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新疆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新疆阿勒泰836500)
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的研究
■张磊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新疆阿勒泰836500)
新形势下,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充分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我国矿产勘查技术和找矿技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快我国地质勘探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技术
1.1地形及工程测量
地形测量和勘查工程测量应采用全国通用的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点进行。对于边远地区小矿,周围没有可供联测的全国坐标系统基准点时,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提供的当地数据,建立独立坐标系统测图。但必须详细说明所采用定位仪器的型号、定位的时间、程序、精度。测量的精度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执行。不同比例尺的勘探线剖面应当是实测剖面。
1.2地质填图
不论哪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都应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其精度要求应按同比例尺地质测量规范要求。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为矿产勘查、矿山建设设计服务的,比例尺的选择应以矿床的矿体规模、形态复杂程度以及各勘查阶段的要求为依据。地质点要布设在界线上或有特殊意义的地方,用仪器法展绘到图上。对于薄矿体、标志层及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必要时应扩大表示。
1.3水文地质工作
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和环境地质调查,均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的要求和相应勘查阶段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要求。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及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样的测试都应满足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以保证工作成果的可靠性。
1.4探矿工程
对覆盖层小于3m的浅部矿体可使用探槽、浅坑,大于3m应采用浅井。钻探工程的质量应符合钻探规程的要求,矿芯及顶、底板3~5m范围内的岩石及标志层和全孔岩芯采取率不得低于规程规定或勘查设计的要求。当厚大矿体连续5m低于要求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钻孔(井)进出矿体应测顶角、方位角,丈量孔深。钻孔实际出矿点偏离设计出矿点的垂直勘探线距离,应视矿床具体情况而定。砂钻严禁超套管采样,开孔、穿矿、终孔应测钻头内径。坑探工程应按坑探规程或设计要求进行。
1.5采样
必须严格执行采样规范的要求,不得混样、错号,严禁选择性采样。难以识别的矿石或可能矿化地段,应分别予以取样。煤质采样要根据不同煤类及其可能的工业用途、煤质主要指标的变化程度来确定。砂矿样的淘洗、称重按有关规范执行。金属、非金属矿产样品加工应严格遵循切乔特公式,样品加工重量总损失率不大于5%。样品分析、测试,应由国家认证的有资质的化验单位承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内检样品必须由送样单位编密码、送原分析单位进行验证。外检样亦编密码,附原分析方法的说明,送指定实验室进行外检。具体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执行。
2.1成矿地质环境的研究
为提高找矿技术的发展,需要在研究地壳演化的基础之上,进行成矿地质环境的分析。鉴于此,需要建立健全当地区域的地质事件统计表,特别注意的是成矿时代下各种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自然环境特点应该重点标注,综合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成矿自然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并对该自然地理环境之下的地质构造、地壳活动等深部地质关系同成矿关系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
2.2有利成矿区带的找矿分析
要对有利成矿区带加以分析和掌握,倘若可以沿着有利成矿带进行矿产开采以及采矿工作,找矿效果则可能会更为显著。首先,要对于区域内部的断裂情况以及断裂构造的组合特点加以整体地把握和了解,对于与矿田和矿床相关的断裂构造发育的特点加以查明和探析。一般情况下,对于有利成矿地带而言有横向矿带规律可循,横向矿带规律指的是,矿田、矿床相关的断裂构造通常与对该区域成矿带影响最大的大断裂构造有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成大角度相交,产生一定的间距,且二者之间呈现近平行排列。此外,受到不同的构造力场的影响,除了呈现近平行排列的横向矿带规律之外,还有斜交的次级断裂构造,这些与大断裂带或近平行或相交的断裂构造对于矿田以及矿床和矿带的形成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由此来看,摸清有利成矿区带的特点,进而进行相关的找矿工作,则会取得更好的找矿效果。
2.3对于矿化信息的重视
要想有效进行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测工作以及获得更好的找矿效果,需要重视相关联的矿化信息,利用这些矿化信息给找矿工作以科学指导。在矿产资源勘测逐步发展到地下矿产资源的勘测阶段时,其勘测难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这样就需要借鉴先前矿产资源勘测的成果来进行指导和辅助,在地下煤矿资源勘测寻找隐伏矿,进行相关矿产深部评价时,需要一些物探找矿信息作为指导;此外,还要重视找矿信息中所反映的剥蚀程度,要注意对不同剥蚀程度的找矿前景的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可以只根据地表信息或者剥蚀程度来对找矿前景妄加判断,有的地表信息显示良好,但其剥蚀程度较深,通常情况下会判断该地区的找矿前景不大,但是一些特殊情况表明,尽管其剥蚀程度较深,但是在其深部可能会出现不同矿种类型的矿产资源,甚至会有一些重要的隐伏矿床,这就需要对找矿信息的特点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加以认真比对和研究,提高这些找矿信息的精准度,更好地指导找矿工作的开展以及寻找共生矿产等工作。
2.4地质矿产勘探工作部署问题
对于地质矿产勘探工作的部署问题,需要立足于特定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此时,也需要相似地区的矿产地的任务分配情况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示范,完善地质勘探工作的模拟找矿模型建设,对比不同的找矿技术下的最佳效果,以工作任务划分的不同层次合理的组织开展找矿活动,更好地提升找矿效果。
总之,在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时间段内,矿产品的需求量势必会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而这也必然会导致快速发展的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与矿物原料供给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因此,有效加大对地质矿产勘查以及找矿技术的工作力度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1]冯国福,龚建军.探讨我国地质矿产勘查面临的困难以及相关建议[J].科技创业家. 2013(09)
[2]杨联荣,郭峰利.新形势下浅析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
[3]邓凡.刍议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
[4]徐显武.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
P62[文献码]B
1000-405X(2016)-1-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