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历时河床演变模型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2016-04-20 09:36黄春花
科技与创新 2016年7期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07-0109-02

摘 要:河道综合治理农村的一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简要分析了我国城镇河道存在的问题和河道整治情况,在总结了国内外河道整治经验的基础上,从生态河道整治原则入手,阐述了长历时河床演变模型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河床演变模型;河道整治工程;景观工程;水质修复

中图分类号:TV1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7.109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镇水环境治理成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原有的河道整治工作仅限于疏挖河道、裁弯取直、浆砌石或混凝土固岸等。虽然这些工作能够在特定时间内保证河道的水系安全,但也诱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我国河道治理人员要逐步更新工作理念,在创新和发展传统河道整治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水环境改善和水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 城镇河道综合整治原则

1.1 地域性

不同区域河道的综合治理采用的方法不同,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和差异性,人们对河道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无法完全照搬照抄,在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时也需要因地制宜。

1.2 自然性

河道的天然属性就是曲折蜿蜒,这就要求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其自然特征,保证自然水文过程,创造良好的水体自然流势条件。

1.3 生态性

生态性是指河道治理工作要以生物的生存需求为基础,这也是河道生态得以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要关注其生态特征,最大限度地保留群落特征和生物的栖息地,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水体的净化和循环。

1.4 安全性

河道治理的作用是防洪排涝,同时,它也是保证水质安全、生态用水安全和水资源供给安全的重要基础。

2 河道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

2.1 河道景观工程

2.1.1 生态河堤工程

建设生态河堤有助于改善土壤、水体和大气质量,保持水土,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沿边景点的建设也能够为人们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1.2 河道断面恢复

河道断面恢复需要综合考虑其生态景观功能和防洪排水功能,提高断面设计的合理性,建设一个综合优化的生态河道系统。河道系统中的岛屿、山丘、林地和草地都需要综合管理,保持河道断面的自然状态。

2.1.3 河道平面恢复

在满足安全行洪断面条件的基础上,调整传统裁弯取直技术,按照不同的层次和地形,采取“易弯则弯,易窄则窄,易宽则宽”的设置方法,有助于恢复河道的横向连通性和纵向连续性。同时,还可以在河道中设置蓄水池,以改善生态和景观系统,达到防洪的目的。

2.1.4 滨岸植被缓冲带工程

缓冲带是河陆生态系统的连接地带,其主要作用是强化氮的反硝化作用;用植物吸收、土壤吸附溶解态的污染物;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并过滤和拦截其中的颗粒态污染物;对地表径流可以起到滞缓作用;调节入河(水体)的洪峰流量。

2.2 水质修复治理工程

水污染治理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其基本任务是污水处理、有源活水、河床清淤处理和污染水源拦截等。这项工程要求河流要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河道污水治理需要从拦截污染和治理污染两方面入手,不断加大污染拦截工程的建设和开发力度。另外,还需要清洁河道,有效控制污水的处理和排放。在保证水体质量的同时,利用河流生态技术可以改善河道的美化程度和水体质量。在水利工程河道综合治理的过程中,环境工程学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是城镇河流污染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生物修复技术具有运行成本较低、工程造价较低和处理效果好等优势,并且应用它有助于改善河道景观,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和应用价值。

2.3 生态护坡工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和防洪需求成为了河道建设的主要矛盾体,而生态护坡治理模式也在城镇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河坡的抗洪防洪能力。生态护坡技术是基于生物科学、水利工程学、生态学和水土保持学等学科而发展的,将工程材料与植物生态相结合,可以在边坡上建设生态功能较强的护坡系统。这样做,不仅能够实现生态工程的自我修复、自我组织和自我支撑,还能够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创造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提高微生物和坡面动物栖息地的生态质量,保证坡面植物的生存环境,降低水土流失量,进而提高边坡生态恢复、抗滑动、抗冲蚀的能力。由此可见,生态护坡主要是构建包括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在内的生态系统,并以国内外各项生态护坡技术为基础,逐步完善我国生态护坡技术体系,为今后各项生态保护措施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3 总结

近年来,我国城镇水利逐步向生态水利、环境水利转变,而城镇河道治理工作也需要从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出发,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环保、安全的生存环境,为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河道治理与建设涉及到河道景观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和生态护坡工程等,因此,需要从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治理,统筹规划。另外,城镇河道建设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并与当地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和城镇园林景观等内容相互协调,让河流真正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

[1]徐存东,翟东辉,张硕,等.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在河道整治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2013,4(3):103-104.

[2]孙丽娜,刘晓敏,陈星.河道整治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6043-6044.

[3]郑斌,唐德山,石子国.基于综合集成赋权法的河道整治方案优选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0,28(4):113-114.

[4]鈡德宇,张洪武,张俊华,等.游荡性河流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J].水利学报,2009,8(9):104-105.

[5]陈松,毕祖亮,郭红梅,等.城镇河道综合整治的几种措施[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3(8):34-35.

————————

作者简介:黄春花(1975—),女,江西石城人,主要从事水文测验、资料整编和分析的工作。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