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胜勋
摘 要:粮食银行在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减少粮食损耗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托市收购政策下由于价格波动有限粮食银行的市场风险相对较小,但其经营空间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在目标价格改革的大背景下,粮食银行面对的市场风险随之加大,必须有相应的风险管理工具方可实现稳健经营。期货市场具有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在粮食银行的运作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保障粮食银行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粮食银行;期货市场;市场风险;目标价格
粮食银行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粮食浪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及提高农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发展粮食银行业务,尤其是其在粮食代储、烘干、加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可实现提高农业竞争力的作用。粮食银行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尤其随着目标价格改革等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经营风险随之增加。为保障其正常运营和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使用相应避险工具,期货市场具有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功能,可为粮食银行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粮食银行的概念界定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即出现了粮食银行的萌芽,80年代末正式形成,由于政策与市场形势的变化,粮食银行的发展也经历了数次起落。近年来,由于市场形势的变化,粮食银行又一次自下而上的发展起来。对于粮食银行的概念界定,国内并无统一和公认的粮食银行定义,但多数人认为粮食银行是指粮食企业或农民合作社把粮食与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结合起来,以农民的储粮为基础,以粮食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把生产者与经营者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实体或运行机制。实际上,粮食银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它不具备现代银行的信用与支付中介,金融服务等功能,尤其不具备信用创造功能,只是因为其运作过程中的存粮取粮类似于银行的存取款,同时借用了银行经营中的一些概念如存折、储户等,故称其为粮食银行。从粮食银行的经营范围看,也并非局限于粮食,而是几乎涵盖了能存储的所有大宗农产品,除粮食外,还包括棉花、油料(花生、油菜籽、白糖等)。因其以经营粮食为主,故被称为粮食银行。
二、新形势下粮食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粮食银行之所以自下而上的发展起来,是因为其顺应了市场形势的大潮流,对国家、农民、农民合作社以及粮食企业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1.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目前,在粮食生产环节,统一的耕种、收割、施肥、喷洒农药、植保等环节均已实现机械化,但由于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的生产规模大,粮食收获后的晾晒成了一大难题,因为随着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农村中原先的晾晒场大部分已经消失,单个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又无力购置粮食烘干设备,即使有能力购买其使用也很不经济。因此,对于规模经营主体而言目前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在马路上晾晒粮食,但这既影响交通,又影响粮食质量,若赶上坏天气还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粮食银行作为储粮主体,有能力购买粮食烘干设备,又可充分利用设备,可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提供粮食烘干服务,从而解决粮食的晾晒难题,通过为农户尤其是规模经营主体提供烘干服务,能够极大推动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而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2.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粮食银行一头连接着农民,一头连接着市场,通过代农民储粮,提供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把农民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粮食银行可以进一步将服务延伸至生产领域,提供统一的机耕机收、统一施肥、粮食烘干等服务,从而形成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融合,进而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3.减少粮食损耗,保障粮食安全
目前,人們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多从粮食生产的角度,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出发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对于粮食损耗浪费则从道德角度呼吁人们减少食物浪费,粮食存储过程中的损耗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我国的粮食存储损耗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家粮食局的数据,发达国家的粮食产后损失率不足3%,发展中国家平均为5%,我国的粮食产后损失率高达8%~12%,每年储藏环节损耗粮食约500亿斤,一个中等农户每年损失500多斤粮食。粮食损耗如此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家庭储粮设施过于简陋,中小型粮商缺乏固定储备库导致的露天储粮造成大量的损耗以及危仓老库问题。
