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
“赶考”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恒久课题
■李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切地提到:“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接着他又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地指出:“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这一论断向全党昭示,“赶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恒久课题。这既是依据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与现实而作出的事实判断,也是依据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想与信念而作出的价值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全党:面前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这就要求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应树立“赶考”意识,始终保持“赶考”的高度自觉。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重要法宝,具体地说其价值主要在于:
一是有利于党经受住各种考验和抵御各种风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依然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而且这些考验与风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只要秉持“赶考”的自觉,不忘初心,以“赶考”的精神状态和顽强意志,继续保持革命战争时期那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并做到知行合一,就能成功地应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
二是有利于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及其每个党员只要坚持投身于“赶考”的伟大实践,坚持为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坚持理想信仰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就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就能更好地凝聚党心民心,就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能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就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是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综观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党老党,都是由原来“考试”合格逐渐蜕变为不合格乃至最终丧失执政地位的,其深刻教训就在于执政后“赶考”意识逐步丧失,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大党,只要坚持把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的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敬畏人民群众这一最铁面无私的考官,并将其看作是汲取执政合格力量的源泉和根本所在,坚持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执政“赶考”成绩优劣的评判标准,就能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就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能实现党长期执政、持久执政、稳定执政的愿望与追求。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赵嘉宾zhaojiabi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