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任 贾云飞 王 震(沈阳华昌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13)
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改进措施分析
■侯任贾云飞王震
(沈阳华昌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1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的工程建设在这个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得深基坑技术的设计理论得到了有效的完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仍然需要对其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不足之处加以有效的完善和解决。本文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岩土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是一门从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技术。当今,大城市的高层建筑风声云起,由于施工场地的道路、地下管道等不能因为施工而造成破坏,导致施工环境极为复杂。深基坑支护技术不仅关系着建筑施工的质量,更严重影响着建筑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失事,势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增长,人们在基坑支护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和发展。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的出现,使建筑岩土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还存在多种问题,为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2.1支护结构的设计数据不精准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精确地判定深基坑支护压力的承载力度,是促进整体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性能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地理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我国岩土工程中对于深基坑支护支撑能力的计算,通常是采用的库伦或者是朗肯公式。同时在开掘较为困难的深层基坑工作的时候,其基坑含水率、土质粘连性以及基坑内部摩擦力大小都是随着挖掘工作的展开而不断变化的,所以要计算出准确的支护结构实际受力大小是不容易的。据实验表明,基坑内部内摩擦角仅仅出现5度的差值,这都会影响到主动土的压力大小,从而在挖掘工作竣工之后,其土质的粘聚力相较于之前有所不同。因而,使得支护结构与工程运作方式产生差异,影响最后的工程效果。
2.2超挖、欠挖现象较为严重
在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超挖、欠挖现象比较常见,这些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工程质量。分析超挖、欠挖的现象的原因,主要与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有直接关系,即施工人员,尤其是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低下是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
2.3没有正确地选择土体的物理学参数
在岩土工程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上,所涉及到的土体的物理学参数并没有完全地符合建设的需要。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基坑支护的安全性主要是受到其支撑压力大小的影响,通过对这种压力的计算可以计算出一定的物理学参数值。但是,由于所进行建设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变化多样,要实现非常精确的计算目前还没有着这种技术水平。同时,由于土体物理参数在选择上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含水率、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三个参数受到深基坑开挖后的影响,经常出现不同的变化,因而非常难以计算出基坑支护结构的真正的受力情况。
2.4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工程受力情况存在差距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对于我国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模式,通常是运用了物理学中的极限平衡定律,相较于现实中的深基坑受力情况来说,这之间是存在一定误差的。据具体工程实例表明,就物理学原理上来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满足了极限定律中的安全指数,然而就部分深基坑支护实际运作来说,其安全系数是相对较小的,因而很难达到指定标准。
3.1加强设计理念的更新
在基坑技术的发展上,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并且在支护结构受力变化的规律上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技术能力的掌握和认识的存在,有利于基坑支护结构的合理设计,为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设计规范,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等值梁法”、库伦理论或朗肯理论进行相应的设计和计算。
3.2积极寻找新型的结构计算方法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新的支护结构不断的出现,并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比如钢板桩、低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的使用,促进了土钉、双排桩和旋喷土锚等支护结构型式的产生。但是,对于这些新支护结构的相关计算和设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加强其计算和设计方法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3全面监控岩土工程挖掘工作
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工作通常选用的是机械开掘的模式。在基坑开掘工作前期,工程人员应切实规划基坑坑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的需求,建立健全的基坑挖掘策略并且跟机械人员做好施工前的协调工作。在工程开展中期,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应做好全方位的工程监控,就基坑挖掘的深度以及基坑坑壁坡度进行全面规划,有效防止开挖过度的情况出现。而对选用土钉墙支护的深基坑来说,应精确地运算出基坑开掘深度,按部就班,在上一层土钉墙支护施工完成以后才开始进入到下一段工程的开掘工作。
3.4完善好基坑支护的现场检测
建立完善的支护检测制度是有效防范基坑坍塌的重要措施,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前期,工程人员应切实提出检测标准,聘用优质的检测团体制定出系统的检测策略,在上报设人员、监理工程师确认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施工。就岩土工程中的检测方案而言,大体上涵盖了支护检测目标、支护勘探项目、支护测验方案、检测运作周期以及检测信息反馈等等。就检测项目大体内容而言,通常包括了深基坑上口的水平位移以及垂直位移模式的监测、基坑顶部建筑物是否已被破坏以及基坑土质升降情况等的监测。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深入探究对于有效保证建筑施工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要加大对支护技术方法的深入研究,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和进步,有效保障我国岩土工程的质量,提高我国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1]严元.论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J].城市建筑,2012,15:56-58.
[2]许鹏.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及其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51.
[3]王素萍,孙春圃,叶维.浅谈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J].科技信息,2012,04:400-403.
TV551.4[文献码]B
1000-405X(2016)-1-3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