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长度L1≥(1.1~1.2)W;
2.4单层装药验算:
按W验算装药量:q控=K控W3。
2.5安全距离验算
本次拆除爆破主要危害为飞石、地震波,噪音危害小不予考虑。
飞石安全距离:
R飞=20K'n2W
式中:K'—安全保证系数,1.5;
n —爆破作用指数,0.75。
3.爆破施工设计
3.1装药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炮眼参数进行检查验收,测量炮眼位置、炮眼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对钻好的炮眼进行清碴和排水,孔内岩碴和水分可用压风吹出。
3.2装药
待准备工作完毕并确认炮眼合格后,即可进行装药工作,装药结构采用正向连续装药,如下图所示。
装药时要控制好一次起爆的炮孔数,做到一次装药,一次全部起爆,连线前各雷管脚线要设置短路,以防杂散电流引起早爆。
3.3堵塞
每个炮眼装好药后,要用粘土炮泥堵塞,并用炮棍加压捣实,炮眼要堵塞到眼口。
3.4连线
连线采用串联,连线时各连接头要用胶布包好,并用专用爆破欧姆表检查导通情况,测取网路各部分的电阻值,如下图所示。
3.5爆破安全与防护
连线前,一定要断开通往起爆器的放炮母线短路,连完线后,视爆破部位的深度用钢板盖住爆破体,用泥砂袋压紧,再加以地毯铺盖,进行防护作业时,要注意避免网路线与钢板及其他导电体接触,影响网路准爆。
防护措施布置完以后,再测一次整个爆破网络的总电阻值与原先的各部分网路电阻值进行比较,如有异常应重新检查,无异常后进入准备起爆状态。
4.爆破警戒
4.1起爆站设在距爆破点100m以外的隐蔽处。警戒距离100米。
(1)起爆时间:根据工地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的的具体需要确定。
(2)现场警戒及信号。
1)从炸药进场开始,布置专人现场进行警戒看护。
2)爆破前10分钟危险区范围内的人员、设备、设施全部撤离,不能撤离的设备视具体情况进行近体防护;
3)爆前10分钟开始进行警戒,每岗派2名人员,切断所有通往爆区的道路。
4)爆破信号
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所有与爆破无关的人员应立即撤至危险区以外或撤至安全地点。向危险区边界派警戒人员。
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确认设备,人员撤离危险区且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方准发出起爆信号。根据这个信号准予爆破员起爆。
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经技术人员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发出解除信号,未发出解除信号前,警戒人员坚守岗哨,除爆破领导派出的人员外不准任何人进入。
4.2爆破效果:
基础解体,无飞石。
5.爆破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
(2)施工人员必须详细地掌握安全操作规范,爆破施工应符合爆破说明书有关钻眼、装药、填塞、起爆顺序等规定;
(3)填塞时不应将雷管脚线拉得过紧;
(4)禁止用炮棍撞击阻塞在深孔内的起爆药包;
(5)每次爆破装药量不准超过设计值,而且必须盖好爆破体,防止石块飞出;
(6)爆破器材必有专人守护、保管,并建立完善的火工品领用及退库制度;
(7)加装爆破材料时要按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操作和爆破设计进行作业。
(8)施工前应检查工作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9)专人装药连线和放炮。
(10)放炮后必须待炮烟排除后方可进入工作面。
(11)不得在装药过程中使用明火;
(12)与爆破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在场观看;
(13)放炮后应检查现场,遇盲炮及时按规程妥善处理;
(14)如遇雷雨天气,必须停止爆破作业,如已装药,所有人员应撤离爆破现场,待雷电停止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15)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封闭爆破现场,并向当地公安局报告,及时处理事故,如有人员受伤应及时拨打120求助。
参考文献
[1]田会礼,田运生.部分钢筋混凝土基础分层松动爆破拆除[J].爆破.2009 (4):75-76.
[2]方向,高振儒,李的林,等.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几种方法[J].爆破器材,2010 (3): 22-26
[3]吕淑然,杨军,刘国振,等.露天矿爆破地震效应与降震技术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1 (3):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