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杉杉
【摘要】就针对于钢琴作品艺术的构成与发展来说,钢琴改编曲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简单来说,改编曲指的就是将一首音乐作品由自己或他人从原来的声乐或器乐的演出形式改编为其他演出形式的乐曲。本文就针对钢琴改编曲的魅力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以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为例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琴改编曲 魅力 影响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08-01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钢琴改编曲的魅力,本文就以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为例进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于音乐作品的改编,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安东·鲁宾斯坦代表的一方认为任何作品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不需要加以改编。他们还认为改编曲缺乏创造性,是照本宣科的做法。李斯特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改编是一种创作性思维活动,并非是单纯的复制。应该多给改编曲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
一、钢琴改编曲的基本概述
(一)钢琴改编曲的分类
首先,如果我们从作品来源的角度对其碱性划分的话,可以将其分为作曲家对自己作品的改编和对他人作品的改编这两大部分。其中,作曲家对他人作品的改编是钢琴改编曲中数量较多的形式。此类改编曲既体现了原作的精髓,又带有改编者自己的独特风格,多富有“创新”性。莫扎特在萨尔兹堡写下的变奏曲主题取材于费舍尔的《小步舞曲》,该曲融入了莫扎特技巧华丽、典雅优美的个人风格,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
其次,如果我们依据作曲家的生活年代来对其进行分类的话,那么分为同一时代作曲家作品的相互改编、后世对前世作曲家作品的改编这两种。同一时代作曲家的相互改编同一时代作曲家受同样文化思潮的影响,在审美观念上大致相同。由于作曲家们彼此间相互欣赏,所以可以撞击出新的“火花”—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改编。浪漫主义时期有很多优秀的作曲家,他们经常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因此给改编曲的兴盛创造了条件。李斯特是这一时期钢琴改编曲创作中的佼佼者,改编浪漫主义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有:舒伯特的九首圆舞曲;威尔第的歌剧《游吟诗人》;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柴可夫斯基的《奥涅金》等等。
(二)改编方法的分类
简单来说,钢琴改编曲主要就是根据原作的曲目,来讲调式、旋律、对位与和声等要素进行重新的组合。一般情况下,这种重新组合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第一,是主题改编;第二,是自由改编;第三,是剪切整合;第四是部分修订。其中,自由改编的发展手法多富有创造性,一般利用原作的几个音符或很小的动机进行自由发挥。利用素材进行重组,脱离原作的结构和规模,但和原作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多为炫技大师们所喜爱。而部分修订对作品的经过句或结尾加以修订,使其效果明显提高。
二、中国钢琴改编曲的特征与意义
(一)中国钢琴改编曲的风格特征
首先,是民族调式的运用。从根本上来讲,在风格构成的各种要素当中,其最重要的就是调式。调式是区别不同音乐风格的最主要体现。我国汉族音乐多数以五声音阶或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再加上两个偏音构成的清乐、雅乐、燕乐音阶为主的。在宫、商、角、徵、羽这五个主音的基础上再加上清角、变徵、变宫、润这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偏音,就能组成六声或七声音阶。这些音阶与西方大、小调式中的七声音阶完全不同。由中国传统音乐改编而来的钢琴改编曲,受到五声调式音阶影响,并以此为基础丰富钢琴音乐中的和声体系。
其次,是标题的具体选择。标题音乐是用文字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占有很大比重。中国钢琴作曲家在进行音乐创作时,按照标题进行构思,意图用音乐来表现自然现象和生活场景,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有时还带有一定的情节。观众在欣赏钢琴改编曲时,透过标题所揭示的内容,就可以从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使之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相联系,进而使欣赏者产生“未闻其声,先解其意”的效果。
最后,是其对于民族化节奏的运用。中国钢琴改编曲在节奏上有着鲜明、独特的民族化特征,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结构形式。多为“外散内紧”的节奏风格,常表现为以“散”开始,逐渐过渡到比较缓慢的节拍上,然后逐渐在节奏上加快,再加速,后又回落到散板结束。这种节奏形式完全不同于西方音乐中严格的节拍划分。在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中运用了“外散内紧”的民族化节奏,在演奏时应突出节奏韵味,注意旋律起伏,强调音乐的表现力与情感发展。
(二)中国钢琴改编曲的意义
第一,其能够充分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就目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中国钢琴改编曲是区别于西方钢琴音乐,拥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艺术形式。由大量的民歌、民间音调改编而成的钢琴曲旋律优美、简洁、民族特色鲜明,特别是乐曲中那些带有欢快节奏且容易上口的旋律,渐渐被人民大众所熟知。
第二,其能够更好地丰富钢琴的音乐表现。虽然说中国的钢琴音乐是在西方钢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因为在律制、调式、结构、音阶、和声等方面的区别,其表现手法和弹奏技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五声音阶为主的调式、非三度叠置结构的和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音乐特征,再加上中国钢琴改编曲中对各种传统乐器音色的模仿,给钢琴音乐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第三,其能够有效的促进钢琴文化普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钢琴改编曲是普及钢琴音乐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改编曲采用西方作曲技法,结合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元素和材料,为人民大众带来了喜闻乐见的钢琴音乐作品。透过钢琴音乐的熏陶,从中领悟到钢琴艺术所表现的韵味与内涵,激发起人们对钢琴音乐的兴趣,从而能够加深对钢琴文化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钢琴改编曲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音乐家们从钢琴改编曲中,广泛和借鉴西方各种创作技法,使钢琴改编曲的方式和范围日趋扩大,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民族性钢琴音乐风格。作为钢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改编曲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和艺术魅力。通过对钢琴改编曲更深层次的认识,希望能为今后的钢琴演奏和教学提供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韩思敏.李斯特—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改编曲的探索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杨洁.论想象力在演奏中国民歌钢琴改编曲中的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何嘉炜.中国古曲钢琴改编曲的音乐分析和演奏诠释[D].中国音乐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