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

2016-04-24 08:31
生物进化 2016年3期
关键词:后生化石动物

化石

蓝田生物群的动物化石

埃迪卡拉纪是后生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化石记录能为深入认识这一科学问题提供重要的依据。然而,埃迪卡拉纪后生动物几乎都是软躯体的,它们的化石记录会受到埋藏和降解作用的严重影响。加之该时期后生动物化石记录主要以现代动物门类的基干类群为代表,因此这些化石往往具有可能的、不确定的后生动物亲缘性。迄今为止,确切的宏体后生动物化石仅出现在埃迪卡拉纪晚期。产自我国埃迪卡拉纪早期的蓝田生物群,不仅包括形态多样的宏体藻类,还有一些可能的宏体后生动物化石,前期研究仅对这些后生动物化石进行了简单报道。为了对蓝田生物群中后生动物化石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研究者通过新近采集的标本,结合先前报道过的化石材料,对其中的后生动物化石进行了系统分类和详细描述。依据形态特征将这些化石分为4个新属和5个新种,包括:光滑蓝田虫、环纹蓝田虫、杯状皮原虫、梭状前川虫和稀少休宁虫。这些化石都是以碳质压膜形式保存,具有较为复杂的形态分异和可能的解剖学结构。将其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与化石的和现生的相似类型进行比较,它们与宏体的藻类和真菌存在较大的区别,而与一些后生动物(如刺胞动物)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这些动物化石为我们认识从成冰纪到寒武纪转换时期宏体多细胞真核生物的演化和海洋氧化事件提供了新认识。(Palaeontology 2016,59:515-532)

盘古翼龙

近期,研究者在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镇九佛堂组发现一种新翼龙化石,经研究被命名为刘氏盘古翼龙(Pangupterus liui)。该标本拥有几乎完整的下颌,共有36颗长而弯曲、且具有尖锐齿尖的牙齿,牙齿横截面圆形且间距宽,下颌缝合部长度占下颌总长度的20%。该翼龙下颌向内上方弯曲的尖锐而细长的牙齿构成一个槽状的、适于捕鱼或滤食的构造,暗示为了适应环境,翼龙类演化出不同的摄食技巧。科学家曾认为,九佛堂组翼龙化石主要以没有牙齿的类型为主,而义县组主要为有牙齿的类型。盘古翼龙的发现既增加了九佛堂组有齿翼龙的种类,也说明有齿种类在该组仍起着重要作用。(ACTAGEOLOGICASINICA2016,90:777~782)

来自中新世的胡兀鹫

胡兀鹫类与秃鹫类被统称为旧大陆鹫,尽管它们在鹰形目里并不构成姐妹类群。丰富的化石证据显示旧大陆鹫广布于北美中新世到晚更新世的地层中;相比之下,早期鹫类化石在旧大陆的发现却寥寥无几。近期,研究者报道了一件发现自中国临夏地区的新的胡兀鹫类化石,命名为长嘴中新近白兀鹫(Mioneophron longirostris),是胡兀鹫类在旧大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最早记录,扩大了该类群分布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由于鹫类骨骼纤细、中空以及体型较大等特征,大多数已发现的标本零散破碎。这件近乎完整的化石发现于甘肃临夏盆地的晚中新世柳树组的黄灰色的粉砂岩层中,在相同层位中已经有过多种完好保存的鸟类化石的发现和报道,如秃鹫类的甘肃鹫,猎食性的和政隼以及较大体型的平胸鸟类临夏鸵鸟。以此可以描绘出在600-700万年前的中国临夏地区,山间盆地中生活着种类丰富的新生代鸟类,不仅有善于在陆地上奔跑的大型鸵鸟,天空中还翱翔着不同的鹫类,如食腐肉的甘肃鹫以及杂食性的胡兀鹫类,以及敏捷矫健的以猎食为生的和政隼。在分析对比过旧大陆鹫的古地理以及地质历史时期的分布后,研究者发现,旧大陆鹫类的早期种类大多属于处于鹰形目中处于基干位置的胡兀鹫类,它们在北美的出现和辐射与中新世北美的草原扩张有密切关系;而较为进步的秃鹫类的辐射则相对较晚发生,与C3-C4植被的更替演化相关联。胡兀鹫类作为一个整体的辐射演化要远早于C3-C4的过渡,中新近白兀鹫的发现印证了这一假说。该标本的发现为研究旧大陆鹫类在旧大陆的演化和古地理分布提供了证据,但揭示旧大陆鹫类的古地理起源以及和演化模式仍需要更多、更早的化石来厘定。旧大陆鹫类在北美的灭绝以及在旧大陆的残留和辐射仍旧是鸟类古地理中的一个有待解决的谜团。(The Auk 2016,133:615-625.)

