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宾 董敏/海南出版社/978-7-5443-6202-3/2015-01/35.00
汉字是全世界文字体系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探究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就不能不从甲骨文说起。本书介绍了甲骨文如何被发现以及如何成为一门专业的学问,并针对甲骨文和汉字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和介绍,还从甲骨的占卜和记载内容,探讨商代的历史和文化,最后从常用的六十个汉字看甲骨文到现代文字的变化,并道出背后隐藏的有趣的文字小故事。
《七个孩子话雷锋》书摘
陈雅娟
听到我的名字,熟悉雷锋事迹的人一定会脱口而出“她是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特别是我和雷锋在一起看《解放军画报》的经典照片,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我。就这样,我的人生与雷锋紧紧相连,这是我一生的荣幸,更是我一生的骄傲。
回想当年,是我把雷锋“抢”来当我们本溪路小学(现雷锋中学)的校外辅导员的,也是我亲手为雷锋叔叔戴上红领巾;是雷锋叔叔的指引,圆了我的当兵梦。当年,雷锋叔叔送给我的贺年卡、照片,都成为今生最珍贵的礼物。尤其是雷锋叔叔的言传身教,更使我受益终身。
我把雷锋“抢”来当辅导员
1961年8月,我刚刚升入小学五年级。一个星期天,我和几个同学到学校对面的公园去玩,在那里遇到了几位解放军叔叔。当时我们对解放军非常崇拜,大家就围了过去。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解放军叔叔你们给我们做辅导员好不好呀。一个解放军叔叔回答,我们可不够资格,要请辅导员还是去请雷锋吧。我们就问:“叔叔,你们认识雷锋吗?他在哪儿啊?”“认识啊,就在你们学校边上的连队。”
那个时候雷锋已经挺有名了,他是“忆苦思甜”的典型,还是抚顺市的人民代表。得知雷锋就在我们学校旁边的连队,我们高兴极了。
第二天,我就找到大队辅导员王淑云老师,说了我们要请雷锋叔叔做校外辅导员的想法,王老师非常支持我们。于是,作为本溪路小学少先队大队干部的我和我们班中队干部王宗慧便带着学校开的介绍信去军营找雷锋。
尽管当时雷锋已经是建设街小学(今雷锋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在连队里他是班长,平时工作特别忙,但在我和同学的软磨硬泡下,连队首长还是答应了让雷锋担任我们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另外还请了于增水(连队文化教员)、于泉阳(雷锋班第二任班长)、齐贵春(当时连队文书)三位解放军叔叔。
回到学校,我马上把这个好消息汇报给大队辅导员,同学们期待着早日见到我们的辅导员雷锋。就这样,被我“抢来”的雷锋不但是我们学校的校外大队辅导员,更在我的要求下同时成为我们五年级四中队的校外辅导员。只是直到这时我还没见过雷锋一面。
第一次见到雷锋:给他戴红领巾
校外辅导员的聘请大会,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当几位解放军叔叔陆续走进礼堂时,我心里头还琢磨着,雷锋叔叔一定是那个头最高的,结果老师一介绍,原来个子最小的是他。在校外辅导员的聘请大会上,我非常荣幸地亲手给辅导员雷锋戴上红领巾。当我走上台为雷锋叔叔戴红领巾那一刻,心情既紧张又激动。当时,雷锋叔叔亲切地问我上几年级了,叫什么名字,他那亲切的音容笑貌我至今都忘不了。那次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雷锋,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雷锋。从此,一条红领巾,把我的人生和雷锋紧紧联系在一起,尽管与雷锋接触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却影响了我的一生。
多才多艺的雷锋最受孩子们喜爱
雷锋给我的第一印象——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小眼睛,单眼皮,笑起来时眼睛简直眯成一条缝儿,让人感觉非常可亲。
在与雷锋叔叔多次接触当中,我感觉他的言行有“三快 ”:一是说话快,我们刚跟雷锋接触那会儿,他的语速很快,湖南口音比较重,我们听不太懂,总是拽着他的衣袖叫他慢点说。随着接触时间长了,雷锋也开始适应我们,说话慢一点了,我们也逐渐能听懂了。二是走路快,雷锋扎着腰带,斜背挎包,昂首阔步,走起路来蹭蹭蹭地像一阵风;三是干事麻利痛快,他说要送给我们“红领巾”“三件宝”:针线包、储蓄箱、节约箱,说办就办,很快就落实了。
雷锋多才多艺。1962年春节,我们一群“红领巾”到雷锋所在的连队联欢,听到雷锋用湖南家乡小调唱了一首歌,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感觉蛮好听的。我们还见过他拉手风琴。
雷锋喜爱运动。有一次我们去军营,看到雷锋正在操场上和战友打篮球。整个篮球场上,数他个子最小,跑得最快,也最能喊,在高个子中间钻来钻去,打得可欢啦!雷锋非常活泼,用现在的话讲,他是个非常阳光的小伙子。
《甲骨文的故事》书摘
第三章 回溯:甲骨文的诞生和演进
肆 商人的甲骨占卜仪式
经过上节提到的整治手续后,甲骨就可以拿来占卜了。
占卜的方式是先由贞人说明卜问内容,就是所谓的“命龟”。然后用烧红的树枝在钻的地方烧灼,接着甲骨会发出“卜”的一声,同时在正面出现一个像“卜”字形的卜兆,这也是“卜”字的由来,后来便用以指称占卜之事。贞人根据卜兆的兆象来判断事情吉凶,也就是习称的“占龟”。
◎卜辞也有颜色吗?
