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艳(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地质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的应用实践及意义解读
■唐丽艳
(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文章首先对地质找矿与大比例找矿技术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大比例找矿技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地质找矿工作效率的提升有所帮助。
地质找矿大比例找矿技术矿产资源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众多且种类较为齐全,部分矿种的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为了能够使如此之多的矿产获得有效利用,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地质找矿的研究。在这一背景下,推动了地质找矿技术的发展,大比例找矿技术以其自身所具备的诸多特点,在国内地质找矿工作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该技术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较大的比例尺在已知的矿区内进行找矿,这里所指的较大比例尺一般为1:25000-1:10000,通过大比例尺,可以发现矿区中埋藏较深的矿产,并且还能找到矿区中的潜伏矿脉,由此能够显著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及产量。现阶段,1:50000的比例尺是国内找矿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其能够对整个矿区进行全方位搜索,由此可以充分了解矿区内的矿产资源储量及种类,并且还能准确划分出资源的分布范围,这给开采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在一个矿区内通常会存在多种矿产资源,矿体多呈分散状分布,其中部分矿体的埋藏深度较深,这给地质找矿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应用大比例找矿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找矿的准确性,因该技术采用的比例尺范围在1:25000-1:10000之间,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逐步缩小预测的范围,从而确保找矿准确。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加,鉴于此,地质找矿不但要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要确保找矿的准确性,从而发掘出更多的矿产。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应用大比例找矿技术时,必须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技术要点,从而确保找矿工作顺利进行。
2.1前期准备
在前期准备阶段,应当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总结出矿产资源的形成规律。首先,需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及地质图件进行预处理和修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比例尺预测的精确度。可以区域地质为依托,构建大比例找矿预测模型,借此来对矿区内典型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如岩浆成矿,对于此类矿藏,可按照矿床与构造之间的关系,矿底层元素的具体含量以及矿化类型等,找出矿床的组合规律,为后续的找矿预测提供指导和参考。
2.2构建模型
在地质找矿的实际作业过程中,一般都是运用找矿模型及成矿模式对矿区内的矿产资源进行预测,究其根本原因是最为重要的地质特征与标志信息可以从较为复杂的地质现象及相关找矿信息中概括出来。而成矿模式则是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图表、公式等对某一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矿化标志进行概括。大体上可将成矿模式分为以下两大类,一类是矿床模式,另一类是区域模式,前者的主要作用是指导预测矿床与矿田;后者能够充分反映出区域地质条件下的成矿规律,对找矿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建立找矿模型时,需要运用地质、重砂、物化遥等基础信息,由此提取出来的找矿标志才能够转化成为大比例尺找矿的预测标志,这样有助于提升找矿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3找矿预测方法
(1)类比是大比例找矿技术中最为基本的预测准则,其实质就是对成矿的地质环境进行类比分析,找出相似或相近的,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找矿的命中率。相关理论表明,虽然在同一个矿区当中,并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成矿地质条件,但通过异同比较可以发现,矿系相同的矿床一般都存在较为相似的成矿条件及控矿因素,鉴于此,在地质找矿中,可以此作为依据,按照已知矿化标志的相似性类比结果,由此能够提高找矿的准确性。
(2)由于不同类型的矿床均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并且其构成因素也均不相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的成矿概率与控矿条件和成矿主导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对矿产进行预测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并掌握各种成矿作用与矿区地质条件之间存在的关系,搞清成矿的主导及有利因素,这样可以对成矿的相关条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找矿工作的进行。
2.4GIS与大比例尺相结合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该技术在地质勘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在大比例找矿预测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相关数据的采集、空间分析、整理与决策、可视化表达,上述这几个方面贯穿于整个大比例尺找矿预测的全过程中。
(1)按照各类地质找矿数据,构建起相关的空间数据库,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取标志,进而建立预测模型,然后确定出变量,并运用预算的方法对远景区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内的矿产资源进行科学评估。
(2)运用GIS完整空间分析及相关数据信息的提取,并以矿产、物化遥等基础信息形成具有中间性特征的空间数据,然后对重砂等基础信息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并建立与成矿有关的信息标定,最后构建起空间数据库。常用的软件有ARC-GIS、Super-Map等。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在一个矿区内可能存在多种矿产,为了进一步提高找矿的准确性,应当在实际作业中,合理运用大比例找矿技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找矿模型与模式的建立,对矿产的分布规律进行准确预测,为后续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详实、可靠的指导依据。在未来一段时期,应当加强对大比例找矿技术的研究力度,除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与完善之外,还应积极研发一些新的技术,以此来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对于推动我国矿产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唐维森,高阳,顾汉忠.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进展[J].西部探矿工程,2012(10):66-68.
[2]周贵昌.关于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05-107.
[3]谭宁,王居松,李小永.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的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 2011(4):178-180.
[4]张维宸.加长地质找矿的短板,力求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J].中国土资源经济,2013 (9):88-89.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1-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