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棋(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000)
关于岩土工程监测中传感器的应用思考
■王泰棋
(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000)
本文主要以现场监测和物理模拟实验为基础,全面介绍和探讨了传感器在岩土工程监测运用时遵循的依据、标定以及数据处理的模式,在根本上确保传感器获取数据的精准性。
岩土工程监测传感器应用
对于岩土工程而言,主要包含基础工程、大坝基础、深基坑维护工程等,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多,人类和自然环境较为复杂,要在根本上保证岩体和土体在遭受较大强度的条件下,不会出现过大的的变形,避免引发失稳现象,亦或是影响与建筑物相依存的岩土层的稳定性,为此,要运用合适的监测方式,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进行监测,做出准确的评判,实现对工程的相关设计理论和模式进行有效调整。监测工作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鉴于岩土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其实际反应不存在统一的规律,致使监测工作需要格外的缜密,更具艰巨性,因此,在实际监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状况,进行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
在进行传感器选择的时候,要对被测量的参量进行明确,在实际岩土的监测中,监测的主要对象为位移或者压力。鉴于传感器种类的繁多,能够运用多种款式进行压力等因素的测量,电容式、平衡式等是常见的监测方式,为此,要全面了解传感器的工作性能。在建筑现场,存在多种情况,为了实现对数据的准确收集,保证过程的稳定性,实现与其它采集设备的有效配合,要对传感器的材料进行合理选用,如陶瓷、金属、复合材料、高分子、超导体等。在岩土中的具体使用,要充分考虑几点因素。
1.1对灵敏度进行考虑
通常情况,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说明品质越好,只要灵敏度高,传感器所感受的变量就会降低,即使较小的变化信号被检测出,传感器也会反应灵敏,以较为明显的信号形式进行输出,但是,对于灵敏度较高的传感器而言,其遭受外界信号干扰的几率也较大,因此,对传感器的信噪比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较高。
1.2在响应方面性能要求
在允许的频率范围内,其响应特征要求不失真,尽量避免响应的延迟,保证越短越能满足要求,通常,光电和压电效应的传感器具有较强的响应速度。
1.3传感器具有一定的线性范围
其范围较宽,其它类型的固有频率不高,在一定范围内,输出和输入成正比,范围越宽,代表工作量程也就也大。
1.4对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研究
在一定的标准下,传感器具有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相应性能的能力,条件地产品的相应参数处于合理的误差范围之内,此时即可以定为功能的有效完成。
1.5对精确度的掌控
主要是指传感器多测定的数值与真实数据之间的统一性的程度,传感器对数值反应的真实性对整个测试环境影响较大,精确度越高,代表传感器的级别越高,因此,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传感器的合理选择。
1.6对介质相容性的分析
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传感器需要接触一定的介质,一旦使用时间较长,就会遭受到损坏,因此,要结合地质和使用时间的要求进行科学选择。同时,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传感器的规格、质量等因素,因为其直接影响测量的范围和布置的限制。
(1)对于传感器而言,在出厂之前要进行检定,但是与实际使用具有一定的差别,同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损坏也不可避免,因此,在进行应用之前,要进行标定处理,主要是进行选择,保证统一性,目的是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因此,对于标定而言,主要是借助试验,对输入和输出关系进行确定,保证范围的有效性。当前,对于标定,还没有统一的方式,使用者具有不同的标定方式。
(2)对于标定,要与采用的环境进行匹配,在进行监测的时候,现场标定比较合适。进行系统标定的时候,主要是针对整个采集系统而言,包含传感器、采集仪等,要注重整体性,尽量将标定和监测进行统一,采取相同的设备和仪器,一旦采取不同的采集仪和计算机,误差发生的几率增大。在进行标定时候,要注意干扰的出现,例如一些电磁设备,被检测数据经常发生飘逸的现象,通常采取一些具有屏蔽效果的装置进行避免。对于标定来说,接地效果也至关重要,一旦接地出现问题,数据就容易丢失或者失真,为此,要保证良好的接地效果,保证湿润的状态,如果有需要,可以添加盐水,实现导电性能的增强。根据使用条件和规定,要根据实际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动态调整和观察,因为,在静态状态良好的条件下,性能更加可靠,但是,在动态的状态下,却发生失真,甚至影响工作效果。因此,动态的标定至关重要,对于确定传感器的动态使用范围至关重要。
(1)对于一些大型工程而言,在理论上分析,需要对针对关键点进行布点操作,但是,具体操作中,较多传感器不切实际,要结合相关原则,降低检测点的数量,为此,为了提升检测的准确性,要对传感器的数量进行最优确定,保证设计的优化性。
(2)在具体使用中,要保证布设较高的正确性。对于压力传感器来讲,被压面要朝向被压力的位置,保证方向的垂直性;对于现场条件,无论是现场检测还是模拟实验,在完成传感器埋设之后,要保证回填的压实度,保证与原有介质的一致性。对于处于同一个检测区内,多点检测时候,要尽量避免出现应力场的干扰,出现传感器彼此之间的干扰。在室内进行模拟实验的时候,鉴于试验台规格的限制,要保证合理的埋置静距,避免周围介质对传感器的影响。
(3)对于一些特殊条件,如低温的路基冻结,在进行监测、冻结实验的时候,还不具备专业的低温压力传感器,因此,要针对使用环境和条件,对传感器进行不断改进。在实际监测中,要对传感器进行合理、科学的维护和保护。比如,针对井壁等使用的粗骨料以及模式实验中回填的夯实等。针对较大的测试范围,传感器的数据线如果太长,就会出现损坏的现象,因此,沿线补植钢丝以实现有效的保护作用。
综上,针对岩土工程,在选择传感器的时候,要全面考虑传感器自身的性能,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和状况。在进行使用之前,要进行合理的标定和系统设定,保证曲线和方程的合理性,这也为数据的精准性奠定基础。如果岩土工程条件比较多变和复杂,要保证测点布置的合理性,同时,做好使用过程中的合理保护。
[1]沈超,蔡晓光,王伟.关于高校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5,22:30+294.
[2]齐燕军,东兆星.岩土工程监测中传感器的应用探讨[J].山西建筑,2006,02:95-96.
P66[文献码]B
1000-405X(2016)-1-186-1