长趋势,人均GDP由1997年的1.02万元上升到2013年的11.02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6.04%;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3548元上升到15405元,年均增长率为9.61%。1997—2013年天津农村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天津农村人均GDP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但两者增长率的波动趋势并无明显的高度一致性。(图1)
2、金融因素
图3 1997—2013年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图
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作为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如图2所示,天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储蓄存款均为增长趋势。2010年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已接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和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1668.83元和11801元。天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平稳,增长率在0~15%之间,但农村居民储蓄增长幅度较大,最高增长率为2003年的122%,最低为2004年的-5.09%,说明天津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特别是能起到增值保值作用的稳定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较少。(图2)
3、外向型经济因素
外向经济拉动天津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拉动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图3所示,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外贸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波动趋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中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外贸出口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997年的4161元和3548元增加到2013年的16606.62元和15405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04%和9.61%。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实际利用外资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01年的1418元和4825元增加到2013年的5774.62元和15405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41%和10.16%。“十三五”期间,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会增多,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即2011年以来天津农村外资和出口额的增长率在降低,从而影响天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速度。
图4 1997—2013年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财政收入绝对值与增长率关系图
图5 1997—2013年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绝对值与增长率关系图
4、财政因素
从经济规律上看,地方财政收入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促进和抑制的双向性作用,因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会通过税收负担的方式抑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同时地方财政又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如图4所示,1997—2013年天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财政收入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2004年以后天津农村人均财政收入的增长率明显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说明通过转移支付,天津农村地方财政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促进作用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即地方财政具有进一步加大农村扶持力度的能力。通过加大农业扶持,能够提高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产业结构因素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产品的低值性,农村产业结构的提升对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天津“小农业”的地位,决定了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已成为天津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13年天津农村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天津农村GDP的96.71%。如图5所示,1997—2013年天津农村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两者差值有扩大趋势,主要是由于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并不全部用于居民收入,其中一部分用于财政的税收和扩大再生产。天津农村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滨海新区和天津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天津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由分析可知,影响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素十分复杂。但经过反复验证比较,剔除不显著变量后,本研究最终选取天津市农村财政支出、天津市农村实际利用外资、天津市农村第二、三产业占比和城镇化水平作为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模型的自变量。本文数据来源于1998—2014年《天津统计年鉴》。
通过对灰色预测模型、曲线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检验发现,天津市农村财政支出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天津市农村财政支出总额将由2016年的1127.380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2896.3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6.6%。
通过对灰色预测模型、曲线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检验发现,天津市农村实际利用外资额利用曲线预测模型精度更高,拟合效果较好。由表1可知,天津市农村实际利用外资额总额将由2016年的72.8亿美元提高到2020年的122.51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3.9%。
第二、三产业占比数据为百分比数据,根据第二、三产业占比图形形状,本研究分别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和三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反复比较发现,平滑系数取0.01时,二次指数平滑法和三次指数平滑法的精度较高。二次指数平滑法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09,亦低于三次指数平滑法。因此二次指数平滑法对第二、三产业占比的模拟结果较好,可以用来预测。2016—2020年第二、三产业占比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2016—2020年天津市农村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将由2016年的97.6%提高到2020年的98.9%,呈稳定增长的态势,年增长率保持在0.3%~0.4%之间。
表1 2016—2020年的天津市农村财政支出、农村实际利用外资额和第二三产业占比预测值
经过反复估算、比较,剔除不显著变量后,模型估计结果如下。其中INC表示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FP表示天津农村财政支出,FDI表示天津农村实际利用外资额,STR表示天津农村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农村GDP的比例,UD表示天津市郊区城镇化水平。为了消除量纲,INC、FP、FDI变量均取对数后进行估算。
从模型的拟合结果可知,各影响因素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值达到2046.605,模型整体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调整后的拟合优度达到0.998,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结果后验差比值为0.049,小误差概率等于100%,达到预测精度检验的优秀标准。平均相对误差为0.014,因此模型模拟效果良好,可以用于预测。
由模型估计结果可知,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农村地区财政支出每上涨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涨0.38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每上涨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低0.086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每上涨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涨1.229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每上涨1个百分点,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涨1.143个百分点。
将前文相关影响因素的预测结果带入模型,可计算得出2016—202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结果计算中,2016—2020年天津郊区城镇化水平数据根据1999—2013城镇化水平年增长率的平均值进行了估算。由表2的预测结果可知,2016—202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由每人20038.67元提高到每人30909.18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1.44%,增长速度逐年递增且比较平稳。
表2 2016—202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值
[1] 艾春荣,汪伟.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6).
[2] 王琳.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型城镇化战略[J].商业经济,2014(7).
[3] 彭婵娟.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组合预测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5).
[4] 曹飞.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与预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1).
[5] 游中胜,张栒.基于GM(1,1)模型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以重庆市城镇居民家庭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3,30(5).
(责任编辑:刘 康)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粮食安全背景下京津冀农业结构调整研究,项目编号:TJYY15-026;天津市农委调查研究项目,“十三五”时期天津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TJNWY201411;天津市农委调查研究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天津市提升品牌农业水平带动“菜篮子”供给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TJNWY201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