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菲菲
(闽江学院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108)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的提升
——以闽江学院图书馆为例
陈菲菲
(闽江学院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108)
网络时代的发展迫使高校图书馆必须提升立德育人的功能,要确立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实现高校图书馆工作价值的飞跃。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在育人方面的潜力优势,多途径提升育人的功能。文章提出了当前提升图书馆育人功能的若干工作着力点。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提升
中央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提出大德育的建设思路,倡导全员育人。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进入21世纪后,网络信息对社会的影响愈加广泛而深刻,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回应时代的要求与挑战,不断提升育人功能。
十八大以后,党的教育指导思想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里强调了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并以此为根本任务开展工作。这体现了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这是教育系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所在。国家教育部文件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2]文件中明确了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知识的殿堂,是大学生精神文化资源最主要的来源,必须要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作为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镇,一定要发挥好图书馆育人的功能。
提升育人功能也是实现网络时代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必然要求。当前现实中,有人对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过于狭窄,停留在传统的图书存贮借阅等方面,制约了图书馆的健康发展,阻碍着图书馆育人功能的提升。概而言之,有如下表现:一是重信息素养与技能,轻人文精神培育。对图书馆功能的认识比较片面,只看到图书馆在信息传递及对师生读者信息技能培育方面的作用,没有认识到图书馆在育人工作中的引导、熏陶以及约束作用[3]。因此,高校图书馆要以信息教育为切入点,充分认识到文化育人功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作用。二是没有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在图书馆建设中,单纯地把重点放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上,强调图书馆的经费配置是以学校的评估以及学科发展为中心的,片面地把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为促进学科发展,甚至把教师和学生当做学科发展的工具。这种观念扭曲了大学精神。大学更应注重人格的培养,重视立德树人。
图书馆发展的危机也要求提升育人的功能。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加剧了图书馆发展过程的矛盾,更多有识之士开始关注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的缺失。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图书馆的边缘化。网络搜索工具、商用文献数据库大量出现,便利了人们利用信息的同时,也不断侵入图书馆的传统领域。广大师生可能不用进图书馆,也可以顺利的获取到他们想要的信息资源。而近些年困扰高校图书馆的问题,加剧了图书馆的危机。比如,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图书馆员存在着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的情况,高端人力资源短缺,无法满足读者高层次服务的需求。由于经费所限,高校图书馆对文献信息的购置逐年减少,满足不了师生对文献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管理方面,由于一些图书馆员服务不到位,以及在管理过程中的不够人性化的一些举措,如对读者乱罚款、乱收费,引发广大师生的不满,降低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度。[4]
对此,关注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命题应运而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图联以及美国、英国等众多发达国家对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6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学会提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出优质服务、信息传递、公共利益、提供资源和社会责任等方面”[5]。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黄宗忠教授曾提出“图书馆核心价值是指图书馆员通过收集、整理、存储、传播信息知识等劳动,实现知识自由存取,公正、平等、服务于社会,满足每个读者的不同需求,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做出应有贡献”[5]。
解读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定义,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在于对文献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开发来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不可或缺的公益性知识产品,提升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为师生读者的文化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可以说,育人功能的提升关乎图书馆的生死存亡。
(一)图书馆在育人方面的优势
为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图书馆的育人功能,要明晰图书馆在育人方面的优势,充分挖掘潜能。
优势一,丰富的图书信息、环境设施及人才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一般都拥有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硬件设备、丰富的图书资料、种类繁多的文化设施、科学的管理、完善的规章制度等等,以及散发着淡淡油墨清香的卷籍,都能让学子们感受到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而这样的文化氛围恰恰是引导学习、陶冶情操、促进思考、净化心灵、提高文化素养至关重要的条件。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还可以得到图书馆员温暖的问候和周到细致的服务。这些都让学子们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人情的美好,让人陶醉。
优势二,立德育人隐形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春风化雨,易于让学生接受。立德育人的方式大致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图书馆育人更多地体现为隐性的育人,这种方式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广大师生在获取信息、借阅图书、参与读者活动等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良好信仰信念,处事行为的影响。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往往处于主动的状态,与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二)发挥好优势,充分挖掘潜能,图书馆应从以下几个途径加以努力
1.优化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环境能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高校图书馆优良的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健康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图书馆管理服务中应该始终围绕着“育人”这一主题,不断开拓服务空间,提升管理水平,引导馆员主动服务,最大程度展现馆容、馆貌和馆员的精神风貌。同时,在环境、功能及文献布局上充分体现人性化,如配备有现代化设备功能的多媒体阅览室、宁静明亮的阅览室、整洁有序的书刊架、井然有序的借阅环境等等,甚至摆放在阅览桌上温馨的小提示,休闲区雅致的小盆栽,贴在墙上的名人字画、名言警句等,这种特定的教育环境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有形无声的教育功能。
