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华(三明学院图书馆,福建三明365004)
清代福州致用书院藏书研究
张根华
(三明学院图书馆,福建三明365004)
摘要:致用书院是清代福州四大书院之一,由福建巡抚王凯泰创建。它建“十三本梅花书屋”庋藏图书,通过共享三大书院的藏书资源及接受藏书捐赠完成了藏书资源的初期积累。1905年,致用书院藏书并入全闽师范学堂图书馆,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福建省立师范学校内迁永安,后又迁至三明,现存于三明学院图书馆。致用书院藏书随着福建早期师范教育的办学历程,代代传承,是福建清代书院教育与福建早期师范教育的文献史料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与文物价值。
关键词:致用书院;藏书;三明学院图书馆
致用书院与鳌峰、凤池、正谊一起号称清代福州四大书院,由福建巡抚王凯泰于“同治十年奏设”[1](P3-5)后创建,初名致用堂,后改为致用书院。致用书院的藏书资源,是致用书院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书院教育的发展起过很大的辅助作用。如今,致用书院早已化作历史的烟云,然而它曾经拥有的部分藏书,却曲折地传承了下来。
藏书历来是一个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的书院,特别是官办书院都很重视书院的藏书建设。致用书院在创建初期就修建了藏书屋,采取相关的措施完成了藏书资源的最初积累。
(一)修建独具特色的藏书屋——“十三本梅花书屋”
致用书院创建于1871年,创建当年就开始了少量的招生,但是当时没有院舍,“先于抚署射圃之右,月课士一两次”,后王凯泰将原本用于“津贴闽省科甲都门旅费,嗣因章程尚未周妥,复经议停”[2](P10-13)的外办闲款生息二万两,改为建致用堂的经费,于1873年,对原西湖书院重新修整扩建,在其内部设“致用堂”讲堂、“枕经葄史之斋”、“十三本梅花书屋”等。其中的“十三本梅花书屋”即为致用书院的藏书之所,王凯泰在书屋周围亲自种植梅花,“左九株,右三株,篱外一株”共十三株。取名“十三本梅花书屋”,缘于王凯泰家族的“梅花故事”。王凯泰的五世伯祖王式丹,乃康熙四十二年状元,“康熙癸未会试第一,廷对复第一,世称楼村先生。尝以所居十三本梅花书屋给图征诗,海内传为逸事”[3](P264)。王凯泰调任福建巡抚之前,乃广东布政使,他在广东自费创办了应元书院,在应元书院内修建了“十三本梅花书屋”,种植了梅花,应元书院在创办的当年,肄业生梁耀枢,即高中辛未大魁,因此,王凯泰更加认为梅花是一种佳兆。福州致用书院落成之后,他“仍袭梅花故事”“种梅如之”。光绪初年,福州发大水,书院被淹,时任福建布政使葆亨将书院“移建乌石山南范公祠左”后,依照旧制修建了“十三本梅花书屋”和种植了十三株梅花。“十三本梅花书屋”成了致用书院的象征,梅花在致用书院学人的心中具有神圣的意义。乌石山致用书院的梅花,曾经枯死一棵,谢章铤任山长时补种上。
(二)共享其他三大书院的藏书资源
致用书院创建之后,王凯泰即于同治十年(1871)四月二十日在三大书院中发布招生《文檄》,现摘抄如下:
本部院现与多士更始,拟择九郡二州之英,于常课外别悬一格,专考经济有用之材,多士经明行修,讲贯有素,必能深慰所望,合先出示晓谕为此示,仰与课、举、贡、生、监一体知悉。
一时之间,报考致用书院的士子们闻风而来。然而,刚刚成立的致用书院藏书甚少,无法满足士子们借阅。王凯泰又于同治十二年(1873)十二月初九日再一次发布藏书共享《文檄》,内容如下:
照得省垣正谊、鳌峰、凤池三书院藏书甚富,原供多士探讨之资,非饰美观饱蠹腹也。前饬各监院开呈书目,详加披览所有经史子集,实已汇集大全。又因致用堂初设,尚少书籍,本部院先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各一部,《桂氏说文解字义证》二部,发交监院官存储,准令借阅。合再谕知各书院肄业士知悉,院存经史子集,各书院准考致用堂之士随时借读,每次或借一种,或以十本为率,总不准借全部,读毕递行倒换,籍可周转。何人于何时借读何书若干本,该监院设簿登记,呈送山长稽考学业,仍送本部院查阅,有借书不还者禀明扣考,庶日久不至散失。至各书院所存书目,各监院应查明,刊印成册,俾多士共知且备稽核,均即遵照办理毋违。
