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龙(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0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工作要点分析
■李建龙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0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是建矿采矿的前提,在整个采取矿石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主要包括普查和勘查两项重要内容,包括对客观的地质体和矿产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但是由于地质资源的潜藏性和矿产资源的赋存性决定了勘察工作的成功率一般较低,固体矿产深埋在地下,其质量直接受到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的影响,因此导致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工作成为一项艰苦且具有较大风险的工作。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分析研究工作要点
地质勘查工作是勘探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具有高风险性和低成功率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勘查时需要严格遵守勘察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随着我国经济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革新发展。地质勘查工作是指对客观地质体和矿产资源进行研究与调查的过程。当今社会,存在着大量的矿产资源浪费和过度开采的问题,基于这一现象,只有在进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将将矿产资源项目有效的转化为良好经济效益得最终目的。本文主要对固体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的工作要点展开讨论和分析,以期为类似的勘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矿产资源的成矿和分布等方面的特征都是由我国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的演化发展直接决定的,区域内的成矿特征是中国大陆经过了几十亿年的地质成矿作用所形成的。
中国大陆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罕见,由于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运动和地球的物理化学运动形成了多个矿区和多种矿产以及矿床类型,这一特征充分的体现出了地质成矿作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1]。我国的区域地质成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成矿时代齐全,成矿的区域具有多样性;第二,古陆边缘矿床比较集中。古大陆边缘构造地在中国地区发育时间较长,为地质成矿作用提供了多种便利因素;第三,中国大陆受到印度板块、西太平洋板块、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经历了长期的,复杂的地质演变过程;第四,我国的花岗岩类矿产的规模和数量均较大。
地质勘查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名词,而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包括了广泛的勘查工作例如,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地质调查等类型。每一种勘查工作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效益。并且各种勘察工作的勘查目的、投资性质、工作范围的大小以及勘查方法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文章此处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为研究对象,地质勘查属于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地质工作,是其它矿产勘查工作的基础。
2.1矿产地质勘查的技术和方法
矿产地质勘查的概念是根据成矿理论寻找和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经济矿床为目,利用各种地质勘查方法、地质勘查手段来认识地质规律,揭露地质现象,矿产地质勘查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有地球物理法、地球化学法,探矿工程法,遥感遥测法等,通过各种方法的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来揭露地质现象,认识地质规律,找到有经济价值的矿床,具体的技术方法如下所述。
2.2地质测量法
地质测量又叫做地质填图,此方法是根据野外的地质观察和研究,把区域内各种地质现象用一定的符号或者颜色在一定比例尺的平面图或者剖面图上表示出来,地质测量是最基础的地质勘查工作。通过地质测量工作可以了解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岩层地层、目标区域的成矿特性,为其他的地质工作打下基础,提供基础资料。
2.3地球物理测量法
地球物理测量是对研究区域的电、磁、波、重力等物理现象的测量,了解它们的物理量的强度和分布的特点,结合专业的地质学和矿床学理论进行找矿工作的指导。地球化学测量法通过比较系统的样品采集并且进行样品的分析工作,根据成矿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并且结合专业知识用以指导找矿[2]。
2.4找矿标志
找矿标志是指示矿产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的统称,是找矿的重要信息,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帮我们找到矿床或者矿体。
在野外进行普查找矿的时候,地面上有时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体现出现可能存在矿产的标志,例如,由于出现矿化作用会引起区域周围的岩石的成分和性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再者出现由于矿床风化破坏后导致的矿石碎块等,常常表示该区域附近可能存在某种矿床。
如前所述,地质调查是其他地质勘察的基础,矿产勘查与找矿工作均是建立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之上。矿产地质勘查可以根据勘查工作程度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以及勘查四个阶段。
3.1预查
预查是依据区域的地质和其他一些研究结果,利用初步的野外观测和少量的工程验证结果,从而预测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比较大的面积区域[3]。当有足够的依据时可以估算潜在的资源量。
3.2普查
普查是指在预查结果所确定的潜在矿化区域内进行大致成矿地质背景的普查分析,并且圈找出成矿的远景阶段,普查工作还要求对该区域是否存在具有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价值的矿床和矿体进行分析调查,以此为之后的详查工作提供相关的依据。
3.3详查和勘察
详查和勘察是指对有经济价值的矿区开展的详细调查工作,详查的成果可以作为矿山总体规划的依据并且为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进行进一步的勘查工作和为矿山建设确定必要的资料依据[4]。
3.4四个工作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地质勘查四个阶段的共同点在于每一个阶段所用的技术方法大致相同,并且每一个阶段都需要通过本阶段的工作对区域固体矿产的矿床和矿体特征以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测量和了解,四个阶段的区别在于勘察工程布置的疏密程度和研究程度不同。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作用,不同阶段的工作目的和工作量也存在差异,并且每一个阶段勘查依据的地质资料和其详细程度不同,另一方面,随着地质勘查工作的进行和不断深入,综合地质勘查前期基础工作的铺垫,工作人员对该地区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分布等矿体特征的掌握程度逐渐上升,因此每个阶段的勘察工作对整体的固体矿产勘察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李桂东.矿产地质勘查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02).
[2]王忠彬.当前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2).
[3]费斌斌,张立成.浅析矿产地质勘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4).
[4]胡冰,李小勇,肖长产.深度探讨当前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J].科技资讯,2013 (14).
P62[文献码]B
1000-405X(2016)-1-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