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雄
在危机面前,多数人会选择“损失最小化”, “熬”就是这种选择的体现。这是一种被动、本能的选择。在断裂的时代,损失最小化是很难做到的。
最近,听到不少“熬”的说法,什么“熬几年”“熬过寒冬”“熬下去”。因为经济下行,生意不好做,那么就采取收缩的政策熬过去,等待经济好转。
但是,我要说:这一轮,熬是熬不过去的。熬的结局是死亡。
熬过去,这是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经济低谷,很多企业都是熬过来的。
但是,有一轮是例外。就是1997年那次亚洲金融危机。
那次危机,想熬过来的企业都死了,只有重生的企业活过来了。我有幸经历了那次危机,这也是个人的历史记忆。
为什么有时经济危机能熬过来?有些却熬不过来呢?
说到“熬”,其实隐含着几个假设:
假设1:经济危机或低谷时间有限,熬过了冬天就是春天。
假设2:危机或低谷过后,未来是现在的延伸。也就是说,熬过后的状况与现在的状况差别不大,传统生意可以持续。
假设3:规模降低了,成本可以压缩。成本压缩后,生存没有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多次经济低谷,确实是符合上述假设的。所以,多数企业也熬过来了。
这样的历史记忆,有时很可怕。我经常说,所有的理论都是有前提条件或假设的,而且多数前提条件是隐含的。
我提出上述假设,就是要说明,以前熬过来的前提条件现在不存在了。
“断裂的时代”
先说说1997年那次经济危机吧。
那次危机虽然冠以“亚洲金融危机”,却对中国影响巨大,它使中国从短缺经济时代,几乎没有经过供求均衡时代,直接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断裂的时代”。它不符合我上面提出的“假设2”,即未来不是现在的延续,即使熬过去了,传统生意也无法持续。
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后,企业本能的反应是降价。降价后利润下滑甚至亏损,于是降品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当时,有的企业也是采取熬的办法,但成功的企业则采取的是“重构”的方法。
大致来说,从两个方面重构:
一是产品重构。低端产品持续降价,高端产品重点培育。比如,当时双汇提出的目标就是“销售每年增长30%,产品结构每年调整5%”。
二是渠道重构。1997年之前以省代为主,1998年之后开始“市场重心下沉”,市代、县代、终端销售、深度分销等都是从那之后提出来的。
1997年之后的“重构”,形成了新的主流产品体系,这个体系一直延伸到现在;形成了新的渠道体系。当然,完成上述两方面的重构,企业内部的人员重组是必然的,大量人员被淘汰。
为什么这轮危机形成“断裂的时代”?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产生“断裂的时代”。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来也应该形成断裂的时代,然而,2009年的“4万亿”延迟了这个进程。
为什么说这一轮危机形成断裂的时代?
首先,中国的消费升级,中产阶级的觉醒与崛起,已经要求改变主流产品体系了,这就是我一直在提倡的主流换挡之说。
其次,继C端电商普及之后,B端电商又在崛起,将彻底改变中国企业的渠道体系。
第三,互联网对营销传播的营销是全面而彻底的。
上述三方面的影响,意味着这一轮的危机过去后,将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企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熬”的假设不再成立
我们再来看看基于“熬”的三个假设。
关于假设1:以往的经济低谷是V形,而这次很可能是L形,延续时间比较长。特别是中国经济转型遭遇世界性经济危机,未来很难预料。寒冬之后可能不是春天,而是更深的寒冬。
关于假设2:经济低谷后,未来不是现在的延续,而是“断裂的时代”。
关于假设3:熬意味着通过收缩降低成本。虽然经济下行,但劳动力就业很充分,总体工资成本还在快速上升。
如果“熬”的三个基本假设不成立,那么“熬”的策略也是不成立的。
“重生”策略
既然熬不是正确的策略,那么,正确的策略是什么呢?
我认为,应该是积极的“重构”或“重生”策略。
“断裂的时代”,传统生意受到影响,新生意出现后却总是受到“集体冷遇”。
在危机与机遇面前,多数人的本能是关注危机。
在存量与增量面前,多数人的本能是关注存量,或者被存量“绑架”。
所谓对机遇的“集体冷遇”,就是机遇出现后,多数人却忙于应付危机,忙于解救存量。
在危机面前,多数人会选择“损失最小化”, 熬就是这种选择的体现。这是一种被动、本能的选择。在断裂的时代,损失最小化是很难做到的。
在此,我可以大胆预测。此次危机过后,将会有一大批企业不复存在,熬是熬不过去的。同时,危机过后,还会有一大批新型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的主宰。
作者微信号:liuchunxiong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