藏书共享《文檄》的颁布,很顺利地缓解了致用书院创办初期藏书不足的问题,并使其他三大书院的藏书资源充分、灵活地被利用起来。这种重用轻藏、资源共享的藏书理念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它打破了书院之间各自为政的藏书方式。因此,王凯泰发布于同治十二年(1873)十二月初九日的藏书共享《文檄》,是福建省“反映晚清文献资源共享思想的重要文献”[4](P163)。
(三)发动官员捐赠藏书
致用书院创建之初,王凯泰亲自出资购置部分藏书捐给书院,又极力鼓动身边同僚给致用书院捐赠藏书。据撰于同治十二年(1873)的《致用堂志略:谨开致用堂捐藏书目》记载,致用书院在1873年前后共获得了185种3 720册的捐赠藏书。当时捐赠藏书的有官员,也有书院的管理者,有史可查的捐赠人员名单如下:
“将军文”:指时任福州将军的文煜。《福建通志:职官志》总督一栏记载他“以镇闽将军兼署,光绪二年再任”,因其当时所任官职是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王凯泰将其记载为“将军文”。文煜捐赠给致用书院的藏书有《玉海》《太平寰宇记》全部、《困学纪闻》全部、《榕村全集》全部共4种286册。
“制宪李”:指时任闽浙总督的李鹤年。《福建通志:职官志》总督一栏记载他同治“十二年任”。李鹤年向致用书院捐赠了《通志堂经解》全部(缺《三礼图》一种,实存四百九十六本)、《二十四史》全部共2种1 346册藏书。
“抚宪王”:指时任福建巡抚的王凯泰本人。作为致用书院的创建者,他率先为致用书院捐赠了《桂氏说文解字义证》全部、《资治通鉴》全部、《续资治通鉴》全部共3种193册藏书。
“藩宪葆”:指当时以福建按察使身份兼署福建布政使的葆亨,他向致用书院捐赠了《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共3种300册藏书。
“盐宪陆”:指清代四大著名藏书家之一的陆心源。同治十一年(1872),陆心源应闽浙总督李鹤年之如,任李鹤年幕僚,调福建办理盐务,任正四品盐法道。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陆心源自闽督李鹤年幕辞归”[5](P38-48)。他给致用书院捐赠了《别集》共33种64册藏书。
“院长林”:指担任致用书院第一任山长的林寿图,他给致用书院捐献了《钦定书经汇纂》全部、《钦定礼记义疏》全部等共138种1 131册藏书。
“监院林”:指致用书院的教官兼监院官林星炳。林星炳原为福宁府学教授,后任正谊书院监院多年,致用书院创办后,王凯泰将其聘为致用书院教官兼监院。他给致用书院捐赠了《正谊堂全书》全部、《福建通志》全部共2种400册藏书。
1905年,清廷颁布废除科举的诏谕,全国各地书院纷纷停办或改办成新式学堂。致用书院自然也无法逃脱历史的命运,于1905年并入了全闽师范学堂简易科,所有藏书并入了全闽师范学堂图书馆,随着福建早期师范教育的办学历程,开始了命运多舛的曲折传承。
(一)并入全闽师范学堂图书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进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兴教育,育人才”的新主张,试图通过教育变革来挽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统治。1903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全国各地新式学堂应运而生,新式教师师资紧缺。为了解决福建新式教师的师资问题,时任福建闽浙总督陈仰祈和福州东文学堂董事陈宝琛经过商定后,遂在福州东文学堂的基础上创建了官办的全闽师范学堂。这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校址设于乌石山,由陈宝琛任监督(校长),1903年12月12日正式开学。1905年,清帝发布诏谕,全国废科举,致用书院并入了全闽师范学堂简易科[6],书院教室改作全闽师范学堂简易科的教室,书院藏书全部并入全闽师范学堂图书馆。
(二)随福建省立师范学校内迁永安
清末民初,福建的师范教育在变革与发展中稳步前进。作为福建师范教育办学鼻祖的全闽师范学堂,在后续的办学发展进程中,办学模式和校名多次更改。据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1948年艺科毕业纪念册上有关校史的一段文字,足以说明全闽师范学堂从1903年创办伊始至1936年之间在办学模式与校名更改上的发展变化:
