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事实上,只有在把握意象的基础上,才能充分领悟诗作内容,领会诗歌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因此,品味古诗需要从鉴赏意象入手。
从近些年高考测试看,古诗意象的考查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一、根据一定的标准检索相关意象
解答此类试题,看清检索标准并恰当筛选(既不能遗漏也不可多找)是关键。
【典型例题1】 (2014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暮 春
[宋] 黄 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 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
【解题点拨】 《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体现春之“暮”的四个意象见后三句;《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
【参考答案】 花瓣飘落 柳絮飘飞 春风将尽 子规啼叫
【典型例题2】 (2014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解题点拨】 本题属于诗词鉴赏中“一字领全诗”的测查形式。回答这类题目,先要明确诗中是“如何表现”的。(《早发》一诗与温庭筠《商山早行》类似,主要是借助了典型意象,如“残灯”之“灯”、“鸡唱”之“鸡”等);接下来联系各联诗句,逐一分析其中的意象,兼及相关的关键词即可。
【参考答案】 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二、鉴赏意象的形态美
鉴赏意象时应该以“象”味“意”,即通过诗人描写的具体物象的形、声、色等特征,品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与艺术趣味。具体途径有三:以“形”味“意”(“形”即物象的情态特征,常表现为意象前的修饰语);以“色”味“意”(“色”即物象的色彩特征,包括冷色调、暖色调);以“声”味“意”(“声”即物象的声韵特征,包括乐音、哀音)。
【典型例题3】 (2013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解题点拨】 考题针对颔联设题,其中的第三句运用比喻,从色彩角度写“烟色”像云一样洁白;第四句写“烟”漂流到山寺前,绘其动态,以动衬静,营造了静谧、凄美的氛围。
【参考答案】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典型例题4】 (2014年天津卷,考查《暮春》《暮春山间》两首作品,作品参见“典型例题1”)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解题点拨】 此首绝句的第三句“桃花落处无人见”,有意不直接描绘桃花之形、之色;第四句“濯手惟闻涧水香”,说的是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这属于侧面描写(间接表现),从而引领读者想象桃花之美。
【参考答案】 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
三、品味意象的意蕴美
意象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的(像高山沧海多与豪情壮志有关,松竹梅兰多象征高洁的情操与追求;至于寒风冷雨一般与孤独惆怅有关,杨柳长亭多表达离愁别绪,清风明月则多抒写闲情逸致)。古代诗歌往往选取具有象征意义的典型意象,来营造动人的艺术魅力。
【典型例题5】 (2007年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解题点拨】 在《小斋即事》中,“未用较得失”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而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记宫商”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由此可见,试题不仅考查解读古诗的能力,而且引导考生欣赏了诗人直如琴、方如棋的情怀。
【参考答案】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典型例题6】 (2013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解题点拨】 依据注释,“兰”“蕙”“菊”三种意象均来自《离骚》——作者引用、化用屈原诗句,显然是为了表明自己决不肯随波逐流,与投降派沆瀣一气。
【参考答案】 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四、分析意象对感情抒发所起的作用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诗词诗法的考查中,景情关系(包括“借景抒情”“即景生情”等,或概言之为“情景交融”)是热点中的热点,而其中的“景”就是指作品中的意象。
【典型例题7】 (2014年全国课标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解题点拨】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的情绪。这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按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沉。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暮色之下,更能感受抒情主人公凄凉、哀伤之情。
【参考答案】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答出奠定情感基调的,给2分;结合内容分析的,给3分。)
(作者:唐惠忠,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