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国,陶明华,欧伟业(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403)
2015年广西规模化猪场猪瘟感染特点及其病因分析
吴建国,陶明华,欧伟业
(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403)
猪瘟(Hog Cholera,HC),又称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和高致死率为主要特征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1]。猪瘟的临床症状以发热和全身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也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猪只慢性消耗、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免疫系统受损的表现,严重时继发或并发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病程分为急性、慢性和温和型3种形式[2]。猪瘟疫苗属于国家强制性免疫疫苗,猪瘟疫苗免疫在我国普及率非常高。然而,当前猪瘟在许多地方均有发生,严重危害养殖户的利益。故此,笔者将2015年以来在广西地区处理过的猪瘟病例分析总结,供同行参考。
2015年笔者在技术服务工作中共处理了7起猪瘟的病例,具体情况见表1。
根据表1,综合发病猪场的情况来看,发病猪群多是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尽管猪场的猪瘟疫苗都已免疫接种,但笔者在临床中常常遇到猪瘟的病例存在。
表2和图1可以看出,2015年广西规模化猪场猪瘟的感染具有以下特点:1)猪场地方性流行性,虽然许多猪场猪瘟疫苗都及时免疫,但还是有许多猪场暴发猪瘟,临床症状与解剖的病理变化均较为典型;2)多与猪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及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同时也存在与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3)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多发,发病率在38.5%~60.9%,死亡率11.8%~35.6%,直接降低了猪场的生产成绩,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
在处理每个猪瘟的病例,经过病例解剖后,均采样送检,包括病样的猪瘟病原学检测和母源抗体(2周龄仔猪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病样病原学检测均为阳性,2周龄仔猪猪瘟抗体合格率均不理想,在39.6%~63.8%,表明猪场猪群母猪猪瘟疫苗免疫不到位,导致母猪的母源抗体不理想,具体如下表。
3.1紧急接种与免疫程序调整
1)全群母猪紧急接种猪瘟疫苗,1个月后加强免疫 1 次;2)产房、保育发病仔猪紧急接种猪瘟疫苗;3)新生仔猪超免(坚持 1 个月),接种猪瘟脾淋苗,28 日龄和63日龄分别再免疫1次。
3.2控制混合感染
根据各猪场的实际情况,对发病猪群添加药物(恩诺沙星和阿莫西林),建议饮水或者拌料,控制继发感染。同时,重视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特别是圆环病毒病及猪蓝耳病的防控。
表1 猪瘟病例情况汇总
表2 各发病猪场病死率及混合感染情况
分析总结2015年笔者遇到的猪瘟病例,其发病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具体如下;
4.1种猪群猪瘟疫苗免疫失败
2周龄检测猪瘟母源抗体的合格率在64%以下,说明各场猪瘟母源抗体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母猪群猪瘟疫苗免疫不合格,出现了猪瘟免疫失败。其原因一方面是疫苗质量自身的问题(疫苗冷链的不合理、疫苗效价降低、疫苗出现污染等情况),猪瘟发生具有地方流行的特点,可能与这个地方某一阶段使用的猪瘟苗质量差有关。另外一方面免疫操作不合理,发病的7个猪场疫苗免疫操作人员全部是饲养员接种,未经过专业培训。
图1 各场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析
4.2种猪群猪瘟带毒
母猪感染猪瘟,可能会持久带病并排毒,造成潜伏感染或持续感染。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发病猪场极少进行猪瘟的病原检测,没有淘汰带毒种猪,其发病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种猪群的猪瘟带毒。尤其是带毒的种公猪,可经配种通过精液感染母猪,妊娠母猪则出现猪瘟病毒可引发持续性感染,造成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的发生,使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其所产出的仔猪呈现先天性免疫耐受,形成持续性感染的带毒猪,长期向外排毒,增加猪场的感染压力[3]。
4.3饲养管理未到位
在处理这7个猪场的猪瘟时,每个猪场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饲养管理欠缺,主要体现在饲料霉菌毒素的控制、生物安全及卫生管理等方面。同时针对猪群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不到位,特别是圆环病毒病和猪蓝耳病毒病的防控,引发一系列的混合感染,二是免疫程序不科学,程序混乱。
当前猪瘟疫苗的免疫密度已经非常高,猪瘟疫苗接种是防控猪瘟的最后一道防线,而许多猪场在制定猪瘟疫苗的免疫程序极为不规范,正确制定猪场免疫程序要遵守十大原则:1)目标原则;2)地域性与个性结合原则;3)强制性原则;4)病毒优先原则;5)经济性原则;6)季节性原则;7)阶段性原则;8)避免干扰原则;9)安全性原则;10)免疫监测原则[4]。当然要想净化猪瘟,仅仅依赖于猪瘟疫苗是远不够的,猪场卫生防疫措施不规范、饲养管理不理想、环境条件差及猪瘟致病机理不明确是猪瘟不能够彻底消除的最主要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是传染病发生的三个重要环节,切断这3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发生,这即是成功控制猪瘟流行的最有效措施。
表3 实验室诊断结果
参考文献
[1]何雄州,冼世雄.浅谈“非典型猪瘟”的看法和防治经验[J].中国畜禽种业,2011(8):99-100.
[2]陈溥言.如何应对猪瘟病毒“变脸”——透视猪瘟免疫失败现象分析和防治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07(9):65-66.
[3]赵德明,张仲秋,沈建忠,猪病学[M].9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325-335.
[4]欧伟业,郭彦辉.猪场制定免疫程序十大原则[J].猪业科学,2015,32 (4):96-97.
(收稿日期:2016-01-22) 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