由全闽师范学堂,而福建师范学堂,而福建两级师范学堂,而福建师范学校,而福建高等师范学堂。迄至十六年,党军入闽,教育改革,本校在“师中合一”的口号下合作协并,而为福建省立第一高级中学,翌年改称为省立福州高级中学。二十年,师中分离,本校复改为福州省立师范。二十五年,陈公洽来闽主政,提倡“齐一师资训练,发扬民族精神”,本校就在这个使命下,于八月归并福州师范、龙溪师范、莆田师范、建瓯师范,而改成立为福建师范学校,规模宏大,设备充实,俨然为全闽唯一之师资训练机关,校址仍设在福州乌石山,首任校长为姜琦先生。[7]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争的灾难迅速向全国蔓延。1938年,日军战火烧向闽海,福州告急,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为了减少损失,继续办学,福建省立师范学校于1938年3月内迁永安,致用书院藏书和其他藏书一起经汽船运至南平,再改汽车由南平运至沙县,再至永安,以永安文庙为临时校舍安置下来,王秀南继任校长。1938年5月,福建省府也内迁永安,永安在抗战的八年时间里,成了和重庆、桂林齐名的三大抗战文化名城之一。当时的永安虽然山高林密,交通闭塞,是很好的藏修之所,然而也经常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从1938—1943年,日机前后十余次轰炸永安城,给永安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也给纸质图书的保护工作增加了重重困难。1939年5月9日,福建省立师范学校临时校舍“文庙被炸,校舍连中七弹”[8](P180),教室、膳厅、男生宿舍被炸成一片废墟,图书馆幸免于难,藏书未受损失。1939年5 月10日,福建省立师范学校再次迁址到距离文庙十多公里的大湖,搬迁工作在一天之内全部完成,借当地的乡贤祠作为图书馆,数万册藏书再一次重新安置。1942年,福建省的师范教育恢复分区普设,福建省立师范学校因临时校址隶属永安,因此将校名改为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1945年,抗战胜利,省政府迁回福州,当时的省政府认为闽西北教育亟待普及,遂将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名留设永安,继续办学。
(三)再迁三明,最后保存于三明学院图书馆
1946年2月,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在王藏修校长的主持下,重新迁回辞别七年之久的永安文庙旧址。1950年,永安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1951年1月,学校迁永安西门外东坡县立初中旧址[9];1953年,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改名永安师范学校。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永安师范停止招生;1969年8月25日,三明地区革命委员会下文撤销永安师范学校,教职工由永安县革命委员会另行分配工作,校舍20幢,计8 183平方米,全部暂借给生产建设兵团使用。学校停办,教职员工解散,致用书院藏书及其他图书资料寄存于永安一中某间教室。
1971年,三明地区重办师范学校,校址定在地区所在地麒麟山狮子坑,保存于永安一中的原永安师范藏书被搬迁至三明地区师范学校图书馆。三明地区师范学校后来改称三明师范学校。2000年,三明师范和三明师专、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市进修学校(部分)合并成为三明高等专科学校,校址定于三明市荆东路25号。2004年,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三明学院,致用书院藏书最终成为三明学院图书馆的珍贵馆藏。
福州致用书院遗存藏书,因年代久远,历经劫波,存世数量极少,它不仅属于古籍历史文献的范畴,也属于可移动文物的范畴,因而具有文献史料研究和文物收藏的双重价值。
(一)史料价值
