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根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的水利事业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利建筑工程得到了建设。在水利建筑工程建设中,防渗漏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内容。文章就水利建筑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水利建筑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水利事业;防渗墙技术;高压喷射灌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2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1-0115-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1.056
配网线损是配网系统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电力营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上,用户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迫使用电规模逐渐扩大,且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在此背景下,配电线损问题得以产生,基于供电需求量逐日增长作用下,受供电服务规模发展影响,以电力营销信息化为基础条件,实现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效率,有效控制配电线损问题。
1 配网线损
配网线损指以配网系统为前提,基于热能形式作用下,所散发的能量损失,即电阻与电导消耗的有功功率。针对线损的分析,主要包括定额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线损、理论线损和经济线损。
1.1 定额线损
亦被称之为线损指标,指以电力网实际线损为依据,结合下一考核期内的电网结构、负荷情况、降损情况等,在测算基础上,以上级批准为基准的线损指标。
1.2 管理线损
基于管理因素诱发的电能损耗,其是统计损耗与理论损耗的差值。
1.3 统计线损
指以电能表指数计算出的数值为依据,是供电量与售电量间的差值。其中线损率计算公式如下: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
1.4 理论线损
以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运行方式、负荷状况等为依据,基于理论作用下,计算出的线损。
1.5 经济线损
在固定线路设备基础上,理论线损并非为固定不变的数值,其随着供电负荷大小而变化,但其存在一个最低线损率,该最低线损率则是经济线损。
2 配网线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在电力电能输送过程中,易出现配网线损问题,其中造成配网线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电阻因素与磁场因素。
2.1 电阻因素
针对配电系统中的各类电器设备,均具有电阻,例如变压器、导线、电动机等。基于电阻作用下,对电流传输造成一定的阻碍,在电能传输过程中,电能需克服来自不同设备的电阻,进而产生一定的损耗与消耗,形成线损。换言之,电气设备的电阻是该部分线损的主要来源。
2.2 磁场因素
在改变变电设备电压过程中,需交变磁场,基于此,各项设备在运转基础上,因做功出现生热现象,而造成电能损耗。
3 电力营销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的管理现状
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面临诸多方面的困难,阻碍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实现。
首先,线损管理基础不够牢固、坚实。针对配网的相关信息,缺乏及时准确的记录,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增加难度。一旦出现配网线损问题,由于未及时、有效地进行线损问题处理,导致电力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其次,未有效落实线损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针对部分供电单位,仍沿用传统的配网线损管理方式,未构建健全的配网线损管控系统,缺乏对应的配网线损管理监督和考核机制。针对配网线损管理监督与考核机制,是诸多供电企业易忽视的部分,影响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在此情况下,若出现配网线损问题,难以准确找到相对应的负责人,致使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最后,奖惩政策不明确。奖惩政策是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实现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但诸多供电企业存在奖惩政策不明确的问题,致使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忽视工作中的细节,导致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阻碍配电线损精细化管理向前发展。
目前,网络化、信息化成为电力营销的基本特征,但其在线损管理中效果并不显著,电力营销与线损管理以各自为中心,致使线损控制支持性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在配网运行过程中,线损问题仍旧得不到控制和治理,进而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限制供电企业发展。
4 电力营销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4.1 完善营销信息系统,指导线损管理
首先,构建健全的营销管理系统。以营销管理为手段,优化线损管理方式,借助营销系统平台,及时收集配网线损的信息资源,包括线损量、线损异常统计、单元内考核数据等,为线损管理提供可靠性依据,保证线损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促使线损精细化管理朝着信息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
其次,以营销信息系统为媒介,实现数据科学化、合理化处理。在坚持准确、适时、更新的基本原则基础上,确保历史记录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及时更新相关数据,扩大系统数据的覆盖面,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基于此,为线损管理提供具有使用价值的数据,促使线损数据系统得到完善,推动线损经济化管理发展。
最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系统维护制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维护系统数据不受侵害,为线损精细化发展搭建可靠平台。
4.2 合理利用信息采集技术