2.开展特色活动,增强图书馆育人作用。高校图书馆具有馆舍宽敞,设备先进的优势,有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以闽江学院图书馆为例,一是推行“新刊速递”目次导读服务,为读者提供图书馆订购的新到纸本期刊的目次信息;办馆刊《书缘》和馆讯《图情资讯》,充分发挥馆刊和馆讯的教育和宣传职能,让师生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图书馆开展各种活动的最新进展,同时以学科馆员为媒介,通过对文献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形成具有学校重点学科专业特色的信息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个性化及专业化信息服务,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二是以 “读书文化月”和“创新服务宣传月”为载体,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和新资源、新服务的推介活动。如以“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寻找最会读书的你”为主题的破茧读书会、思想界平台介绍、微信公众平台体验推广活动、“读吧!闽江学院”图书征文活动、悦读达人秀、“文献信息达人养成记”培训讲座、“真人图书馆”阅读活动以及“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主题全民阅读活动等,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创新阅读的能力创造了机会。不仅愉悦了心灵,还陶冶了性情,带来了美的享受,为乐于读书、善于读书的学生们提供了个性展示的舞台,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真正将“建设书香校园”的目标落到实处。三是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勤工助学活动。近年来,每学期到馆的学生志愿者均达到80人次以上,每学期勤工助学学生为42人,实现了大学生直接在校园就能参与社会实践。在图书馆工作的经验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及团队精神,使他们毕业后能更快的融入社会。而他们作为读者及服务者的双重身份,能及时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图书馆员,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大力开展导读工作。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通过对新生开展入馆教育及开设文献检索课等途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闽江学院图书馆为例,为了让新生更好更快地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与服务,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全面展现图书馆的新风貌,2015年重新拍摄《新生入馆教育》宣传片。同时采用发放宣传资料、带领学生进馆参观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宣传教育。在入馆教育后,定期开展读者培训讲座,充分展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在校内开设文献检索课,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高校图书馆作为服务育人的重要阵地,关键是要做好导读工作。导读工作不仅能较好地展示馆藏文献,营造校园良好读书氛围,同时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达到强化校园学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高校图书馆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阅读倾向,推荐一些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的书目给学生,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与智者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引导大学生针对其所学专业阅读相关的理论及专业类书籍,让书尽所用,达到“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目的。
(一)深化图书馆学习型组织建设,注重育人的功能
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首先要实现自我超越。对图书馆工作价值的理解要从借阅图书、提供文献等事务性、繁琐性的认识中解放出来,改变心智模式。图书馆员要围绕着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理念,真正树立起“立德育人”是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共同愿景。其次强调集体学习,让共同愿意在工作实践中得以实现。为此,要加强学习、培训的力度。以闽江学院图书馆为例,2015年,建立起比较完整的馆员在职培训制度。通过举办馆内系列业务培训系列讲座、业务知识竞赛及部门业务培训的形式提高全体馆员的信息服务能力;同时,组织员工参加省图的业务培训班、省内外的相关培训班及研讨会,如图书馆阅读推广与活动策划专题培训班、北邮软件春季Melinets II产品用户培训等,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
(二)立德育人是全方位的工作,要主动行动,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院系的通力合作
1.图书馆应加强与思政课教学单位的合作,主动对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形势与政策》是大学生重要的思政课。图书馆可以紧紧围绕社会热点,配合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推荐相关主题的图书资料,通过对宣传橱窗进行装饰,引起学生关注,引导他们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还可以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升图书馆各种活动的价值。比如,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内容之一是阅读与研讨,图书馆可以配合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专项布展,开设主题阅读沙龙、有奖征文活动、书评讲座及书评演讲等形式,确定一个主题,鼓励和指导大学生撰写书评或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活跃读书气氛,让学生有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加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写作水平。通过这些方式,能直接了解读者对文献资源的看法及读者的需求,还能适时地通过讨论对大学生中错误的思想进行引导。
2.与学工处合作。以图书馆举办的读书文化节为契机,组织开展百科知识竞赛、悦读达人秀等活动,这些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传承文化,弘扬国学的同时,传递阅读的精神和阅读的习惯,让同学们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余,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3.与团委合作。成立读者协会,构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辅助学生高效、规范、文明地使用图书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如青春电影展、搜书大赛等。
(三)利用好网络手段,占据信息平台制高点
数字图书馆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的。与传统图书馆相比,不仅在资源规模、便捷程度、获取方式、可扩展性,还是阅读体验方面等方面的优势都是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具有“海量、开放、实时、交互、共享”的特性。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也是高校移动图书馆主要使用者,他们习惯用零散时间进行“泛在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甚至成为网络精神家园。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读者间的交流沟通,增强学生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意识和技能,从立德育人的核心价值出发,从学生的阅读习惯出发,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改善数字阅读环境,有效的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出契合社会热点、焦点的权威性文章及国内外文学精品,予以全文推送,引导学生培养健康有效的阅读习惯,提高图书馆服务的主动性和互动性。以微信为例,由于微信用户群具有年轻化的特征,在使用上具有功能全、覆盖广、互动好、及时性强、开放性等特质,具有纸质书籍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局限,更是赢得学生的青睐。高校图书馆借助微信,陆续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2014年闽江学院图书馆申请了微信公众号,2015年9月正式推出 “闽院微图”平台,平台提供三个功能区:我的图书馆、资源、咨询&咨询。实现了与本馆的馆藏及数字资源互联,给读者提供了与图书馆互动的新方式。截止2016年6月,微信关注度已达到3972人,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1]袁贵仁.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EB/OL].http://www.wenming.cn/ll_ pd/kxjy/201 511/t20151109_2954872.shtml.
[2]宋庆功,李娟娟,李甲.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1):48-52.
[3]张国泉,王金平.强化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路径新探[J].高教论坛,2010(8).
[4]鲁燕.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再认识[J].现代情报,2008(10).
[5]安娜.试论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育人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
[6]刘一宁.论21世纪的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图书馆论坛,2002(2).
[7]樊健.论大学图书馆的育人功能[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5).
[8]张向.就大学生阅读习惯谈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4(12).
[9]安娜.高校图书馆与育人的逻辑关系及实践形式[J].图书情报论坛,2014(5).
中国分类号:G647A
1673-9884(2016)07-0116-04
2016-05-21
陈菲菲(1973-),女,福建武夷山人,闽江学院图书馆馆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