首先,它是一百多来年来福建教育办学的重要文献史料见证。致用书院创建于清朝末年,是封建科举教育制度下的产物。它因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而并入了全闽师范学堂的简易科,它的藏书在并入全闽师范学堂图书馆后,有的钤上了“全闽师范学堂图书印”章,随着以全闽师范学堂为源流的福建师范教育的风雨办学路,从近代走到现代,从福州走到三明,历经了福建师范教育办学的变革与发展变化;历经了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历经了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在峥嵘岁月中曲折地传承下来,如今已有了140多年的历史,是福建省书院教育和早期师范教育的文献史料见证。
其次,它是人们研究致用书院藏书来源的重要文献史料依据。古往今来,藏书机构和藏书家都会在收藏的藏书中留下藏书印章,用以表明藏书的来源、归属或表达某种志向,因此,藏书中的藏书章往往“可以反映文献的源流和传承经过”[10](P492-497),致用书院遗存藏书中,主要有以下几类藏书印章:
“致用堂藏书”“西湖致用堂藏书”印章(见图1),此二章为致用书院的机构藏书印章。“东山藏书”印章(见图2),原是福州东山义塾的藏书印章,“东山,在遂胜里,距城十里远近。”[11]民国《福建通志》也记载:“东山义塾在遂胜里,清嘉庆二十一年,里人公建,道光十四年里人何膺吕、何则贤修祀闽先儒四十人。”[1](P7)东山义塾和致用书院地址都在福州,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东山义塾于道光十四年(1834)停办,致用书院创建时,钤有“东山藏书”印章的”《通志堂经解》流入致用书院,加钤了致用书院的藏书印,致用书院并入全闽师范学堂后,又在藏书上加钤了“全闽师范学堂图书印”章。“同治十三年署福建布政使葆捐置西湖书院致用堂”印章(见图3),这是时任福建按察使兼署布政使的葆亨捐赠藏书上的印记。“臣林寿图”“欧斋”“颍尗”“寿图之印”“欧斋庋致用堂”等印章(见图4),这是致用书院第一任山长林寿图捐赠藏书上的印记。这些藏书中的藏书印章,为人们研究致用书院的藏书来源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图1 致用书院的机构藏书印章
图2 福州东山义塾的藏书印章
图3 葆享捐赠藏书时钤盖的藏书印章
图4 林寿图捐赠藏书的印章
最后,它是人们研究林寿图私人藏书的重要文献史料依据。林寿图,福建闽县人,名英九,字恭三,又字颖叔,号黄鹄山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和山西布政使,是福建著名的文学家、藏书家和教育家。同治九年(1870),林寿图母卒,他辞去陕西布政使兼巡抚职,扶棺返闽,为母守制,丁忧期间被王凯泰聘为致用书院第一任山长,直至1876年回京补官,郑世恭接任致用书院第二任山长。林寿图能诗善画,喜欢购书、藏书,早期所藏多为京都人林某所乾没,后建“欧斋”藏书,由大学士祁隽藻为其书额勒石。他在1871—1876年期间捐给致用书院的私人藏书达到了138种1 131册。目前整理出来的致用书院遗存藏书中,林寿图所捐的私人藏书存有《石斋先生经传九种》《竹柏山房十五种》《史记》等280多册,占致用书院遗存藏书数量的二分之一强。林寿图死后,其季子用火不慎,书楼被毁,书稿、秘本珍册化为灰烬,存者十不及一。[12](P278)他捐赠给致用书院的私人藏书上,钤有“欧斋”、“寿图之印”等印记,这些都成为后人研究林寿图私人藏书的史料参考依据。
(二)文物价值
第一,致用书院遗存藏书属于可移动文物的范畴,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根据颁发于2012年3月的文件《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分类标准(试行)》,古籍等文献图书被划分为第23类可移动文物。致用书院遗存藏书多为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所刻,有些藏书为康熙、乾隆年间刻本,如《通志堂经解》和《玉海》,经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鉴定为康熙年间刻本,为古籍善本中的三级文献。若能妥善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致用书院遗存藏书的文物价值将会更高。
第二,三明学院图书馆是致用书院遗存藏书的唯一收藏机构。三明学院的前身校之一是三明师范,其源头是全闽师范学堂,同样以全闽师范学堂为源头的还有现在的福建师范大学。经调查,到目前为止,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尚未发现致用书院遗存藏书,那是否还有别的机构收藏致用书院遗存藏书呢?
