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辉
(建昌县林业局,辽宁 葫芦岛 125300)
辽西地区松梢螟的发生与防治
王德辉
(建昌县林业局,辽宁 葫芦岛 125300)
2015年,松梢螟在建昌县部分乡镇大面积发生,危害面积达0.47万余hm2,有虫株率在50%以上,严重威胁到我县油松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通过飞机喷洒生物制剂防治及其他后续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松梢螟的发生与危害。
松梢螟;油松;生物学特征;危害特点;防治措施
葫芦岛市建昌县位于辽宁省的最西部,为葫芦岛市的西北隅,地理坐标为119°12′47″—120°17′46″ E,40°24′30″—41°05′57″ N,东与连山区、兴城市相接,西与凌源市毗邻,南连绥中县和河北省青龙县,北靠喀左县、朝阳县。建昌县地处中纬度,为半湿润易干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8.9 ℃,无霜期为156 d,年平均降水量为580 mm。建昌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是辽西地区林业大县。
建昌县总面积31.952 3万hm,林业用地面积21.201 9万hm,有林地9.663 4万hm,森林覆盖率达到35.41%。其中,油松面积3.499 8万hm,约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36.22%。由于具备耐旱、耐贫瘠和四季常青等特点,油松已成为我县主要的生态公益林和绿化树种。2015年之前仅在个别地块轻度发生的松梢螟在我县喇嘛洞镇、碱厂乡、头道营子乡、魏家岭乡、要路沟乡、老大杖子乡、汤神庙镇、王宝营子乡以及古迹营子林场等单位境内的松林大面积发生,有虫株率达到50%以上,严重威胁到我县油松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松梢螟在我县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被害枯梢及球果中越冬,部分幼虫在枝干伤口皮下越冬。越冬代出现期为5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一代8月上旬至9月下旬,11月幼虫开始越冬。该虫各代成虫期较长,生活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越冬幼虫于4月初至中旬开始活动,继续蛀食危害,向下蛀到2年生枝条内,一部分转移到新梢危害。被害新梢呈钩状弯曲。老熟幼虫化蛹于被害梢虫道上端[1]。
2.1 危害部位
松梢螟为害的主要部位是树木的嫩梢。当松梢螟的幼虫进入到了树木的嫩梢之后,会逐渐的螺旋成为蛀梢,进而使得树木的嫩梢失去水分以及营养的供应而萎蔫下垂,最终会使得树木的顶梢折断并且严重的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如果对松梢螟危害的幼龄林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导致植株的死亡。
2.2 危害对象
松梢螟主要危害树龄小于10 a的树木,而树龄超过了30 a的受到的危害较小[2]。
3.1 人工纯林面积大
我县油松主要为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相比,人工纯林内难以形成稳定的森林生物群落,不能发挥自身抵御病虫害的潜能。此外,人工纯林内湿度相对较小,温度相对较高,不利于树木生长,有利于虫害的发生[3]。
3.2 干旱致虫情加重
干旱导致虫情严重。我县近几年降雨偏少,尤其在2014年遭受了50年不遇的旱灾,一方面导致油松生长势变弱,容易遭受病虫害危害;另一方面高温、低湿的环境导致松树枝梢汁液浓度增大,含营养物质多,从而有利于松梢螟的发生与繁殖,造成危害。
4.1 防治方法选择
考虑到虫害发生面积较大,加之我县油松生长地大都在高山远山,人工喷药、去除病枝等防治方法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短时间难以达到“消灭虫害,控制灾情”的效果。最终决定采取飞机喷洒药液的方法进行防治。
4.2 药剂选择
在药剂的选择方面,我们按照上级部门要求,选择低毒、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制剂进行防治。经相关专家推荐我们选取了苦参碱与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复配对松梢螟进行防治。
4.3 防治要点
建昌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与兴城天翼农林服务有限公司达成防治协议,抓住松梢螟成虫羽化、出孵幼虫的高峰期,选择风小、无雨的天气,采用MF-912直升机开展防治任务。该飞机每次可装载药液400 kg,飞行距离120 km,每架次作业时间控制在30 min,每架次防治面积100 hm2,飞行高度距树梢10~15 m,杀虫率高达70%~80%,防治效果明显。
4.4 后续工作
药剂防治的作用在于大面积降低虫口基数,但要达到持续控制灾害的目的,还须补加其他防治措施:如加强中幼林抚育,促使幼林提早郁闭,减轻为害;利用冬闲时间,组织林农剪除被害干梢、虫果,集中处理,压低虫口密度;根据成虫趋光性,购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在林区悬挂鸟巢,利用天敌进行防治等等。
[1] 刘洪山,刘志军.松梢螟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9
[2] 傅成华,吴小龙,罗洪.松梢螟发生与环境因子关系调查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2,2(6):13-14
[3] 郭传金,方元春,罗洪.浅析环境因子对松梢螟发生危害的影响[J].林业科技情报,2013,45(1):20-22
1005-5215(2016)10-0117-01
2016-07-27
王德辉(1980-),男,辽宁建昌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S763.3;S763.42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