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
经济学家
中央出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并未出现战略新兴板的身影,标志着这一带有浓厚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政策的破产。
去年3月17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中删除了“设立战略新兴板”的表述。提出要“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
战略新兴板在“十三五”规划中被删除,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表明我的态度: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旗帜鲜明地反对战略新兴板这种不伦不类、扰乱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东西。在此之前,我曾在多个场合和微博中都对战略新兴板的设立表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
在存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还有各地区域性的股权市场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搞战略新兴板?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桂敏杰的说法,上交所正在研究推动在沪市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定位于服务规模稍大、已越过成长期,相对成熟的战略新兴企业。创业板和战略新兴板是不同的,创业板侧重于创业型企业,特别是规模中小、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战略新兴产业板定位于规模稍大、已越过成长期、相对成熟的企业。
这种说法,其实根本站不住脚。在我国已经存在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情况下,再搞战略新兴板,本质上就是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很大层面是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因为创业板在深圳设立,吸引了大量的新兴企业,对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和地方竞争的需要,就人为设立了战略新兴板。使得资本市场建设这种本来立足于国家金融整体竞争力的事物,成为地方争利益的平台。
在我国现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中,任何企业的融资,都可以找到与其特质相符合的挂牌场所。主板、创业板、中小板以及新三板的体系已经比较完整健全,人为再设置一个具有明显照顾地方利益色彩的战略新兴板,不仅造成了全国市场的分割,而且,新设的战略新兴板需要一套量身定做的上市及监管程序,在市场监管层面必然出现重叠或者漏洞,造成市场监管的混乱。
因此,设置战略新兴板既无必要,也不符合基本的市场建设逻辑。这些弊端,其实搞资本市场多年的人都很清楚,为什么地方和一些市场人士一意孤行,无非是政绩和地方保护主义作祟。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资本市场在国家经济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实体经济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的情况下,资本市场仍然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短板。这一方面和金融改革滞后、金融抑制严重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我们没有把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改革放到最重要的战略地位,没有把提升金融软实力作为中国当务之急的国策有很大的关系。
基于这种情况,我一直呼吁国家重视资本市场的建设,从理念到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改变中国资本市场圈钱的本质,将资本市场的强大视为中国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
然而,立足于地方利益和地方保护的战略新兴板的思路,与资本市场战略是背道而驰的。资本市场的建设不是分配利益,不是扶贫,也不是照顾谁,而应该站在国家金融整体战略的角度考量。如果上市是为了“圈钱”,设立板块是为了“圈权”,中国资本市场不可能搞好。
我希望“十三五规划”删除战略新兴板是彻底不再搞。不要用地方分利思维去设立市场,这只会弱化市场的竞争力。资本市场板块的设立既不应该出于“圈钱”,也不应该出于“圈权”的考虑。资本市场不是唐僧肉,不是人人都有份。如果按照这种荒唐的思路,上海可以设战略新兴板,甘肃可以设土豆板,黑龙江可以设高粱板。
对于这次战略新兴板的废除,我给证监会打100分!而且今后,我也将一如既往地反对战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