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篮球比赛中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发展对策

2016-04-19 07:32黄承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篮球比赛发展对策

黄承欢

摘 要 在各种篮球比赛中,罚球命中率时常影响比赛的输赢,特别是双方比赛水平相近的情况下,比赛的胜负往往是因为一次准确无误的罚球而一锤定音的。而在比赛中罚球命中率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心理因素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不良心理因素对罚球命中率的影响,并提出科学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篮球比赛 罚球命中率 心理因素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1影响罚球命中率主要心理因素的分析

1.1缺乏自信心,自控能力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运动员高超技术水平的发挥与自信心密切相关,自信心能使不利局面转变为有利局面,在逆境中保持镇静与平衡。而充足的心理能量能使头脑清醒、身体灵活、肌肉放松、反应及时、注意力集中。相反当心理能量缺乏时,则表现出反应迟钝、肌肉僵硬、自控能力差等特征。在执行罚球时,尤其是决定比赛胜负的罚球,由于心理准备不足,缺乏自信心,不能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机能,显得轻率混乱,从而影响了肌肉的运动感觉,使罚球时动作显得紧张迟钝,降低了罚球的命中率。如果运动员缺乏足够的信心和意志力,尤其在比分落后或不利局面下,就会产生恐惧消沉等消极情绪,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动和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破坏了正确的动力定型。对罚球来讲,则影响技术的发挥,降低了命中率。

1.2情绪焦虑紧张,注意力涣散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多为心理素质差的表现,这和一个人行为对社会所产生的后果的理解有密切关系。另外,也与观众形成的特殊气氛、比赛的性质规模、竞赛对手能力有关。尤其是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由于运动员考虑到国家荣誉,民族尊严等一系列问题而导致自己情绪紧张,动作失调。为此,还发现训练水平低,训练年限较短的人,在比赛时罚球动作越紧张。平时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比赛时经常产生良性情绪。这种情绪体验能鼓励运动员的信心和斗志,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而缺乏比赛经验的运动员,不能正确反映和预测比赛环境的变化,产生各种精神负担,从而引起情绪的焦虑紧张,造成自己的技术动作失调。

1.3调控能力差,兴奋点降低

在运动实践中,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训练和比赛产生不良的影响。当然不同项目运动员的适宜兴奋水平不尽相同。而就篮球来讲,却适合这个规律。兴奋水平过高,造成呼吸短促,心跳加快,肌肉轻微颤抖或感到咽喉发堵等。在场上则表现为急躁,易激动,处处想表现自己,不能冷静地面对比赛。在比赛中遭到挫折或对方犯规后情绪急躁,激动。不能冷静地对待罚球,在罚球时仓促出手,降低了罚球命中率。而兴奋水平低的运动员,则表现出对比赛冷漠,提不起来,身体软弱无力,比赛中不果断,缺少勇敢拼搏的勇气,防守不积极,突破速度慢,把握不好投篮时机。这两种兴奋水平在比赛中极大地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平衡。结果在罚球时情绪冷漠或急躁,,破坏了正确的肌肉感觉和视觉感觉,投篮技术动作变形,,影响了罚球命中率。

2改善罚球命中率出现不良因素的发展对策

2.1心理适应训练

心理负荷是一种心理压力或精神负担。也就是指运动竞赛给运动员带来高度紧张,运动员罚球心理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上级组织和领导的影响,本队的压力、对手的压力、自然环境条件的压力等,这种压力导致运动员身心力量的急骤动员,体力和心理力量的增大,或者导致智力和意志过程的破坏,造成运动员整个思维活动的紊乱,给心理上带来空前的沉重负荷。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心理负荷调节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自我内省观察力,可避免恶性刺激,而加剧人体的机能障碍,对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心理负荷调节训练主要靠自我行为去控制和改善对随意肌进行控制,放松紧张的肌肉控制,调整神经系统使精神进入适度兴奋状态,进而按一定顺序调节和控制内脏器官系统。

2.2心理状态控制训练

篮球运动所表现出的激烈对抗性、观赏性,总是包含着教练员、运动员体力、心理和智力的竞争。心理结构取决于运动员完成比赛的任务的愿望、意志和自我调节能力。其中,“愿望是动力,意志是条件,自我调节是方法。”这就要求教练员利用暂停和换人传达战斗意图,稳定队员情绪,进行心理调节,尤其是教练员的声色情态,会直接影响全队每一个罚球投手的心理状态。而运动员临场比赛心理活动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往往是能否投中的关键因素。正如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在各国体育运动的技术水平日益接近的情况下,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心理品质是竞赛胜负的决定因素。

2.3调控能力训练

运用心理加压训练法时,在高强度训练结束后,要求每个队员罚球1-3个,命中则结束训练,不中者罚跑1-3个400m,使队员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也可让心理素质较差的队员罚球,不中则罚全队队员,在个人罚球压力基础上增加集团罚球的心理压力。

3结论

在篮球比赛中,针对篮球比赛的特点,在实践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了解运动员在技术、心理等因素上存在的问题,逐一加以解决,严格要求多鼓励,是可以改变篮球运动员投罚球时的不良的心理因素。

参考文献

[1] 吴晓强.罚球控制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7):1132-1134.

[2] 徐华.对篮球罚球的认识[J].福建高校体育,1990,12(1):55-58.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篮球比赛发展对策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基于NBA篮球比赛浅析体育竞技运动的魅力
篮球比赛
军事谋略与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