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佳佳 摄影/殷建军(潇湘晨报摄影记者)
与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校长叶双秋面对面给学生时间空间,让创新种子萌芽
文/武佳佳 摄影/殷建军(潇湘晨报摄影记者)
入夏的长沙,天气闷热潮湿,而梅溪湖畔,凉风习习,让人倍感清爽。也就在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在梅溪湖看梅花,那只能在周南梅溪湖中学。”
自2014年建校伊始,这所学校移栽了300多株梅花,结束了梅溪湖的无“梅”时代。做出这个“创”举的便是其校长——叶双秋。
从创办长郡卫星远程学校,组建长郡芙蓉中学,担任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执行校长,再到执掌周南梅溪湖中学,开启“梅”文化时代……叶双秋在创新的路上从未止步。
走进周南梅溪湖中学,校园广播正在播放一首不知名的歌曲,叶双秋颇为骄傲地说:“这是我们学生乐队——BOMBER的原创歌曲。别看她们小小年纪,但已经出了三首原创歌曲了!”
歌曲原创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程”,周南梅溪湖中学的BOMBER乐队为何能在学习时兼顾歌曲创作?
这一切,都缘于叶双秋的一句话——“下午4:30,把时间交给孩子!”
2016年,周南梅溪湖中学开始实行叶双秋的“下午4:30”政策:学生上午上5节课,下午上2节课。下午4:30后,学生将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当下午4:30的铃声敲响,周南梅溪湖中学人头攒动,他们并不是匆忙地去上课,而是参加各种校园活动。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利用下午4:30后的自由时间,叶双秋为学生们提供了最大的支持:学校的各个功能教室在下午4:30之后全部开放,有需要的同学能够自由使用。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建社团,积极为社团配备指导老师与物资。两年之内,学校社团增长到23个。此外,学校还鼓励老师开设多样的校本选修课程,现在学校共有湖湘文化经典赏析、网页设计、球类运动、趣味心理学、梅文化研究等20多种选修课程。
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长沙市初二生地会考中,周南梅溪湖中学的成绩并没有因为在教室里上课的时间减少了而受到影响,反而取得了生物平均分94.5,地理平均分91.2的好成绩。
也许,正是因为自由的学习氛围和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孩子在这里找到了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和空间,学习也就成为了一件主动的事情。
如何判断一所学校是好学校?
叶双秋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好学校不仅要有名校长、名教师,而且需要大量的名学生。”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周南梅溪湖中学创立了全省第一所中学生工作室——“文加质观鸟护鸟工作室”。
2015年,文加质进入周南梅溪湖中学初中部学习。在这之前,她曾在参观长沙市规划展示馆时,发现并指出了规划馆里6处鸟类介绍图片的知识性错误,并写信给长沙市市长,在当时引起了不小轰动。
面对这个小有“成就”的学生,叶双秋给予了尽可能多的帮助去支持她心目中的爱鸟护鸟梦:首先,设立了全省首个中学生工作室,为其进行鸟类研究提供独立的空间;其次,选派生物教师李素云为其指导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并积极寻求校外专家的支持,为她提供与湖南师大生科院动物学系博士生导师、鸟类学专家邓学建教授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学校还给予文加质更多的自主权:自行决定工作室成员、自行组织工作室活动……
张峰源,周南梅溪湖中学的初二学生,也是长沙市教育系统中唯一一名学生身份的道德模范。有一次,他想为在长沙工作的农民工组织慰问表演,却苦于只有自己一人参与。叶双秋得知情况后,不仅鼓励张峰源继续坚持,还组织教师、学生积极参加表演……
“‘文加质观鸟护鸟工作室’是学校的第一个学生工作室,但绝不是最后一个。”叶双秋谈到:“学校会挖掘更多这样的学生,为他们成立工作室。”
这样的学生,周南梅溪湖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还在这个校园不断发生……
在湖南省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周南梅溪湖中学的2项作品获得了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其中《萃取法处理电镀产品的斑点问题——清除电镀产品的斑点研究试验》被推荐参加8月在上海举行的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是什么让这个建立才2年的学校能在如此重量级的科技创新比赛中斩获佳绩呢?
“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不仅是学生和老师努力奋斗的结果,更离不开叶校长的鼎力支持。”周南梅溪湖中学主管科技创新工作的教科室主任、特级教师秦有才这样解释道。
在建校之初,叶双秋带头斥资建立了数字化地理教室、数字化历史教室、3D打印室、机器人教室等创新实验室,而这些教室之前只在大学校园中配备。如此高端的教室建设为周南梅溪湖师生的创新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在软件方面,叶双秋专门建立创客工作室、开办名师讲堂、举办校园创新大赛,为所有拥有创新梦想和能力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正是因为叶双秋的“软硬”兼施,学校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在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湖南赛区中,学校获得Botball“火星救援”项目冠军;2015年,学校在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2015赛季中国锦标赛中斩获了金银铜8项奖励……
“我相信,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会更有学习的主动性!”叶双秋笑着说。
这样的创新自由、这样的制度宽容让每一位孩子有了更多成长的空间。“让每一学生体验成功喜悦,让每一位学生拥有幸福未来”不再是镌刻在石碑上的理念,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叶双秋与学生在踢足球。
校长推荐书籍
《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
作者:李建平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0
荐书辞:此书刚出版,是今年难得的一部教育力作,对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北京市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
作者是《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曾全程跟踪报道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他在十一学校浸泡四年之久(约1500天),全程跟踪观察、记录了这所学校的变革历程。
书中大量的细节展现了学校转型的艰难和突破,展现了十一学校教师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智慧。每一位关心中国教育未来的人,都能从字里行间读到一群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挣扎与执着、力量与智慧,想象中国教育的未来图景。
掩卷读罢,令人心生无限感慨,对中国教育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