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2016-04-14 20:54:58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广东肇庆526020
地球 2016年1期
关键词:遥感技术泥石流波段

■廖 杰(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广东肇庆526020)

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廖杰
(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广东肇庆526020)

本文首先对遥感技术的现状以及其在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尔后对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中的具体应用途径和方式进行浅析。

地质灾害监测治理遥感技术应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技术的采用为地质灾害的监测治理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其中遥感技术就是典型代表,不仅能快速、准确检测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而且在地质灾害的治理过程中亦发挥着关键的作用[1]。

1 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技术主要是指用间接手段获取目标状态信息的方法,一般多指从人造卫星或飞机对地面观测,通过电磁波(包括光波)的传播与接收,感知目标的某些特性并加以进行分析的技术。遥感技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着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探测技术。就目前而言,把遥感器放在高空气球、飞机等航空器上进行遥感,称为航空遥感。把遥感器装在航天器上进行遥感,称为航天遥感。完成遥感任务的整套仪器设备称为遥感系统。利用人造卫星每隔十八天就可以送回一套全球的图像资料且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测绘地图。

2 浅析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中的遥感技术应用

2.1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由于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快速和多谱段地进行感测并能获取大量信息的优势使其在国民经济和军事的很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例如应用于气象观测、资源考察、地图测绘和军事侦察等。除此之外,对于各种地球资源的勘探以及对于部分地质灾害的监测也离不开遥感技术的配合和应用。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良地质现象通常被叫做地质灾害,其主要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相结合而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征,地质灾害也是如此,因此,遥感技术就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形成图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具体而言,遥感技术可以根据所获取的图像资源对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其他相关性因素进行测绘和分析,从而进一步准确把握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规律和前兆信息,从而对地质灾害进行定期的预报帮助将灾害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2]。

(2)就目前而言较为多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其中滑坡是一种山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发生在山地、丘陵的斜坡上。利用遥感技术对滑坡进行监测方法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利用遥感技术克服了地形、气候、观测条件的限制,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滑坡区域调查以及针对滑坡不同阶段实行动态监测,遥感用于滑坡监测可分为三个方面内容即滑坡探测与识别;滑坡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监测;结合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和灾害预测。滑坡的探测与识别通常采用航片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判读,识别出滑坡的鉴别特征,如泥石流引发的沉积物堆积、地貌地形、冰川退缩及冰舌的位移、岩层断裂等。动态对比可通过检测多时相卫星影像上滑坡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来定位滑坡,然后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滑坡条件,如滑坡范围、移动速度、地表形态、土壤湿度,进行滑坡动态监测。目前,滑坡动态监测已采用了InSAR或D-InSAR并利用获取的地面控制点改进地理编码和高程值,获取地理编码垂直高程变化图。

(3)泥石流的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产设施破坏,而且泥石流多发生于矿区且直接威胁着矿区的安全生产。矿区地形复杂,单纯依靠地面调查对其进行检测不仅周期长、费用高,见效慢,而且部分矿区交通不便且工作难度大,难以准确判断。利用遥感技术不但可准确、直观、全面、多角度地观察和研究泥石流灾害,还可以利用多时像的遥感资料,动态地观察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为灾害地面调查及后续治理提供指导。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泥石流监测主要核心就是泥石流沟的解译。泥石流的遥感调查方法与滑坡非常类似,也可以采用直接解译法、动态对比法和干涉雷达等方法。

2.2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崭发展和人民安居的重要因素。而且地质灾害的种类多种多样,监测和治理的过程也十分复杂和繁重,但是无论何种地质灾害,其在遥感图像上面所呈现的图像信息是存在区别的,例如不同地质灾害在图像上所呈现的色调以及背景结构和影纹形态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滑坡或者泥石流等多发地质灾害的发生规模以及破坏程度均能从遥感图像信息中只管判定,这样就为地质灾害的灾后治理提供了参考和条件。

遥感技术所获取的信息量极大,其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有针对性的取得所需的信息,不仅能探测地表的性质,而且可以探测到目标物的一定深度。微波波段还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以四波段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图像为例,像元点的分辨率为79× 57m,每一波段含有7600000个像元,一幅标准图像包括四个波段,共有3200万个像元点。例如在地震发生后的监测中,遥感技术不仅能利用可见光波段探测物体,而且能利用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波段进行探测,进而可以通过这种监测进行人员伤亡的统计和搜救。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地质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的监测预报与治理十分重要,但是就目前而言,遥感技术作为一项综合性技术,期随着社会的进步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和改进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的监测管理活动中应加强对遥感技术的应用学习。然而当下更为重要的则是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环保理念的树立,因为不良地质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活动,及时遥感技术如何改进和发达也只能在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进行运用以求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但是如果能在源头消灭灾害发生的诱因,那么就能从根本上防止损失的产生。因此,在今后的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工作中,应完善相关的调查和预报制度并加强对社会公众的认知教育。

[1]谢滔.浅谈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7):20.

[2]韦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研究[J].科协论坛,2009,(9):132.

P694[文献码]B

1000-405X(2016)-1-321-1

猜你喜欢
遥感技术泥石流波段
春日暖阳
泥石流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6
泥石流
环球时报(2017-06-14)2017-06-14 09:13:39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M87的多波段辐射过程及其能谱拟合
机械班长
日常维护对L 波段雷达的重要性
西藏科技(2015年4期)2015-09-26 12:12:58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河北遥感(2015年2期)2015-07-18 11:11:14
L波段雷达磁控管的使用与维护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