经过命龟、烧灼以及占龟的手续后,就要将占卜的事情契刻在甲骨上面了。甲骨的刻辞或书辞,通常都在相关卜兆附近,刻辞会随着占卜事情的重要程度不同,而填上不同颜色的颜料,通常比较重要的占卜或字体比较大的会填入红色颜料,也就是所谓的“涂朱”,大部分小字则是填入黑色颜料,又称为“涂墨”,另外还有涂紫、涂黄、涂赭等各式各样的颜色。除了字体之外,商人为了让卜兆更加显眼也会加以契刻并填入颜料。
总而言之,殷墟甲骨的占卜除了上节提到的刮磨、整治、钻凿等准备工作。还有命龟、烧灼、占龟、刻兆、刻辞、涂饰等占卜工作,整个过程虽然烦琐,但是井然有序,显示出占卜在商朝已经是个具有规范性与成熟性的行为。
◎甲骨也要资源回收?
至于商代人又是如何处理占卜完的甲骨呢?他们通常都是先将甲骨集中储存后一起掩埋到土里,于是就会有一整个堆满甲骨的大土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殷墟YH127坑。坑中的甲骨是一次性倒入,可见这些甲骨是经过长期集中保存,然后才一次处理掉的。YH127坑除了出土大量的甲骨片,同时还发现甲骨旁边有一具完整的人骨,可能是掌管这些废弃甲骨的管理员,因为这些甲骨已经废弃不用,所以就跟着殉葬了。
除此之外,花园庄东地以及小屯南地甲骨也都是掩埋坑。花园庄东地H3坑是一个长方形的掩埋坑,出土的一千五百八十三片甲骨都是属于某个贵族“子”的卜辞,可见是专门为掩埋甲骨而挖掘的。甲骨放置的情况是先将一些完整的卜甲竖直,放在掩埋坑的角落,然后再将大量的甲骨倒进坑内,最后用泥土掩埋加以打实。至于小屯南地的甲骨,主要集中掩埋于五个坑之中,都是层层堆栈地放入坑中,大部分都是完整无缺的大版牛肩胛骨,只有少量的卜甲,此外没有其他的遗物,可见也是当时人们刻意挖掘的一个埋藏甲骨的窖穴。
由此可见,商朝人占卜后通常不会立刻扔掉甲骨,而是有意识的集中储存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然后才一起掩埋处理的。有些文献也曾记载商朝人的这个习惯,例如《礼记·曲礼上》就说“祭服敝则焚之,龟筮敝则埋之”,而郑玄作注时也说:“此皆不欲人亵也。”可见经过占卜后的甲骨即使没有任何用途,商朝人也不希望随意弃置,遭到别人的破坏。
商朝人对于甲骨的珍重,还表现在一件有趣的事情上,那就是“废物利用”。根据学者的研究发现,殷墟出土了不少只是契刻“干支表”或是无意义文字的甲骨,这些甲骨可能早已废弃不用,于是就拿来给学生们练习,不仅能够节约还相当具有环保概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