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用心”和“专业主义”

2016-04-16 14:33范否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1期
关键词:无讼传统媒体工具

■范否



“工具用心”和“专业主义”

■范否

去年11月,法律阅读类APP无讼阅读进行了一次服务器迁移。这意味着有6个小时她的所有文章不能打开。从2014年12月4日发布到这个时候,这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无讼阅读上提前发了一条消息:“无讼阅读想在周五晚上请个假,请批准哦。”文中顺口提到她很快就要满周岁了。

晚些时候我打开查看,发现评论里一半批准了我们的假条,另一半则在感慨这一年时光飞逝,回忆起和无讼阅读的点滴。其中一条评论写道:“这就一年啦……当初作为荣组儿的事情仿佛就在眼前。”

如果说这一年有一件事是做得最漂亮的,那应该就是,我们把无讼阅读做成了一个法律“圈内人”的社区,我们和读者,我们和作者,作者和作者,作者和读者,都不见外。

这一年多,无讼阅读一共发布了近6000篇文章,这些文章被阅读了1462多万次、收藏了近55万次,读者在这些文章中留下了32381条评论。我们还出过三期微信书,总阅读数超过120万次。通过这些文章我们与1231名作者产生过关系,其中近200名作者与我们有长期的稿件往来。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了近21万名用户。

一切看起来都神奇地发生了,但并非从来都自然而然。其间摇摆、徘徊、挣扎甚至从头再来都曾有过。只有两件,我认为是无讼阅读始终未曾动摇的初心,一是“工具用心”,一是“专业主义”。

先说“工具用心”。

无讼阅读最早的版本,设计得很简单,首屏只有一个单页。一篇头条,往下则是整齐的标题列表。“我的收藏”“我的活动”“我的讨论”等稍复杂一些的功能,都隐藏在需要向右滑才能被发现的侧边栏里。

那时候我们给无讼阅读的定位,不过是微信公众号的一个补充品。解决微信公众号上读者不可相互连接、阅读体验不佳等问题。我们最初完全按照运营一个媒体的思路去构思它的定位和角色。那段时间,编辑部的每一个同事都紧盯着热点,不放过任何一个争取独家的机会,也不放过任何一篇可能10万+的文章和选题。我们把无讼阅读涨粉、拉新、扩大影响力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制造出足够有影响力的爆款文章来上面。

但我们逐渐意识到,这样的思路可能是错的。有一个特别好的例证,2014年春节期间,无讼阅读发布了一篇纯干货实务文章《微信红包的法律问题》,很快在法律人的朋友圈刷屏,阅读数超过13万。如果是在微信公众号上,以当时无讼阅读的用户基数,这样的阅读数大概能带来近5000名涨粉。但事实上,这篇文章只给无讼阅读带来了不超过100个新用户。

这让我们确认了一个事实:运营一个APP和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大不相同,甚至,这两种看似形态相差无几的载体,根本就不能被放在一起比较。

于是我们对无讼阅读进行了一次极大的改版升级,是为无讼阅读2.0。在这一版本中,除了将原本的内容归类为三个频道外,又新增了两个频道,分别为“清单”和“喊话”。

“清单”是一个将复杂法律阅读内容结构化的频道,推荐的所有文章都以列表的形式呈现,能够帮助法律人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一篇文章想要传达的内容;“喊话”则是从法律人的实用需求出发,试图通过这个覆盖20余万法律人的平台去帮忙对接使用需求,比如你身在北京,想在福建泉州找个律师帮忙调取工商档案,很简单,在喊话上发个信息,很快就有人应答。

从这两个栏目的设置即可看出,2.0我们完全换了一个玩法。当时我们已经意识到,APP说到底是一款互联网工具,它所需要提供的是源源不断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或服务,而非某一篇在微信里也能看见的爆款文章。我们需要让用户对它有所期待,会在某些特定时候想起打开它。

要做到这些,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有一颗“工具用心”。我们视之为所有动作的出发点。我们为法律人挑选真正有用的内容,并以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呈现,脱水化、结构化、可视化、矩阵化,目的无非让用户能够视无讼阅读为一个工具而非媒体,最高效地汲取内容价值或者释放表达欲。

正是在这种出发点之下,无讼阅读从最初的一屏阅读单页,一点点升级为拥有5个频道、10个栏目、承载了活动与无讼案例的功能型APP。我们还让她实现了基本的社交属性,每一个作者和读者都鲜活地在这个社区里存在,彼此照应。

再说说“专业主义”。

“专业主义”则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在发刊词中曾说过:“这个世界可以没有赞美和歌颂,但一定要有理性的法律声音……它和所有声音都不同;它不一定漂亮,甚至连婉转也没有;它可能平如潭水、枯如干柴……但它一定充满力量,一定被这个社会期待。”

而这一年多时间,我们可以把这种声音描绘得更加精确了。我们对专业的要求,不止于泛泛而谈。我们希望每一个专业领域都被细分到毛孔,每一个毛孔里都有执着而专注的作者。在过去,这些在角落里默默坚守的人,反而不被大众视野所照见。但移动互联网让一切都变成碎片的同时,也给了每一个碎片更多机会。

这里我想谈谈我对媒体分化的一些看法。一直以来,传统媒体都既负责内容的生产又负责内容分发。互联网出现之后,传统媒体将内容的二次分发这一功能给了没有采编权的网站们,但这样做的意义更多在于挖掘了内容的更多附加价值,对传统模式并无过多冲击。

真正形成冲击的改变,我认为始于聚合类APP的出现。这类APP出身于技术流派,完全按照互联网工具的思维打造,它们不负责内容生产,而只是负责把内容分发这件事做到极致。比如,你可以在这类APP上感受到高智能的定制化推送,能够收藏起来离线阅读,等等。在内容分发这件事上,它们干得比传统媒体漂亮太多,也理所应当地赚取渠道和用户给它们带来的价值。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内容生产,也正在被侵蚀。威胁的源头,正是爆发式增长的自媒体。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从此进入一个高度碎片和灵活的组合时代,任何优质的内容理论上都可以依托于用户体验最好的内容分发渠道得到传播,而这样的机制又会鼓励更多个性化、高质量的内容产生。

专业的法律写作的机会正来源于此。我们认为,在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更彻底分离的背景下,执着于专业的人,只需做他们认为该做的事写他们该写的文章即可,哪些用户需要哪些内容,那是负责内容分发的渠道的事。无讼阅读正在做,且将来还会继续做的事也是这个。

(作者系无讼阅读主编)

猜你喜欢
无讼传统媒体工具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无讼”“息讼”的现代启示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三言”与冯梦龙的“无讼”梦
早期国家形成模式中的“无讼”根源探微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