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霖(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6)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对策
■黄泽霖
(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6)
水文地质勘察是岩土地质勘察中关键的一部分,对地质勘察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水文地质勘察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根据勘察区域的水文地质差异,对区域存在的地下水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尽量降低地下水对工程项目产生的危害。本文通过简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分析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以及地下水可能会对工程建设项目造成的灾害,并提出地下水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水文地质地下水预防措施
为了使建设项目工程能够按时、保质量的完工,就需要对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进行密切的关注。地下水存在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基础下沉,或者建筑物出现开裂的情况出现。过去,由于我过的地质勘察工作没有具体的规划,勘察工作的不专业、不科学导致地下水问题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大,建筑物出现的质量问题给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必须注重对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特别是勘察区域的地下水问题,在勘察过程中通过提升勘察人员专业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技能,以此来提升水文地质检测的质量,从而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2.1水文地质勘察的定义
了解水文地质条件和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进而通过不同的勘探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工作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最主要在野外进行,在勘察结束后,必须出具相关的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由于水文地质勘察因勘察目的、要求和范围不同,具体可以分为综合性的水文地质勘察和专业性的水文地质勘探。
2.2水文地质勘察的评价
2.2.1重视地下水的影响
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必须对勘察区域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做好勘察评价,重视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不仅会对岩土体产生影响,还会对建筑物稳定性产生影响,例如地下水位上升和下降,对水位的变化进行不同的预测,分析实际的水文地质数据,制定合理的控制地下水的措施,保证建设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2.2参考不同的地质资料
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应该按照不同的地基基础,参考不同的地质资料。不同的建筑物处于不同的水文地质环境中,因此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应该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主要思路,对不不同的水文地质情况,参考不同的地质资料。
2.2.3预防地下水问题
地下水问题会对水文地质勘察产生重要的影响,地下水问题与自然环境以及建筑条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地下水存在的问题进行预防,主要是针对工程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岩土体和建筑的破坏进行的保护性措施。根据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地下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更好的预防地下水带来的危害。
3.1地下水位环境的变化问题
自然和人为因素都是导致地下水位的环境发生变化。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不仅会对建筑的基坑工程造成破坏,也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极大的灾害。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与下降,都会导致地下岩土发生不均匀的膨胀,导致低下环境发生改变;地下水水位的过大变化,地下岩土环境的变形也随之增大,建筑物附近地面会发生开裂现象,严重危害建筑物的安全。地下水的升降由多方面因素导致,例如地下水的渗透现象,导致土壤中的铁吕元素流失,进而引起土层的松散,另一方面,土层的含水量增加,土层的承受力大不如前,这些对于基础性工程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2地下水位问题对岩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升降导致了膨胀性岩土的不均匀的膨胀变形,从而导致了地面出现开裂现象,不利于建筑物稳定性的提升。在这个环节中,如果地下水的变化幅度过大,就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的形变速率变高,因此很难保证岩土的稳定性,更难以保证工程建设后期的稳定性。在地基基础内,当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范围发生变动时,会直接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而如果在压缩层范围内上升时,就会导致地基土发生软化,使其强度降低,结果导致建筑物发生变形,后果不堪设想。
3.3地下水位变动对岩土体的影响
导致潜水位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含水层的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例如降水量、气候气温等等以及人为影响因素,例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当然,有时也可能是几种因素综合叠加效果形成的。潜水位的水面的上升对于岩土工程而言,可能会造成如下的影响: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一些具有特殊性的岩体结构造成破坏、强度降低、软化;导致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还有可能会引起地下洞室充水导致淹没,基础上浮导致建筑物失去稳定性。
4.1对地下水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水文地质的勘察是一项比较复杂工作,这项重要的工作必须进行全方位、深入的研究才能被做好。因此,建筑施工单位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对于地下水的问题足够重视,将它看做是对整个建设项目工程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对于建筑工程来讲,最适合进行施工的地形条件就是平坦和开阔,所以在进行勘察时,必须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4.2建立科学的勘察机制
在对施工场地进行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只有科学完善的指导,才能显著提升勘察工作的质量,为今后的工程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完善的机制的建立使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机制建立期间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这样才能使这套机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面对不断出现的改变情况。
4.3加强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技术含量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技术含量的增加必然能够更好的应对那些可能由于地下水而引发的问题。在勘察过程中,持水性、溶水性以及透水等问题都能有助于增加这项工作的技术含量。另外,工作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区域具体的水质情况做一个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遇到的问题可能比想象的大得多,所以,只有施工单位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不断图稿技术含量,才能更好的应对工作中不断变化的情况。
在工程勘察过程中,对施工地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能够早日解决地下水问题,有关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解决问题时必须保障这些措施的全面性以及有效性。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以及处理好地下水问题,一定能为推动我国建筑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1]范锡朋.水文地质建造及水文地质分层问题[J].地质论评,1965-04-01.
[2]史元科.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3):231.
[3]张红霞,赵林哲.试论工程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解决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2(29):36.
P641.4+3[文献码]B
1000-405X(2016)-1-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