江西萍乡上栗县发现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点在我国南方诸省十分常见,但在江西省界内以往仅有零星报道。近期,研究者在江西萍乡上栗县发现了一处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群,该发现不仅增加了新的化石点,且是在江西省内迄今发现的化石数量最丰富、动物种类最多样的化石点,为第四纪古动物地理和古环境研究提供了新资料。经过初步挖掘和研究,目前已从获得数千件哺乳动物化石,鉴定出40个属种。从动物群组合来看,该动物群与我国南方更新世中晚期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一致,且与湖南道县福岩洞古人类化石点最为相似,其时代也应当属于晚更新世。已发现的化石主要是零散牙齿,骨骼少而破碎。在化石数量上,野猪占绝对优势,其他常见种类还有鹿类、豪猪、黑熊、小型食肉类、鬣羚、水牛、犀牛及猴类等,而长鼻类及貘相对较少,灭绝种类有巴氏大熊猫、最后斑鬣狗、德氏狸、剑齿象及巨貘等。与本地区同时代化石点比较,该地点猴类化石最丰富,食肉类属种也更多样。灵长类化石是目前所知华中地区单一地点出土最多的,其中以猕猴和叶猴为主,少量长臂猿。该动物群组成中,除少量广布型种类外,几乎都是南方种类,未发现北方属种。在大哺乳动物中,巨貘、长臂猿、猪獾、大灵猫、剑齿象、亚洲象及犀牛等属于热带、亚热带森林型动物,尤其是丰富的灵长类及鼯鼠类动物化石可以表明当时萍乡上栗一带应当是以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为主。此外,在山间盆地可能会有一些草地环境,以利于鬣狗类动物的生存。(人类学学报,2016,35:109-120)

马坝人头骨的研究新进展

马坝人是1958年在广东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三公里的狮子山石灰岩溶洞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生存年代为距今30万-13万年前,属早期智人,是目前华南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与马坝人头骨伴生的,还发现了一些灭绝的和现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如:鬣狗、剑齿象、大熊猫、犀牛、猕猴、金丝猴、猩猩、黑熊、华南虎、野牛、野猪等。马坝人头骨化石自发现以来,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头骨的外表面有动物啃咬的痕迹。右侧额骨表面有一半圆型凹陷的痕迹,痕迹周边可见有明显的伤后愈合迹象,符合局部受到钝性物体打击的表现,很可能是当时人类之间暴力行为的结果。马坝人圆形的眼眶和隆起的鼻骨被认为是继承了东亚更新世中期人类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反映与欧洲尼安德特人基因交流的证据。近期,研究者采用CT技术,对马坝人的额窦和脑表面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复原,结果表明马坝人的颅容量为1300cc左右,位于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和海德堡人的变异范围之间。马坝人脑的额叶较窄,顶叶短而扁平,这一特点与欧洲的海德堡人和直立人相似。然而,马坝人额叶相对眼眶的位置,额窦的形态及额鳞的曲度,却类似于尼安德特人及现代人。马坝人呈现出古老的脑的形态特征及特殊的衍生的面部特征,这种混合特征与欧洲的古人类非常相似。系统分类学分析结果显示,马坝人面部与尼安德特人接近,其原因可能与人属成员的平行进化相关,也有可能反映了亚洲古人类的变异情况。(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2016,160:633-643)

猜你喜欢
后生化石动物
“二后生”的传说
沪指受压回落 轻仓待后生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军休干部捐资助学惠后生
他用四招引领后生致富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化石
冰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