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虹 阎桂兰
台当局推动基础研究的主要策略
基础研究是人类深刻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源泉,也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及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自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基础研究,采取一系列资助措施予以支持,并加强宏观管理与协调,改善研究环境,组织实施各类基础研究计划,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显着提高了岛内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某些领域已进入世界先进前列。
台湾岛内开展基础研究的机构主要是台湾中研院下属的各研究所,以及岛内各高校下设的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其经费来源一是自行编列经费,二是申请科技与教育主管部门的研究补助,三是接受其他公私营机构的委托研究课题。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支持岛内学术研究,以资助专题研究计划的方式,鼓励台湾科技人员开展深入的创新性及持久性学术研究,其经费大多来自该部门主管的“行政部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简称“科发基金”)。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策略为:长期支持具有研究潜力及研究领导能力的科研人才,以建立研究团队,期望对前瞻性研究及创新性课题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突破;加强与岛内民生相关研究课题,探讨台湾及附近地区的地理与海洋环境、地质构造、大气及绿色科技相关研究;推动尖端物理与化学研究,用以探索生物系统研究及地球系统跨领域研究;希望藉由创新学术研究,在考虑环境、能源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下,开展具地方特色的学术领域;加强参与大型国际合作计划,提供岛内研究人员与国际接轨的更广泛及多元管道;建立岛内研究人员国际观及国际合作网络,强化台湾国际科技合作的竞争力;规划补助科学研究中心,延聘各领域杰出领导人才,强化前瞻性科学研究;支持学术研究、改善基础设施,厚植台湾的科技能力,提升岛内数学(含统计)、物理、化学、地球科学(含大气科学及海洋科学)的基础研究水准;改善研究环境,补助地区图书服务计划,提供完善图书资料服务,引进西文电子期刊,提供更多研究人员即时期刊查询服务;突破现有的研究环境与条件,持续规划推动尖端创新研究领域;改善学术研究计划的评估与补助机制,长期培育人才、促进人才与资讯流通,加强大型国际合作计划,提升国际能见度,发挥科技影响力;推动优势领域主轴计划,提升台湾自然科学界的基础研究与产学能量,进而提升台湾科技对国际的影响力。
台湾中研院基础研究现状
台湾中研院是岛内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直属“总统府”,兼负基础研究领域领导职能,负责指导、联络和奖励学术研究,并组织评议会,由岛内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顶尖人才经选举组成,负责决定其研究方针以及促进岛内外学术研究的合作与交流。该院有自己独立的科研经费预算来源,下属各研究机构依其学术研究方向,规划研究重点,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另外也鼓励跨领域与跨机构的合作研究。
该院院部位于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其行政部门及内部机构包括:总办事处、评议会、院士会议、学术咨询总会(下设各研究所、研究中心的学术咨询委员会)、院务会议及31个委员会(如信息安全暨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馆公共事务委员会、行政计算机化推动委员会、人权委员会、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科学教育推动委员会、生物实验安全委员会、出版委员会、学术交流及合作委员会、汉籍电子文献协调委员会、信息业务咨议委员会、台湾中研院转殖植物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数字典藏咨议委员会、学术活动中心管理委员会、辐射防护管理委员会、研究发展成果管理委员会、太平洋邻里协会、国际研究生院推动委员会等)。
台湾中研院下属31个研究机构,大致分为数理科学、生命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三大类。其中,数理科学类研究机构有:数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地球科学所、环境变迁研究中心、资讯科学研究所、统计科学研究所、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筹备处、应用科学研究中心等;生命科学类研究机构有:植物暨微生物学研究所、细胞与个体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分子生物研究所、基因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农业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等。
根据最新统计,该院现有人员2698人,包括262名院士,其中数理科学组有111人(台湾地区33人、大陆4人、外国74人),生命科学组有89人(台湾地区40人、大陆1人、国外48人),人文及社会科学组有62人(台湾地区28人、大陆5人、外国29人)。
以2014年为例,当年该院科技人员发表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及专着约1600篇(本),其中收录于SCI、SSCI及A&HCI数据库的论文平均每人有2.6篇。另外,据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报告显示,2001—2011年间,台湾中研院数理科学组进入全球研究机构排名前1%的有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电脑科学、环境生态学等7个领域,其中材料科学领域的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更高达14.31。另外,有多位研究人员因其杰出研究表现而获得海内外学术奖项与殊荣,如该院院长翁启惠曾获2008年杰出化学研究卡顿奖章(F.A.Cotton Medal),李远哲院士获2008年奧斯玛奖章(Othmer Gold Medal),并在2008年当选国际科学理事会会长等。
根据台当局《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附录(2013—2016年)》所述,该院科技经费2013年度至2016年度共计规划约465.99亿元新台币,具体分配情况见表1。
岛内高校基础研究简述
台湾高等院校不仅是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科技研究队伍中的生力军,承担了大量的重大科研课题以及新兴、边缘学科的研究,是台湾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台湾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经费来源以接受有关单位的补助与委托为主,其中以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为最大经费补助来源。该部门除依据学门发展规划编列经费进行补助外,还实施配套措施,包括鼓励合作及资源整合、推动跨领域整合型研究计划、推动产学研合作研究、吸引海外杰出科技人才等。2001年至2012年投入高等教育部门的研发经费逐年增长,累计144,490亿元新台币。
台湾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一支质量颇高的研究队伍。据统计,1999—2013年台湾高等教育部门研究人员从17,772人增加到41,958人,约占全台研究人员总数的48%。如按科技领域区分,高等教育部门研究人员中,工科人数最多,其余依次为理科、医科和农科。2005年各领域研究人员构成为:理科占15.5%,工科占40.6%,医科占13%,农科占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