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细辉 伏小双 沈 良(1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云南昆明650216;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云南省有色地质局08队云南昆明661099)
云南省东川汤丹望厂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简析
■饶细辉1,2伏小双3沈良1,2
(1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云南昆明650216;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3云南省有色地质局308队云南昆明661099)
本文就东川汤丹望厂铜矿成矿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望厂铜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火山-喷流沉积型东川望厂云南
东川汤丹望厂铜矿床位于东川汤丹老矿区之东南部宝九大断裂的北部,具有较好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条件,笔者在通过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总结了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该矿床成因,以期达到为该矿床下部找矿指明方向及为区带找矿提供借鉴意义。
汤丹望厂铜矿属上扬子古陆块康滇基底断隆带内的落雪褶皱基底隆起,受南北向小江断裂、普渡河断裂与东西向宝九断裂所控制。隆起内地壳厚度大,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复杂,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铜铁多金属矿床点分布广泛,以铜、铁矿为主。北部与会理昆阳群相连,褶皱构造表现为宽缓的复式向斜与紧密的同斜扇形及倒转背斜。据构造形迹可划分为:落雪-因民复式褶皱带;滥泥坪-汤丹-新塘断裂褶皱带;杉木箐-拖布卡褶皱破碎带;南部盖层构造为上震旦统陡山陀组、灯影组,经晋宁运动后呈缓倾斜不整合覆盖于昆阳群地层之上。
汤丹望厂铜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之川滇台背斜,在成矿区带上处于昆阳裂谷是在晚太古代基底地层上发展起来的受一组南北向深大断裂控制的狭长海槽,其基底构造形态复杂,由一系列南北向隆起、凹陷组成。区内基底岩系为强烈褶曲成一系列紧密背斜和相对开阔的向斜的厚逾万米的昆阳群浅变质岩,其上为震旦系和古生界盖层,二者呈不整合接触关系。从全区来看,地层分布较全,从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元古界均有出露,但以元古界为主,而铜铁矿产也主要分布于元古界中。
2.1地层
勘查区范围内主要出露元古界、少量古生界以及第四系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黄草岭组(Pth):灰、深灰色薄至中层状板岩夹石英细砂岩、石英岩、粉砂岩及少量灰岩、白云岩。
黑山头组(Pths):上部为灰黑色粉砂质绿泥绢云千枚岩、灰色粉砂质绢云板岩夹浅褐色绢云石英砂岩、石英粉砂岩、灰色粉晶白云岩;下部为灰黑色绿泥绢云石英粉砂岩、长石粉砂岩夹灰色石英岩。
大龙口组(Ptd):灰、深灰色粉晶-细晶白云岩、粉晶灰岩夹少量石英绿泥绢云板岩、粉晶硅质粘土岩、绢云石英不等粒晶白云岩。
美党组(Ptm):上部为灰色绢云板岩夹石英砂岩、粉砂岩;下部为杂色绢云石英板岩,底部夹空洞板岩。
因民组(Pty):紫、紫灰色石英绢云方解白云岩、石英绢云灰岩、绢云板岩、角砾岩,斜层理发育,含铜及镜铁矿。顶部为灰黄、灰紫色绢云板岩于白云岩互层。底部局部夹赤铁矿层。厚度106m~521m。为Ⅰ号铜矿体赋存层位。
落雪组(Ptl):上部为灰色硅化白云岩,含硅化粉晶白云岩带,夹灰色中粗晶白云岩,含:Collenia columnaris,Paracolonnelle laohudmgensis下部为灰白色细晶至粉晶白云岩,产铜矿。
下统澄江组(Zz1c):灰紫色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夹杂色蚀变沉积灰岩、灰紫色岩屑砾岩、灰绿色页岩。
上统陡山沱组(Zz2d):西区:浅灰色泥质白云岩、灰黑色炭泥质白云岩,底部为含砾砂岩及粘土,含铜。东区:灰紫、灰黄色岩屑砂岩夹浅灰色含砾石英砂岩及砂砾岩。
2.2构造
区内发育有三条断裂,即F1、F2和F3。
F1(窝利沟断裂):位于测区东部,北东10°走向,区内出露长度1.1km,该断层南延出图,为第四系所覆盖,倾向南东,倾角55°~60°。为一正断层,控制了测区整体地层的分布。断层规模较大,断层经过的地方,形成明显的负地形地貌-即大冲沟。
F2:位于矿区中部,走向近于东西向,区内出露长度约4km,倾向北,倾角50°~55°,为一压性断裂控制了测区地层的出露的分布。该断层规模较大,横穿全区,为昆阳群地层与震旦系地层的接触界线。
F3位于矿区中部,走向北东40°~45°,近于直立,区内出露长度约1.7km,北东延伸出图,南西止于F2断裂。
2.3岩浆岩
以基性岩浆活动为主,主要为玄武岩,以暗绿、深灰色少斑少杏仁玄武岩、多斑玄武岩、碱玄岩及致密块状玄武岩为主。主要见于矿区外围的东南部。
2.4矿体地质特征
Ⅰ号铜矿体矿产于因民组地层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控制走向长约160m,走向N 80°~85°E,倾角50°左右。目前已有工程揭露矿体厚度1.06m~1.42m,倾斜延深揭露达60m~80m。铜品位介于0.95%~1.22%。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白云石化。容矿岩石为中厚层状致密块状白云岩。
2.6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矿区铜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斑铜矿、黄铜矿、斜方硫砷铜矿和辉铜矿。氧化物有孔雀石、黑铜矿、硅孔雀石、蓝铜矿。脉石矿物有白云石、石英、黄铁矿、重晶石、方解石等。
目前较普遍地将东川铜矿划归为古陆边缘裂陷槽中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石的沉积-改造型铜矿床或简称为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也有的称之沉积变质型(层控)铜矿床,习惯称“东川式铜矿床”。近年来龚琳等研究昆阳裂谷发展演化,结合东川矿田的主要矿床时空分布和有利于找矿,按成矿系列、建造类型、容矿岩石、赋矿层位、成矿环境等,将东川矿田的矿床划分为四个类型,即从赋矿层位由下至上分为:①产于中元古界因民组的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型铜铁矿床(稀矿山式铜铁矿床);②产于中元古界落雪组的碳酸盐岩建造中喷流-热卤水沉积型铜矿床(东川式铜矿床,含落因式铜矿床、汤丹式铜矿床);③产于中元古界黑山组的黑色页岩-碳酸盐岩建造中沉积改造型铜矿床(桃园式铜矿床)。
P578.4+2[文献码]B
1000-405X(2016)-1-90-1
饶细辉(1979~),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地质勘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