通过发展粮食银行,可将农户、小粮商、粮库、加工商和物流商以及银行密切整合到一起,从而减轻了国家的仓储压力,也可帮助农户和小粮商减轻储粮压力,从而降低储粮的损耗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此外,粮食银行还具有减轻库存压力、转变库存方式、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等作用。
三、期货市场嵌入粮食银行的机制探讨
与粮食生产不同,粮食银行的主要业务是粮食代储、加工与销售等,故其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小,几乎没有自然风险,但粮食价格的波动即市场风险会带来较大影响。实际上,除经营风险外,粮食银行还面临着道德风险,即由于粮食银行的经营者为自身利益而做出的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在实践中,二种风险往往交织在一起,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调研中笔者发现纯粹的道德风险引致的粮食银行风险较为罕见,更多的是由于粮食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风险或者管理不善使得出现了经营困难,进而导致道德风险。因此,应对粮食银行的风险除了从资格审查、细化规范合同等环节入手外,更应注重其经营风险的防范。
期货市场具有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功能,在防范粮食银行的市场风险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在农民向粮食银行交售粮食时确定合理价格,有利于农民增收,保护其利益。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远期定价方式、延迟定价方式以及最低价格定价方式。远期定价方式是指在粮食收获前农民认为未来某时期的期货价格较为合适,就可与粮食银行签订远期合约以锁定利润,这种方式目前在我国东北地区已有应用。延迟定价方式是指农民先把粮食运到粮食银行,但不需要立即确定价格,而是可在约定的最后期限前的任何一天,根据期货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确定最终价格。最低价格定价方式是指农民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较为合适,在其向粮食银行交售粮食时,锁定当前的市场价格为最低价格,同时在期货市场买入看涨期权,这样农民把粮食交售后仍可得到粮价上涨的好处。其次,粮食银行可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当农民把粮食交售给粮食银行并确定价格后,事实上就把价格波动风险转移给了粮食银行,为规避价格风险,粮食银行可在与农民签订交售合同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买卖期货合约或期权合约的方式将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并争取获得一定利润。
四、政策建议
1.尽快推出农产品期权
目前,我国多数粮食以及大宗农产品已在期货市场上市,但相关品种的期权交易并未上市,这严重制约了交易者的选择范围。由于期权有着不同于期货交易的特征,在交易过程中会更频繁被使用,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上市农产品期权的条件,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提出加快推出农产品期权的试点。因此,主管部门应尽快将农产品期权的上市纳入议事日程。
2.加大对粮食银行的期货知识的培训力度
粮食银行对利用期货市场避险普遍有强烈需求,但目前相关的期货知识明显不足。建议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加大对粮食银行期货知识的培训,可考虑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粮食银行可通过建立专门风险管理部门,组织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以解决专业知识不足问题。
3.对粮食银行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提供相应优惠措施
粮食银行通过期货市场避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可起到重要作用,对全社会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因此,对参与期货市场的避险活动理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政府可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银行等信贷部门应给予信贷优惠,期货交易所也可在保证金的收取等方面给予粮食银行相应的倾斜措施,期货公司可通过合作套保方式吸引粮食银行参与,即在粮食银行缺乏资金的情况下,由期货公司垫付资金并提供相应一揽子服务。
【基金基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期货市场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15-GH-275),本文受到“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参考文献
[1] 翟红光,管琳.发展农村粮食银行 促进粮食价格稳定[J].宏观经济管理,2011(3):42-43.
[2] 郑绍庆.“粮食银行”之辩[J].调研世界,2012(4):49-52.
[3] 周德翼,杨海娟.粮食银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组织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1997(1):33-37.
[4] 王顺生,赵国杰.粮食生命线视角下的新型“粮食银行”体制设计[J].中州学刊,2011(2):56-58.
[5] 劉良军,刘斌.对“粮食银行”的再思考[J].粮食加工,2012(2):1-4.
[6] 翟红光,苏时鹏.新时期发展农村“粮食银行”的意义与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34-137.
[7]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大荒“粮食银行”及其主要做法[J].中国经贸导刊,2009(3):22-23.
[8] 董婉璐,杨军,程申,李明.美国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对农民收入的保障作用——以2012年美国玉米
遭受旱灾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4(9):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