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聪 成文胜
让新闻作品更有“时代温度”
■李卓聪 成文胜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在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党对我们新闻媒体提出的更高要求。那用什么样的故事来传播中国好声音呢?又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呢?不少新闻媒体都在积极探索。
从2015年4月22日到10月31日,《检察日报》在一版开设专栏,启动“基层现场·短新闻大赛”,最终30篇新闻作品脱颖而出,它们以“短、新、实”的鲜明特色,讲述了司法进步大背景下一个个基层一线检察工作中的鲜活故事,作品可读、耐读,让人愿读、爱读,在讲好中国故事上进行了可贵的实践。
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受众才想听爱听呢?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百姓有切身感受的事、与百姓休戚相关的事,无疑越是贴近百姓越受欢迎。对于检察工作来说,“立足职能、司法为民”,这既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努力的方向,也是百姓关注的事。所以反映点滴司法进步,传播检察正能量,也就构成了讲故事的主旋律。
从这次大赛的获奖作品来看,所涉及的题材较为丰富,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主题:
1.司法正义在身边。从百姓的视角,展现司法在维护公民权益、改变个体命运中所作出的努力,让百姓能够享受司法公正带来的成果。如此次大赛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你们检察官来赶集,多少钱能问个事?”》①《一小时开出“药方”11剂》②等。
2.反腐倡廉有新成效。这个主题是广大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着重报道检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基层腐败行为的检察,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如二等奖获奖作品《紧盯不放11年》③等。
3.规范司法行为。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是近年来在基层检察机关开展的一项活动,多篇获奖作品聚焦于此,反映广大基层检察工作人员依法办事,严格遵守司法执行程序,在工作中秉持坚持不懈、谨慎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这是百姓所乐见的。如二等奖获奖作品《“迟来”的手续》④《检察长跟庭“挑刺”》⑤等。
4.开展普法教育。如何提升人大代表的监督能力、企业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基层检察人员、公诉人自身水平?在获奖作品中也多有反映。如三等奖获奖的作品《蹲点》⑥等。
在众多的获奖作品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反映检察机关对未成年嫌疑人的关注、保护和教育的问题。《给漂泊的“问题少年”一个家》⑦中提到了“扬帆非京籍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它是社会关爱、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的“家”,对在京无固定住所、无固定职业、无监护人的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观护帮教;《把今天当作起点》⑧报道的是“涉案未成年人不起诉训诫暨关爱青春帮教会”,对于那些犯错情节不严重的,认错态度良好的未成年人,不批准逮捕,而是加强心理教育。这两篇文章给读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读者看到基层检察机关工作上的新探索,领会到司法的意义不仅在于惩罚,更在于教育和帮助,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的关注和照顾,更具凝聚人心的社会责任感。
一、视角:平民化的温度
从叙事方式上看,30篇获奖作品无一例外都采取了平民视角。记者以平等的姿态深入基层,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入手,挖掘普通人身上的不平凡的事。
报道中的主人公,从普通的检察官、街边的老奶奶到小吃店的老板、失足的未成年人,虽不一样,但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是司法进步最好的践行者和见证者,比起写“大人物”,讲“大道理”,更能够打动人心,更显人性化。如 《“运河码头”上岸了》⑨《金银花开放了》⑩两篇文章,通过一个小吃店老板和一个弱势妇女命运的改变,表现了司法公正下对普通人的关注,法律和情理的统一,特别是检察官的一句“你这是从运河码头上岸了,以后不要再湿鞋啦”的叮嘱,会让读者倍感亲切温暖。
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标题设计,我们也能从获奖作品中感受到平民化的温度。如《“你们检察官来了,多少钱能问个事?》[11]《“救命钱拿到了”》[12]等作品使用当事人的原话作为标题,真诚朴实生动;在介绍北京市首家非京籍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观护基地时用《给漂泊的“问题少年”一个家》[13]为题目,写遗弃案时使用《“小平安”平安回家了》[14]为题目,颇具温情的关怀色彩。
二、语言:口语化的表达
