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措施

2016-04-25 11:13江霞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养护措施沥青路面病害

江霞

[摘 要]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抗滑性能好、噪音小、养护维修方便、开放交通快等优点,公路的路面结构绝大多采用沥青路面结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结合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养护措施。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125-01

在公路的建设中,我国的绝大部分公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我国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现有高速公路的有效服务时间普遍未能达到其设计使用年限,常常在通车2-3年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早期破损现象。研究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与防治对策对于当前公路建设与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一、沥青路面的特性

沥青路面由于使用沥青做结合料,增强了粒料之间的粘结力 ,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性小、耐磨、

噪音低、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沥青路面属柔

性路面,面层抗拉强度较低,其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基和基层的特性,因而要求基层和土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

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对交通量较大的路段,为使沥青路面具有较

强的抗拉和抗疲劳性能,宜设置相应较厚的面层。采用较薄的沥

青面层时,特别是在旧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合料补强层时 , 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面层与下承层之间的粘结 , 以防止水平力作用下而引起沥青面层的推挤、剥落等破坏。

二、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1车辙:车辙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 1.5cm 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

2拥包:沥青路面中沥青含量过多、粘度和软化点偏低,矿料级配不良,细料偏多,致使面层材料自身的高温抗剪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产生拥包;基层局部含水量过大,水分滞留于基层,或基层浮土过多 , 或透层沥青洒布不合要求等原因, 影响面层和基层之间的结合,在行车水平力的作用下,使路面产生推移而形成局部不规则隆起的变形;由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使基层松软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局部拥包

3裂缝: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最为常见的路面通病,其按照形成原因的不同我们将其可以分为横向裂缝、竖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形式。

1)横向裂缝:横向裂缝也被称之为载荷型裂缝,主要是由于路面结构设计不当或者施工质量低劣以及车辆严重超载使得沥青路面面层或者半刚性层内部产生的张拉应力超过了其抗疲劳强度而发生断裂与非荷载型裂缝。

2)纵向裂缝:纵向裂缝出现的原因最为常见的主要有两种情况,首先是沥青面层在分层摊铺的时候两边的接茬未曾处理好,在受到车辆荷载和环境作用因素下逐渐出现产生开裂;其次,由于路基在施工中压实度不够均匀和路基边缘部位受到水的浸泡而产生了不均匀沉降现象,进而引起了混凝土纵向裂缝。

3)网状裂缝:网状裂缝与龟裂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裂缝结构,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路面结构中含有柔软物质和泥砂层,使得粒料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松动,水稳定性能不好,在荷载的作用下发生了唧浆现象,从而产生龟裂与网状裂缝,最终引起路面损害。

4坑槽:坑槽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三、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及养护措施

1 加强反超限运输管理,并加强日常护理

严格按照《公路法》、《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要求,加强反超限运输管理执法力度。在重要路口设点检查,强行卸载,减少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对公路造成的损坏,延长公路使用年限。

2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温差

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了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以保证在适当的温度下,沥青混合料能够压实到规定的密度。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项目情况具体分析,直接针对沥青粘度进行施工温度控制是最有效的途径。当前,改性沥青被广泛应用,改性剂使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均有提高,甚至沥青抗剥落剂的加入也会使常规摊铺温度下的混合粘度提高。

3 治路病害先治水

要保证公路工程、养护质量,首先必须先处理好水,故而公路扩建、改造工程的设计必将排水防护工程作为整个工程设计的重点之一, 使地下水不得渗泡路基,地表水不渗透路面。在日常的路面养护中,应加强对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养护,路肩与路面衔接应平顺,及时排除路肩、路面积水,这样才能使路基路面长期处于干燥状态,使路基路面保持一定的刚度和强度。

4 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选择适合的材料

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沥青面层的裂缝主要由沥青面层本身的低温收缩引起的。选用低温劲度小、延度大、温度敏感性差、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精选矿料,准确级配沥青面层的矿料和合理配置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配制出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控制沥青用量,保证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均可有效减少裂缝。

5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1)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拌合过程中发现“糊料”或“离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等指标,必要时对混合料进行特殊配合比设计。

2)保证基层顶面粗糙度。改善基层材料级配,增加粗骨料,提高大中粒径集料含量;控制最佳含水量,改进碾压方法,避免过振过湿,不能使基层顶面形成灰浆硬壳,不能用细料进行压实后找平。

3)合理洒布透层油、粘层油。在进行各层铺筑前,必须保持顶面清洁。根据近年来的施工经验,透层油应以慢裂型乳化沥青为宜。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时,应保持稳定的车速和喷洒量,不能流淌和形成油膜,更不能有空白。

4)提高面层摊铺质量。在摊铺混合料时,运距不能过远,摊铺温度应控制在 130℃、50℃为宜,摊铺厚度均匀,压实设备数量应配套,碾压遍数不能太少,以免混合料孔隙过大;一般不能进行补料,尤其是下面层;基层雨后潮湿未干,不得摊铺,更不得冒雨摊铺;纵向、横向接缝应紧密、平顺。

6 对道路采取预防性养护

养护维修实际上是道路建设的一种继续。在路面养护和维修的关系上,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等到路面开始出现损坏后,才想起要对它进行维修,而对于路面还处于良好状态下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意义则往往认识不足。预防性养护实质上是一种周期性的强制保养措施,并不考虑路面是否已经有了某种损坏。预防性养护最佳实施时机应该是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况、或者只有某些病害先兆时进行。虽然预防性养护需要投入某些费用,但它是一种费用―效益比非常良好的养护措施。当路面刚出现病害先兆时,及时对路面进行养护要比发生大的病害后处理简单节省费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面早期破损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危害之一,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有针对性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改善措施。同时,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科学地确定公路路面的养护对策,来提高养护质量,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处治,使路面的养护工作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使公路道路建设质量全面提高,才能更好地发挥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耀峰.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分析及养护措施[D].长沙理工大学,2007.

[2]何光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研究[D].长安大学,2012.

[3]高彦雷.沥青路面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养护措施沥青路面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林业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探讨
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措施分析
基于Matlab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TF非接触平衡梁在沥青路面上面层摊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