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或者“枪打出头鸟”,这种古老中国庙堂与江湖的智慧共识,在曾经全面向中国学习的日本也有对应的词句,只不过,中国人的理解建立在一种自保诉求之上,而日本人则用以作为对集体主义文化的强调。
01. 日本原宿, 同为17岁的Nao Sugie和Sayaka Narita在周末穿着传统的校服。
Pascal是一名对日本这个东方国度充满好奇的年轻的荷兰摄影师,他在2014年在日本拍摄了这一组照片,年轻人新时代下的困惑展现在木然的表情之下。
摄影师试图从一种社会动力的大视野去看待这个让他兴致盎然的现象。他分析,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房地产泡沫引发的金融危机,终结了日本社会的雇佣终身制,从而使得日本年轻人失去了“铁饭碗”,财务上相对陷入困顿。这意味着集体主义无法继续提供足够的生活安全感,人们必须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独特能力获得体面的生活,于是对集体主义的怀疑与逃脱在年轻人中有了市场,并正在渐进膨胀起来,波普文化(POP ART,即流行文化)兴起。
毫无疑问,集体主义传统所提供的严肃的纪律观念和服从意识,是近代以来日本社会一以贯之的一条文化人类学线索,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此做了相当精彩和深入的研究。在二战以后,这一文化主线依然驱动着这个民族的绝大部分个体共同承担国家再度崛起的使命,并取得斐然成绩。
我在泰国听当地导游说过,他们最喜欢的团队游客是日本人,因为他们“听话”,按照约定的上车、集结的时间,从来没有一个人迟到,某些特别的规矩说过一次,绝对不会有人违反。作为一种已经进化为某种基因的文化特征,这一点日本人不会轻易出现变动。
不过,我们知道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中提出了著名的“猎鹿困境”,后来成为博弈论中广泛使用的思想模型,可以从心理上观照变化的可能性。
一个原始村庄,只有两个猎人,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只有两种猎物,鹿和兔子,他们合力的话可以捕获一头鹿,各行其是则只能射杀兔子。当两人正在一同围捕一头鹿的时候,一只兔子施施然走过其中一人身边,此时他是继续心无旁骛地捕鹿,还是冒着让鹿跑掉的风险去抓住那只兔子?下面是“改良版”:当我们把其中的猎人数量增加到100人,“猎鹿困境”就变成“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的挣扎,此时理性的考量标准显然就变成“那头鹿究竟有多大”。如果从对集体的遵从中所获甚微,有人就会考虑兔子。
经济发展长时间陷入低迷,从逻辑上的确会按照改良版的“猎鹿困境”发展为对集体主义文化的怀疑,社会缺乏激情与动力,过于平淡甚至萎靡,会让一些非主流的文化和观念获得受众。不过,摄影师的思维显然也有先入为主的一面,最明显的一点是八九十年代已经启端的动力停滞,在二三十年后的今天才表现出文化上的反射,日本人未免被想象得过于迟钝了些。也许,理解这个国家年轻人的困惑,需要一些更加正相关的分析角度。
不过,还是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