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刚(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西宁810001)
青海省有色金属找矿思路与方法
■王方刚
(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西宁810001)
青海省省域面积大,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潜藏着极多的有色金属矿产以及水利资源,55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且有十二种矿产的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一位。我国有色金属找矿事业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持续发展的状态,本文将综合我国青海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和形势进行分析,着重对我国青海省有色金属的找矿思路及相关找矿方法作详细论述,进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且符合我国国情的,能够适用于青海省矿山深边部找矿的方法,为青海省有色金属找矿事业提出一定的建议。
有色金属找矿思路找矿方法
当前青海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总储量虽然较大,然而人均占有量却较少,同时贫矿的存在也相对较多。由于青海省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大多数与矿产资源开发产业有关,因而找矿工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也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加大矿产勘查力度,提高矿产资源勘查程度。本文充分的结合现代化找矿理念与找矿技术,对实施深边部采矿等作业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同时增加了对矿山近外围找矿的力度,以此来达到满足有色金属市场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需求的目的。接下来,笔者将针对青海省的有色金属找矿思路与找矿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
青海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横跨秦-祁-昆和特提斯两大成矿域,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属我国资源大省,也是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目前共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49种,非金属矿产78种,水气矿产3种。编入《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共有85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黑色金属矿产2种,有色金属矿产12种,贵金属矿产5种,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10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5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7种,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29种,水气矿产3种。
在已查明的矿产资源储量统计中,青海省有55种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其中钾盐、镁盐(有MgSO4、MgCl2两种)、锂矿、锶矿、芒硝、石棉、冶金用石英岩、玻璃用石英岩、电石用石灰岩、制碱用石灰岩、化肥用蛇纹岩等12种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天然气、汞、铬、钴、铟、硼等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列全国前10位。石油、油页岩、金、铜、铅、锌、钨、钼、锑、银等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列全国前20位。石油、天然气、铅、锌、钾盐、石棉的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国家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
经过对往年在青海省当中找矿所总结出来的经验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究,我们现今已经研究拟定出了一整套较为科学且完善的有色金属找矿新措施,并结合我国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找矿手段,进一步的拓展、创新出了一套新的找矿理论。一些有色金属找矿工作者将钻井物探、化探、铅同位素找矿以及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矿山深边部、近外围等地区进行评价,最终总结出了两套切实有效的有色金属找矿思路。
(1)矿山深远部找矿:在进行找矿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着重分析矿山或矿产地的实际地理位置、区域地质背景特征及工作区域的地质特征等;接着与地表物探工作进行相互配合,进行地下物探工作;最后,运用多种组合手段进行有色金属矿的找矿化探工作;在实施完上述方法手段之后,选择成矿有利部位进行工程验证。
(2)矿山近外围找矿作业:矿山的近外围找矿作业,大体上与矿山当中的深远部位采矿作业相同,对于有色金属矿山外围的找矿作业,首先应该进行细致的采样与分析,并依据产矿地当时的地质形成条件与元素结构进行分类规划;接下来,应该对矿层施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这种信息方式,能够通过遥感探测器对矿层内部的蚀变光谱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获取有效的矿层蚀变信息;其次,运用原生晕以及次生晕等方式,对该地质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查与剖面分析,最后随着勘探采样的深化,做出有根据性的工程验证。
依照以上我们对于找矿的思路分析,笔者认为,对于有色金属矿,我们在进行找矿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使用以下的几种新方法:
(1)对地质成矿有关条件进行有效的分析:在找矿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对于成矿地区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这也是我们进行成功找矿的第一步,找矿人员在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对该地段的地质元素条件进行细致的掌握之后,才能够进一步的判断出该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大概集中在什么位置,这样才能够方便采集人员进行样品采集的后续工作。找矿人员对于地质条件的分析主要内容有:对产矿地区地质情况的分析、产矿地有色金属矿资源类别以及有色金属矿产成因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细致研究与总结,能够使找矿人员具体的推算出该地段可能成型的是哪一种类别的有色金属矿资源,并根据这些理论,结合实践,最后选出产矿概率最大的地段。
(2)钻井物探找矿法:在进行找矿作业的过程中,有一种较为特别的找矿法,那就是钻井物探找矿法;这种方法具备着许多的有利优点,我们首先将观测装置设置在钻井当中,这样可以尽量的避免物探工作受低阻盖层等因素的影响;在保证了物探工作不被低阻盖层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一步多物探作业的深度以及精准度进行有效的提升;在钻井当中进行物探测量,可以有效的检测出当前钻井当中所存在的有色金属矿元素,同时还能够增大钻孔所反映出来的地质信息的空间范围;这种做法不但能够有效的找到有色矿体的垂直分布状况,同时还可以得到钻井当中深入的矿体信息。
(3)使用铅同位素寻找矿源:该方式的原理为:同位素在演化的过程中,其最初的比值和钍、以及铀元素的衰变和积累过程,对于铅元素同位素演化和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也在同一个地质结构中出现了大量的矿床与矿化点,在通常情况下,在成矿热流体之中的同位素初始比值和铀线,钍铅比值与围岩中的比值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这种差别的存在,令区别围岩,异常体,矿体提供了良好的方式,因此,在相关样品中的铅同位素组成数据,对于矿床的物质来源特征、相关规模以及形成条件都是一种良好的反映。在一定的环境下,能够依照已经确定的铅同位素靶标值和适当的变差椭圆处理判别的方式,和靶标值进行全面比较,利用这种方式对未知点进行评价,同时也能取得远景点的评价最终结果,以便对勘查工作进行全面指导。
青海省的经济发展较我国其它省份而言较为缓慢,其财政一直处于困难的边缘,每年青海省都需要依靠国家的财政补贴才能够维持运转;青海省地广人稀,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数的1/20,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3%,是我国的偏远、贫穷省区之一,想要靠着自身的建设力量来实现生存与发展,几乎是一个难以完成的目标;然而,青海却有着我国其它省份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总量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为当前处于新常态下经济投入下滑的青海省地质勘查行业带来了一些新的期望。
(1)吸引有色金属产业进行建设:青海省地域较为广阔,有着得天独厚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优势,但是由于我省的有色金属产业滞后,因此目前未能使有色金属产业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青海省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首先就应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其次在遵从”生态保护第一、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下,政府应该对有色金属产业的建设以及找矿作业给予大力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有色金属产业投入,为青海省的建设增添动力。
(2)加强地质工作,为矿山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尽管青海省有着十分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然而,其地质方面的工作进展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却相对较低,适合进行有色金属找矿和开采的矿床并不丰富;因此,我们应加强地质工作的力度及投入,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青海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力度,推动青海省的经济建设程度。
结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得知:当前青海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虽十分巨大,但人均占有量较少,对于市场需求量较大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的工作力度与投入不足,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在原有的找矿措施基础之上进行新的变更,合理的引用国内外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并不断的加以实践,这样才能够改善当前青海省有色金属的找矿工作,提高有色金属产业的建设以及找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使资源潜力尽快转化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同时,加强青海省有色金属矿产企业的建设,提升有色金属矿业实力,为推动青海省及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建设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1]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青海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2014-2020年)》2014.
[2]孙海涛.小议我国有色金属找矿思路与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4,05:148.
[3]李承功,马虹.中国有色金属的地质找矿思路及方法[J].科技创业家,2013,17: 137.
P61[文献码]B
1000-405X(2016)-1-85-2
王方刚(1986~),男,本科,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专业,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技术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