据永师0094全宗档案发文字号(63)字005号“请示并请协助本校处理新旧图书问题”记载[13],1962年3月12日,永安师范曾因无经费购置新书,发函请示福建省教育厅,以本校存有大量外文和线装古籍,不适合中等师范教学参考和学生阅读为由,提出将这些外文和线装古籍调拨给省属文教单位,在互利自愿的基础上对等交换图书,或是由省教育厅另拔经费购置图书。省教育厅指派当时的福建第二师范学院于1963年9月派人前往永安师范查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认为这些外文和古籍完全适合他们,意欲全部拿走,但在等价交换或由省教育厅另拨购置经费的条款上未达成协议,因此,永安师范拒绝福建第二师范学院拿走古籍等相关图书。省教育厅再发字6311-1号“关于无代价调拔线装古籍给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的回函”[14],要求永安师范把古籍等外文图书全部无代价调拨给福建第二师范学院。永安师范继发(63)教字第34号“关于不同意无代价调拔线装古籍给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的请示”[15]函向教育厅解释这
参考文献:件事,并托辞将与永安文化馆对等交换图书。据此推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最终并未把书取走,而永安文化馆有否和永安师范交换图书,档案中未找到相关史料记载。从近几年开展并即将收尾的福建省古籍普查数据显示看,除了三明学院图书馆,未发现有其他机构收藏致用书院遗存藏书。据此推断,三明学院图书馆是目前致用书院遗存藏书的唯一收藏机构。
历经劫波经籍在,百年教育写华章。致用书院藏书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的文献资源信息载体的作用都不会改变,它是历史留传给我们的珍贵古籍文献,我们应让它更好地保存下去,源远流长。
[1]沈瑜庆,陈衍.福建通志:第三十册:学校志[M].刻本.福州:1938(民国二十六).
[2]王凯泰.致用堂志略:同治十年四月二十日文檄[Z].刻本.福州:1873-1908(同治至光绪间).
[3]何振岱.西湖志[Z].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点校.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
[4]刘德城,刘煦赞.福建图书馆事业志[M].福州:方志出版社,2006.
[5]陈昌强.谢章铤年谱简编[J].闽江学院学报,2009(2).
[6]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州市志[Z/OL].[2015-05-17].http://www.fjsq.gov.cn/ShowBook.asp?BookName=福州市志.
[7]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1948年6月艺科五组真善美毕业纪册:0094-002-0080[A].三明:三明市档案馆,1948(民国三十七年).
[8]王秀南.王秀南教授九十回忆录[M].新加坡:东南亚教育研究中心,1995.
[9]永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安市志[Z/OL].[2015-04-15].http://www.fjsq.gov.cn/ShowBook.asp?BookName=永安市志.
[10]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11]林枫.榕城考古略.卷下[Z/OL].[2015-08-17].http://www.fzdqw.com/showtext.asp?ToBook=1405&index=12.
[12]王长英,黄兆郸.福建藏书家藏略[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13]福建省永安师范学校.请示并请协助本校处理新旧图书问题:0094-006-0052-0031[A].三明:三明市档案馆,1962.
[14]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无代价调拔线装古籍给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的回函:0094-006-0052-0032[A].三明:三明市档案馆,1963.
[15]福建省永安师范学校.关于不同意无代价调拔线装古籍给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的请示:0094-006-0052-0033[A].三明:三明市档案馆,1963.
(责任编辑:刘建朝)
The Research on Collection of Books about Fuzhou Zhiyong Academy in Qing Dynasty
ZHANG Genhua
(Library of Sanming University, Sanming 365004, China)
Abstract:Established by Wang Kaitai, the governor of Fujian, Zhiyong Academy was one of four academiesof the Qing Dynasty in Fujian province. "Thirteen plum house" was built to keep books. By sharing book resources of other three major academies and accepting the donation of books, it completed the initial accumulation of the collection of book resources. In 1905, it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library of Quanmin Normal University.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t was moved to Yongan with the Fujian Normal School, then it was moved to Sanming. It is kept in the library of Sanming University now. It has walked alo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normal education in Fujian and inheri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t is the witnes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college education in Qing Dynasty and early normal education in Fujian, which has important value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Zhiyong Academy; collection of books; Library of Sanming Universtiy
作者简介:张根华,女,福建宁化人,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特藏建设。
收稿日期:2015-09-30
doi:10.14098/j.cn35-1288/z.2016.01.013
中图分类号:G25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343(2016)01-00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