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慰云
摘 要:跨国企业选择合适的进入模式是国际化进程的研究热点,本文着重研究跨国企业特定优势与东道国特定优势如何影响跨国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
关键词:企业特定优势;东道国特定优势;进入模式
一、引言
国际进入模式是指企业为最大化企业价值而将其业务扩展至海外的一种最佳经营形态或制度安排,其选择一般都从所有权形态、经营形态、海外事业与企业总部的关系,以及经营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1]。主要的国际进入模式有三大类,一是出口,即国内生产、国外销售,这是一种传统、简单、风险最低的进入方式;二是合同进入,即非股权进入,包括许可证、特许经营、交钥匙工程等;三是对外直接投资,即股权进入,指企业直接在目标市场国投资、生产。国际进入模式作为国际扩张中的重要一环,对跨国运行时的组织控制、投资风险和资源投入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内部化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折衷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其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内在关系。
二、国际进入模式研究三大理论
(一)内部化理论
巴克利和卡森提出的内部化理论以产业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为分析前提。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信息和知识在要素市场上很难通过正常交易获得,而且还存在被高估的可能性。企业选择通过成立组织来克服外部市场的缺陷。出口通常是企业向外发展的垫脚石,之后发展为许可经营,但这种合约式经营方式存在技术外泄的风险。为满足内部化需求,企业会选择全资子公司的模式。内部化的范围跨越国界时产生跨国企业,进入模式的控制程度越高,企业的资源投入程度也高,但是技术扩散风险程度较低。内部化不仅能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市场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的威胁,还能保护知识产权,提高了组织效率。
(二)折衷理论
邓宁整合国际对外投资垄断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提出折衷范式,得出发达国家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要考虑的三方面因素: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当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时,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许可的方式,从自己具有所有权的资产中获得收益。如果企业只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相比外部市场,内部生产更有效,企业会选择出口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三种优势时,企业会选择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在海外市场生产。
(三)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多指企业在外部市场交易时产生的成本,包括发现合适的合作企业、与合作企业讨价还价和监督合作企业绩效的成本。经过发展,国际进入模式的理性战略选择已经形成了交易成本范式。选择适当进入模式的核心是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如果交易成本比较低,那么企业通过市场交易更有效率。如果交易成本比较高,例如选择、监督、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那么企业更倾于内部管理结构即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均衡是有效率的,交易成本比较低。然而现实生活中市场是不完全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会使得交易成本增加,内部控制更有效率。
三、母国企业特定优势、东道国特定优势与进入模式的关系
Rugman把邓宁的折衷范式进一步划分,分为企业特定优势和国家特定优势,建立了分析框架。企业特定优势主要指卓越的科技、独特的产品、特别的管理能力以及企业在分销渠道方面的市场营销诀窍等,创新能力、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管理层经验等也属于企业特定优势。国家特定优势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源以及相关的文化因素,包括主要生产要素的质量、数量及价格。从广义上说,各种资源的集合体就是国家特定优势,它包括天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市场资源和技术资源等,同时有效的制度保障也是国家特定优势的一种表现。
(一)企业特定优势、东道国特定优势均强
企业既可以利用企业特定优势,也可以探索东道国互补性的国家特定优势,如知识、技术资源禀赋等。若东道国特定优势也很强,它会加强企业的特定优势。如东道国市场大则能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制度环境成熟会降低政治风险,成熟有经验的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创新能力高专利制度成熟则能防止技术扩散知识外溢。企业特定优势强帮助企业在发达经济体建立学习导向型的子公司,将东道国的非区位互补型优势内部化,实现全球战略资源的整合,从而将构建的优势传回母公司,最终在跨国企业内部形成企业特定优势。那么企业在东道国市场发展时能利用自己的特定资源获取利润壮大企业。这样企业选择全资子公司拥有较高控制权,管理方便,同时还降低了技术、知识扩散风险和市场交易成本。当企业需要将知识、技术从母国转移到国外时,控制程度高的全资子公司是最好的选择。企业拥有全部控制权时,很少担心信息不对称和合作者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全部控制权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不用和合作者分享回报。当这种特定知识更多表现为隐形知识时,内部化交易保证了转移的效率,大大降低技术外溢的风险。
(二)企业特定优势弱、东道国特定优势强
这种情形多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在发达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随着国际化经验的积累和母国产业竞争程度的增加,新兴经济体企业寻求技术、品牌等战略性资产的动机变强,这将推动新兴经济体企业向发达经济体的投资。东道国的良好制度环境减少了部分投资风险,企业通常希望与东道国当地企业合作来获取战略性资源。这时企业倾向于采取合资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将东道国的资源内部化,进而转化为企业自身优势。与当地企业合作能嵌入到当地创新性系统的社会关系中,获得来自这个创新系统的隐形知识,更容易转移东道国知识,而且成本更低[2]。这样企业就偏好于采用合资、并购的方式在东道国建立子公司。
(三)企业特定优势强、东道国特定优势弱
这种情形多为发达经济体企业在新兴经济体的投资。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来看,当企业具有稀缺、有价值且不易替代、复制的资源时(如专利、技术、品牌、管理、整合资源的能力等),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使得企业能够在东道国特定优势弱的情况下利用自身的优势开辟东道国市场,并获得垄断优势。东道国特定优势弱多表现在技术、知识上的薄弱,同时还伴有制度上的缺陷,如法律和商业环境的不成熟,市场环境波动较大,因此外部环境风险大。这时企业探索战略性资源的可能性比较小,在东道国市场企业通过利用自身特定优势资源来创造利润。为保持战略上的灵活性减少外部环境的冲击、减少资源投入,企业多通过并购、合资的方式对外投资。
(四)企业特定优势、东道国特定优势均弱
一方面企业自身优势不显著无法在东道国利用并获利,另一方面东道国也没有吸引企业的战略性资产,企业无法获得互补性资产,这时企业通常不会在这个国家进行对外投资。
四、结论
跨国企业在选择合适的国际进入模式时,要将自己的特定优势与东道国特定优势结合企业分析。来自不同经济体的企业在对外投资时不仅要考虑自身情况,还要尽可能研究东道国各方面的优劣势。发达国家在科技、制度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型企业特定优势,远远强于新兴经济体依靠资源禀赋等国家特定优势而发展的企业特定优势。因此,为了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新兴经济体企业必须从科技、创新方面着手。但以知识、信息为特征的战略资产在市场交易中的转移成本较高,交易受到很大限制,新兴企业无法直接从市场中获取。为了持续性发展,新兴经济体可以与东道国当地企业合作或是并购东道国企业,在与当地组织人员的直接接触、人员沟通和指导性的时间活动中转移战略性资产。这样才能更好的植根于当地市场,吸收东道国特定优势,将战略性资源转化为自身优势。(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参考文献:
[1] 葛京,席酉民.多国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及其演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5):2-8.
[2] 江积海,宣国良.企业知识跨境传到成本的研究[J].经济管理,2003(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