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在信息、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平台,信息采集系统是采集与收录信息、数据的重要支持。因此,为实现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应合理采用信息采集技术,适当引进信息采集系统,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基于信息采集系统作用下,充分发挥其监控能力,对被监控的线路和配网进行有效监督,包括线路和配网的用电情况、运行状况以及是否发生异常等。以数据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利用其全面性的信息采集功能,统一规范整理客户表数、应抄户数以及实抄户数等数据信息,并分析确保不同时段下的数据均精准无误,其中包括用电低谷期与用电高峰期。与此同时,注重重要数据的采集,其中包括电压合格率、三相不平衡以及线损率等。针对重要数据而言,其与线损密切相关,若能及时、准确地采集此类数据,则有助于配网线损实现精细化管理。虽然客观性与实时性是系统数据采集的基本特征,若基于非法用电、服务异常等状况时,需在分析、计算、总结有效数据基础上,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若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出现异常状况,可采用对比分析应抄户数和实抄表量的方式,探究导致线损出现异常的根源所在,进而找到解决措施。
4.3 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考核制度
目前,线损管理监督力度不够且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是导致配网线损管理存在问题的重要因素。经济效益是供电企业的最大目标,致使诸多供电企业对线损管理监督和考核制度的构建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因此,为促使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发展,供电企业应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考核制度,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供电企业发展。
一方面,引导供电企业认识到配网线损的危害,了解其可能对供电企业整体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员工经济收入以及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的影响,以思想意识层面为出发点,指导供电企业重视配网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认可并积极配合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另一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考核制度。监督包括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针对内部监督而言,即供电企业线损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线损精细化负责人工作,确保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入每一工作环节。针对外部监督,即配网线损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彼此监督。基于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作用下,体现监督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完善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视为薪资待遇的重要指标,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迫使其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工作,更好地为供电企业服务。
4.4 优化电能量数据采集
以配网采集系统的通讯模式为依据,优化电能量数据采集,保证电能量数据的可靠性。
一方面,以蕴含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变电站或K型电站为媒介,适当引入微机保护设备,科学采集配网线损的有效数据信息,如电流信息和电压信息,在内部积分作用下,对实时电能量进行核算,再利用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前置机和后台工作站等,将所收集到的电能量直接传送至主机系统中,以供备用。
另一方面,若将RTU自动化设备安装至变电站中,则需配置对应的电能数据采集终端,利用该装置的通讯接口,以达到采集有效数据信息的目的。例如,基于三相数字式电能表中的电流数据与电压数据等,利用网络延伸功能,将相关的数据信息输送至主站中。
4.5 科学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科学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达到监控整个配网线损问题的目的,并科学、细致地分析、处理相关的线损信息,进而得到有效的线损指标,以该指标为依据,指导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共同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与电力销售工作,借助稽查监控系统,对配网运行中的线损损耗状况等信息进行监察,为配网营造一个安全、可靠性的运行环境。与此同时,利用稽查监控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至线损管理中去,规范抄核收流程。针对抄表环节,要求抄表人员及时、准确抄表,为计算电费打下基础,为发现违法作弊的抄核收人员提供保障,避免其对供电企业造成的威胁。
5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营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用电的保障。配网线损是影响供电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易导致供电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供电企业应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经验,结合供电企业实际情况,完善营销信息系统,科学应用信息采集技术,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考核制度,优化电能量数据采集,积极采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为配网线损实现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促进供电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晓斌.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
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4,(11).
[2] 李田英.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7).
[3] 李琼.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
[J].山东工业技术,2015,(16).
[4] 李仕儒.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
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
[5] 贾探喜.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
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
(3).
[6] 任婷婷,郭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
细化管理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4,(7).
[7] 邓向辉.浅析电力营销信息化背景下的配网线损精细
化管理[J].致富时代,2014,(3).
(责任编辑:小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