一改人们传统观念中检察机关“板着面孔”的严肃形象,告别高高在上的“官话”和“套话”,在获奖作品中,我们随处可见很多口语化的表达,使得整篇报道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亲民感。
如《“你们检察官来了,多少钱能问个事?”》[15]一文中,出现了“话匣子” “赶大集” “敞亮的了解”等民间通俗词汇;在《一小时开出“药方”11剂》[16]一文中,使用“光查不治,就是没戏” “防止关门捣鼓”等语句来讲述检察人员的办案理念。这种说大书讲故事一样的话语方式,使报道读起来像和老百姓唠家常一般,文风亲切自然。用群众的语言讲群众的故事,无疑能够在群众中产生很强的代入感和共鸣,大大拉近了检察干部和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也更接地气、动人心。
三、细节:细微之处的雕琢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正是在一处处真实生动的细节上产生打动人心的效果。此次大赛名曰“现场短新闻”,要有“现场”,就得有观察体验的细节;要想写“短”,区区几百字,必须用细节来呈现。30篇获奖作品都对现场细节进行了精心的挖掘和展现,将作者的观察、体验写入文章,挖掘细微之处背后的价值。
在《控申大厅来了心理咨询师》[17]一文中,一句“拉着郝大妈的手,招呼着郝大妈坐在自己身边”,再一句“薛晓晓一边听着大妈的讲述,一边提醒在场的控申检察官郝大妈诉求关键所在”,这两处动作细节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心理咨询师对待群众耐心细致的态度。
语言上的细致呈现,尤其是抓住报道人物对话中某一处看似普通的细节,会大大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在《“隔空”询问》[18]一文中,陈祖玉对羁押在微山县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孔令军进行“隔空”讯问时第一句问话就是:“孔令军,我们的图像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清楚?”虽是一句普通的询问,却是最符合常识,在普通的视频通话中也会最先问到的话,这种细节的出现增添了文章的实在感和质朴感;在《检察官跟庭“挑刺”》[19]一文中,检察长贾佳打开视频的第一句话是: “冷婧,你看,你的检徽是不是有点歪?”像这样细微如检徽的角度问题也需纠正,正是检察官将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落到了实处的体现。
四、对话:真实现场的还原
对话是新闻的基本构成元素,它能够很好地体现新闻的真实性,提高作品的表现力,使新闻作品更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在此次获奖的作品中,新闻人物直接引语的使用和相互之间的对话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几乎出现在每篇报道当中,特别是大部分文章都使用了直接引语作为文章的开头。
《“你们检察官来了,多少钱能问个事?”》[20]《“隔空”询问》[21]等,都是利用对话还原了现场。对话运用最典型的一篇当属《迟来的手续》[22],整篇文章基本上依靠警官与检察官的对话建构起来,如“不就是差几页强制措施手续吗?明天我一大早就送来不行吗?”“那可不行……对于强制措施手续,刑事诉讼规则有明文规定,必须得有”,这一段对话,营造出了文中所提到的“激烈”的对话氛围;如“你就先受理了,明儿一大早我一定来补齐。”“同志,这事儿真是不能通融,你看看墙上那规定,你再看看我这儿受理登记,哪一个环节差了都是要追究责任的”,这一段对话则表现了检察官严谨认真的态度,即使是对待打交道多年的警官也要严格地遵守制度规定。这两段对话,寥寥数语就将一个严谨负责的检察官形象勾勒了出来,记者不着一句评论,却有着不可代替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通过对话的形式,一方面能够将读者带入对话的“现场”,使作者和读者联结成为平等、互动的关系;另一方面,这样的叙事方式,能够让人在不知不觉的浸润中接受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检察日报》本次的“基层现场·短新闻大赛”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实践,相信坚持下去,会有更多有着“时代温度”的新闻作品出现。
(作者分别系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11][15][20]郭树合、张海亮:《你们检察官来赶集,多少钱能问个事?》,《检察日报》,2015 年10月12日,1版。
②[16]龙平川、卢志坚、丁智:《一小时开出“药方”11剂》,《检察日报》,2015年11月15日,1版。
③吴贻伙、黄河:《紧盯不放11年》,《检察日报》,2015年8月23日,1版。
④[22]韩兵、何其伟、赵岩:《“迟来”的手续》,《检察日报》,2015年6月12日,1版。
⑤[19]吕峰、王忆冰:《检察长跟庭“挑刺”》,《检察日报》,2015年9月15日,1版。
⑥岳红革、孙佰明:《蹲点》,《检察日报》,2015年7月12日,1版。
⑦[13]李钰之、刘玉霞、霍丽娜:《给漂泊的“问题少年”一个家》,《检察日报》,2015年5月22日,1版。
⑧肖俊林:《把今天当作起点》,《检察日报》,2015年5月22日,1版。
⑨唐颖、纪成、闫海波:《“运河码头”上岸了》,《检察日报》,2015年8月29日,1版。
⑩卢志坚、葛东升、程婷:《金银花开放了》,《检察日报》,2015年5月20日,1版。
[12]唐颖、丁冉:《“救命钱拿到了”》,《检察日报》,2015年6月23日,1版。
[14]肖俊林:《“小平安”平安回家了》,《检察日报》,2015年10月25日,1版。
[17]徐盈雁、肖俊林、黄永君:《控申大厅来了心理咨询师》,《检察日报》2015年11月30日,1版。
[18][21]卢金增、张亚宁、王鹏:《“隔空”询问》,《检察日报》2015年7月1日,1版。
□检察日报“基层现场·短新闻大赛”作品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